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科举路(49)
若是要“公平”,你们这些在书院读书的学子,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位置让给那些“想读书的寒门”。享受这书院的教育资源,偏要站在道德至高点去指手画脚,何其卑劣。
田夫子一席话,说的好些学子抬不起头来。他今日可不打算点到为止,“君子抓住机会,便可一飞冲天,然小人心存邪念,投机取巧妄想成功,最终只会因小失大。”
这说的就是唐柳了,他以为走了那位杜公子的门路,酒能平步青云,可惜因为做了错事,却丢了未来可能的一切。人有所求很正常的,但是想要得到就必须走正规的路子,心存侥幸是要不得的。
徐京墨心知,教育的普及只能在社会发展的相当的阶段才可能实现。在靠天吃饭的时代,读书永远都只会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他极其看不上那些不是生产,从小考到老的人,这些人为了一己之私,拖累了整个家庭,但是终究也只是碌碌无为的一生。
因着唐柳之事,这个月书院的气氛一直很压抑,左言、徐京墨还有杜领航约好月休一起出去寒山寺登高,呼出胸中那口浊气才好。
寒山寺在临安的西北方向,这寺修建于前朝,工匠们费时二十三年才把这寺庙修好。耗时之久,但是成果斐然,寒山寺位于山顶,沿着山路走去,能看到群山石林、佛隐洞天,更有许多文人豪客的题诗。
这寒山寺的香火也很旺盛,求事业、求学业、求孩子的,反正总是络绎不绝的人。
他们想到去寒山寺是为了那漫山遍野的“红”,那山上有一处枫林,也不知道人工栽种,还是天然形成的,错落有致的枫树林在十一月绝对是临安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因为徐京墨不会骑马,所以三人干脆一同坐马车去寒山寺。到了山脚下,就见到一些男男女女,看起来似乎把这地方当成寻欢的地方了。尤其是其中一个公子哥,那手都快要伸进一旁女子的衣襟里面去了。
徐京墨发现身旁的杜领航脸色极为难看,“杜兄?”
“无事,快些上山吧。”
他这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没事,但是徐京墨和左言都没多问,而是跟着他快步离开了。
杜领航简直要跑起来了,这是山路,徐京墨和左言左右拉住他,“杜兄,无论何事,总不能拿自己开玩笑。”
徐京墨惊诧地发现杜领航已经泪流满面了。
三人此时已经一口气跑到了静观亭,这亭子视野极好,但是因为建在崖边,来的人却不多。来寒山寺的人,多是走主路,一路走过石洞登上山顶。
杜领航似乎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他跪倒在地上,边嚎啕大哭,边用力捶打地面。右手可是要写字的,徐京墨健步上前将他的手抱在怀里,“杜兄,我虽不知你为何突然改走文臣之路,但是你不能在刚起步的时候就断了自己的前程啊。”
左言也过去拉住他,怒斥道,“你看看你的样子,哪里像是武将之家出身。男子汉大丈夫,哭哭啼啼的有什么用?有麻烦尽管说,我与京墨虽然现在无甚权势,但是早晚会有的。”
第31章 杜领航醒悟了
杜领航这一通发泄后,似乎是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左言和徐京墨扶着他坐到亭子里。隔了好一会,一阵冷风吹来,杜领航打了个哆嗦,他好像突然回了神,看向亭子外的红枫,缓缓开口,“京墨,我很羡慕你。”
他与徐京墨都有个不是个东西的亲爹,但是徐京墨一直是个上进的人,他的母亲也还健在,他能陪着母亲过好以后的日子。而他,他的生母因为常年郁郁寡欢已经离开人世了,只留下他和嫡亲的姐姐相依为命。
以前是他混账,只知道浑浑噩噩地度日,从来没为未来做过打算。等他醒悟过来,已经铸成大错了。
杜领航的父亲是临安的指挥同知,从四品的官员,官职不算低,可惜眼下没有战事,武将手中的权利总是有限的。
武将不像文官那样讲究官声,他有个一直养在外面的小情人,这人以前是伺候他的小丫鬟。熬死了嫡妻以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将外面那女人接入府中,扶她做了继妻,他们之前生下的孩子也从庶长子变成了嫡长子。
杜领兴本是个文不成武不就,但是偏偏嘴巴够甜,又有个能吹枕边风的娘,所以很得杜指挥同知的喜欢。杜家是武将出身,眼下天下太平,无仗可打,自然也就没有升官的机会。为了给长子寻个好出路,杜指挥同知想方设法搭上了威武侯。
威武侯早些年伤了身子,膝下仅有一个独子,也是个不成器的东西。威武侯世子整日流连于勾栏瓦舍间,还闹出过不少笑话,谁家肯把女儿嫁给这种人,即便有个爵位又如何?家世一般的人家,即便愿意嫁女儿,威武侯也看不上,虽然他儿子名声差,但是好歹也是侯府的世子。
为了给儿子寻一门好亲事,威武侯也是煞费苦心。
杜领航的嫡姐素有才名,人长得又标志,杜指挥同知便与威武侯交易,将嫡女嫁给他那儿子,但是要给他的嫡长子杜领兴安排个前程。
杜家姐姐怎么肯,但是杜指挥同知用杜领航威胁女儿,若是不肯好好嫁人、伺候公婆,日后绝不给杜领航出路。齐国是以孝治天下,他要是四处败坏杜领航的名声,那杜领航可就真的很难有什么好前程了。
为了护住这唯一的弟弟,杜家姐姐只得答应嫁给威武侯世子。不过她也知道自己的父亲靠不住,在出嫁前,就让父亲把母亲的嫁妆全部拿出来给弟弟,那些个店铺、土地都过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