赘婿科举路(34)
看出儿子有些担心,她笑着说,“那铺子斜对面是南宫家的茶铺,安全的很。”
看来这铺子也是他们费心寻的,徐京墨只能记下南宫家的好,待到他有能力时再去报答了。
“那两个小孩儿就留在家里干点杂活儿?”
那十二岁的姐姐,其实什么都会了,七岁的弟弟到底还小,现在就是能干点跑腿的活计。“你给那小的起个名儿,日后就让他给你当书童。”
徐京墨马上就要去崇山书院读书了,身边总有个书童才是。
他看着院子里正帮着姐姐提水的小男孩儿,似乎还不错,那就试试吧,他的书童可不仅是帮他跑跑腿的,日后他会代表他出现在各家面前,若他是个撑不起来的,丢的可就是他的人了。
“你们两个过来。”
院子里的姐弟听到小少爷喊他们,姐弟两个赶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小跑过去。
徐京墨仔细打量二人,然后开口说,“以后姐姐就叫忘忧,跟在我母亲身边,既然你们到了徐家,就好好过日子,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是总好过你们的过往。弟弟就叫观言,你来当我的书童,能学多少,端看你的本事,我的身边不留废物。”
姐弟两个跪下磕头,算是正式认主。
徐子凌给二人定下的月钱暂时是500钱/月,等他们长大些再涨,如今这一个人也就只能当半个来用。姐弟俩本想着能吃饱就行,没想到还有月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徐子凌自从离开宣平侯府,日子从没过的这么舒坦,如今儿子有出息,生活有着落,她的心里也踏实了许多。虽然担心不知身在何方的弟弟,但是她相信他们一定会相见的。
赶在徐京墨去书院读书前,这糕点铺子就开了起来,徐子凌给铺子起名叫“玲珑点心铺”,这牌匾还是徐京墨亲手写的,别看他不过九岁之龄,书法已经相当不错了,他没有用馆阁体,而是用了后世的趣味宋体。
这招牌的字好不如字有趣,做生意吸引的是客人,而不是文人。
别说这招牌做出来还真让人耳目一新。徐子凌不打算一开始就推出许多花样,她只打算先做三样,就像儿子说的那样,品种越少成本才能越低,日后等生意好起来了,再慢慢推出更多的花样也不迟。
这几日,徐子凌一直在找合适的厨娘,要守规矩、机灵的人才好。最后还是忘忧推荐了一户人家,这两个小夫妻是从平县来城里讨生活的,为的就是让儿子能读书。
忘忧和弟弟过去也受过不少这家小娘子的帮助,知道他们人品好,才敢开口推荐的。
徐京墨亲自去寻了这对小夫妻,说了来意。
那当家的男的似乎很惊喜,毕竟让妻子一个人在外面接杂活儿干,不仅累,还赚不到几个钱,若是能与人签个长契自然更好。
“小少爷,小的家里有头毛驴,往日就是就靠着帮人拉东西赚点钱。我媳妇儿手可巧了,一定能做好您说的点心。”
徐京墨看着这家人住的小平房,虽然打挤,但是收拾的很干净,这当家的就是天天给人跑腿、搬东西,也没见什么邋遢的样子。“你媳妇儿可识数?”
“识的,小的和媳妇儿都识数。”这还是他们儿子教的呢,儿子那么小就那么聪明,不然他们夫妻两个也不会跑到城里来讨生活。就算以后儿子不去考科举,但是读了书,能找个伙计的差事也比在地里讨生活强。
徐京墨点点头,他们家的糕点铺子,暂时是试水,这生意不会一开始就做多大,请一个年轻妇人应当够了。
二人说好后约定后日开始上工,先试用五日,若是干的好,就签个长期的契子。不仅要他媳妇儿帮
忙做糕点,也要他每日帮忙送一趟食材。
因着自家旁边就是南宫府,徐京墨倒是不担心母亲在家的安全,这小两口若是合适,倒是真的可以省去不少的事情。
回到家,就见桌上摆了几盘点心。徐京墨猜着是母亲准备让他帮着选几样出来卖。
徐子凌又端了一盘点心进来,看着儿子似乎在发呆,便出声问道,“可是不顺利?”
“很顺利,那小两口看起来都很妥当,我与他们约好先试用五日,若是合适再签契子。”
“那你在发什么呆?”
徐京墨心说还不是在想自家的糕点铺,“母亲是准备从这里面挑几样出来卖?”
“对,就像你说的,咱们一开始就卖个两三个样。快来试试看,你觉得哪样更好。”
大部分的点心,徐京墨都是吃过的,只不过开铺子与自家吃还是有区别的。他们家的糕点可卖不了太便宜的价格,因为这些糕点不是有油就是有糖,油和糖都是金贵的东西,就算是在临安,也不是家家户户天天能吃的起的。
徐京墨从母亲手中的盘子上拿起一块放到嘴里,这酸甜的味道,真舒坦。
山楂糕要好吃,关键在于酸甜比,糖放多会腻,放少了太酸。合适的酸甜比才好吃,还开胃。徐子凌试了一下临安这边卖的糖,她的味觉一向灵敏,很快就配出了合适的酸甜比。
现在已经入秋,正是山楂大批量下来的时节,选这果子也合了这时令。她打听过了,临安这边有卖糖葫芦的,但是没有卖山楂糕的,她这东西说不定还是城里的独一份儿。
看着儿子吃的开心,徐子凌已经准备把这山楂糕列入售卖名单了。“如何,这东西,你觉得合适咱们的铺子现在卖吗?”
徐京墨看着红彤彤的山楂糕,重重地点点头,“就卖山楂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