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婿科举路(96)

作者: 子非陌 阅读记录

徐京墨那本应试文集已经印好了,南宫云辞让随风给他送了十几本来,这书正适合甲乙班的学子用。

袁院长看着手里书,肯定地点点头,“子期这书对寒门学子大有助益。”

他将这书推荐给了甲乙级的夫子,至于他们要不要用是他们的选择,其他的书就放进了藏书楼。新收藏的书,总是很快被人发现,恰巧发现这书的真就是个寒门学子,还就是个不怎么会写公文的学子。

郭才看着这应试文集,将公文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还给出了许多模板。书后有不少习题,他试着套用这些模板来做题,感觉笔下有如神助,从来过这样轻松些公文的时候。他还将这书推荐给了自己的朋友,凡是认真看了的,都觉得极有帮助。

藏书楼一共也就几本书,一瞬间叫人给借完了,越来越多的学子听说有了这么一本应试用的参考书,偏有借不到,好不容易等到月休,一窝蜂地跑去了书铺找书,果真有。

刘民意他们也买了这书,一看作者居然是徐京墨,彼此眼里俱是诧异。

“他这份好心,也不怕被人给辜负了。”谁都知道公文写作一向是寒门子弟的短板,他们这些家中有人做官的岂会不会写公文。

说这话的是尹琪,他父亲是临安省的通判,也是从寒门考出来的,可惜当官以后他就不记得自己的出身了,尹琪看不惯他的行事,自然也不得他的喜欢。

“我们这些人的不如意,与他比起来有算得了什么。”

这次的月考,乙级伍班的学生成绩进步显著,有几人已经排到年级中部了。袁院长笑着看着这成绩榜,果然让徐京墨去教伍班是对的。

他这安排也不光是为了伍班,也是为了徐京墨,日后若是走上仕途,总是需要有同僚相互支持的,单打独斗难成大事。伍班这些人,是有些好苗子的。

临近过年,书院也要放假的。辛苦了许久的徐京墨总算是可以歇一歇了,教书比读书还要累,难为他一个少年郎成日地给学生讲道理。

回家的路上看见有人再卖金桔,他买了不少,然后又去了趟黄郎中的药铺,买了些甘草、玉竹、百合、冰糖和薄荷。他想做点甘草金桔给母亲,也不知道是受了风寒还是怎的,这些日子徐子凌总是咳嗽。

有沛姨在,不愁这甘草金桔做不出来。他也知道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金桔焯水后进行煎煮,期间陆续放入其他的材料,等着大火收汁即可。可以将这制好的甘草金桔放在炉子上烘干,少了水分的东西可以保存许久的。

这果子味道酸甜,吃上几颗都不会觉得腻,而且润肺止咳的效果也不错。徐京墨给母亲准备了两坛子后,还给南宫家和老师家送了几坛。

得了儿子孝顺的徐子凌也是

满脸笑容,她虽然所嫁非人,但是有了这样的儿子,比什么都好。

每年母子两个都会去寒山寺祭拜徐家人,今年也不例外。徐子凌得了徐七郎的消息后,心里就有的盼头,加上自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她的精气神倒比之前好了不少。

祭拜完亲人,又见到了几年前遇到的那个大和尚,大和尚念着经,与他们擦肩而过,但是徐京墨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一句“风起云涌,天将变,亲人再聚泪涟涟。”

天将变吗?也是,不变的话,哪有希望。

母子两个回家的路上,马车被个醉汉给惊了,好在车夫控制住了这马。徐京墨出去一看,这醉汉不正是南宫君庭吗。

大过年的,这人不在年,怎地喝成这般模样,脸上还带着诡异的笑容。观他的衣裳似乎许久未换洗了,隔着老远都能闻到一股搜臭味,“不必理会,躲开点,直接回家。”

车夫看自家少爷一脸嫌弃的表情,赶忙拉起缰绳,让马儿从一旁离开。

回到家,徐惊墨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拿起预备明天送给南宫云辞的礼物,上门去拜访。南宫家的人都认识他,直接请他进门。

没想到今日大清早南宫云辞就出门了,此时尚未归来。

南宫云辞是应邀去了六榕寺,这寺庙是求姻缘、求子的,而且六榕寺素斋极其出名,苏瑶尤其喜欢。她年后就要出嫁,远嫁到九州,这一别就不知再见是何时。所以姐妹几个干脆就约在这儿聚聚。

苏家经营着全国最大的连锁书铺,四海书铺,徐京墨那本应试文集就托他们再各地去售卖的。

“还是瑶妹妹说话顶用,咱们大忙人都给请出来了。”调笑南宫云辞的是丝绸商的女儿,她一贯喜欢招呼朋友相聚,但是南宫云辞瑶打理生意,十次里有八次都没应下。

“黄姐姐下次组局,我一定到。”

苏瑶知道南宫云辞性子冷,也不喜欢黄欢总挑她刺,便转了话题,“我未来夫家是做粮食生意的,说是今年的粮食一准儿要涨价,你们要是方便不妨先囤些粮食。”

粮食涨价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不是天灾就是人祸,一众姐妹谢过她的好意。

戏耍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一眨眼就到了申时,他们也该散了,毕竟是过年,总不能晚上让长辈等自己。南宫云辞准备打包一份素斋回去,就没同她们一路。

这素斋不止苏瑶喜欢,她母亲喜欢。

好不容易等到了素斋,她这才打道回府。回城的路上窜出来几个蒙脸持刀的人,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善类,那眼里的都透着凶狠。为首的大汉带着黑色的面具,“南宫小姐,是你自己下来,还是爷去请你下来,不过爷可不是什么怜香惜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