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刚穿越就成了亡国公主(162)

作者: 枳静 阅读记录

乌铪锞没有在意对方的态度,他也在想此时的困境。

如今人全部在岛上,如果宁国人再次打来,他不敢想象那个结果。

必须尽快安排撤退。

但是此时没有船,大军一时半会也退不完,只得道:“先派人回去传信吧!”

通知国内,让国内立刻派船出来,希望还来得及。

命令下达,士兵找着几块大的木板,勉强拼成了几艘木筏,向浑越国内去报信。

看着出发的士兵,乌铪锞心中根本没有底。

他心里有个想法,一直不敢细思。

那就是宁国军队,昨日明明已经占据上风,为何没有趁胜追击?

在浑越士兵忐忑地等待中,时间渐渐流逝,天黑天亮,一天又过去了。

派出去报信的士兵,前后有两批,却没有一个回来。

绝望的气息,在浑越军中蔓延,随着食物的减少,愈演愈烈。

第二天和第三天,乌铪锞又都派了人出去求救。

可是等来的,却都是毫无回应。

派出去的士兵,如同消失在大海里了一般,出去后就不见了踪影。

乌铪锞渐渐意识到自己被人围起来,是第三天下午,他自己亲自带着人出去查看情况时。

走到半路,在海面上他发现了自己派出去的士兵,搭乘的简陋木筏。

乌铪锞当即就命人往回划船。

等回到岛上,他已经彻底明白,自己当初的担心,终究还是成真了。

宁国军队并没有放过他们!没有乘胜追击,不过是为了将他们围起来,想等到他们饿得失去反抗能力的时候,再不费一兵一卒地取得胜利罢了!

可是如今想明白这个问题,乌铪锞也没有应对的办法。

宁国这条毒计,让人即使是明白了,也毫无挣扎的办法。

此时,他们这支浑越军队,就像是困兽,能够选择的只是,早点投降和晚点投降的区别罢了!

待到第四日的日出之时,乌铪锞等人无奈地在岛上举起了白旗。

几天的时间,士兵们即使能勉强靠着海里的生物饱食,但是岛上有限的水资源,却逼得他们不得不提前结束这场较量。

白旗在小岛上飘起没有多久,海面上就重新出现了宁国船只的身影。

浑越联军的这次攻击,彻底宣告失败。

等到宁国军队将浑越降军带回瑚城之时,这场战役也传遍了整个东南海域。

所有人,都对宁国军队的实力,再次有了新的认识。

不到五天时间,浑越联军两万余人,战死一半,剩余全部被俘,没有一人逃出去。

这样的战绩,即使是在大禹历史上,也是令人瞩目的,更何况是在从没有过大型军事活动的东南海域。

对于这次战争的结果,所有人的反应不太一样。

最开心的是宁国最原始的组成,滢炆岛的百姓。

另外后面投靠宁国的,诸如兹於、滨理等地的人,高兴之余,也产生了心有余悸的感觉。

特别是主动投靠的滨理、淇湣等。

他们不敢想象,要是自己对上宁国的军队,会是怎样的惨状。

至于浑越等参与战争的岛国,如今国内已经因为这场战事,彻底爆发。

尤其是那些国内的百姓,听说了这场战争中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后,更是让舆论非嚣尘上。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宁国的宁王殿下,就是有上天保护的天神下凡。

所有和她作对的人,都会遭到天谴。

这次浑越军队中战死的士兵,就是最好的例子。

百姓中支持向宁国投降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聚众闹事,逼上了浑越官府。

浑越朝堂上也因为这件事吵开了锅。

一场战败,让浑越国内原本势弱的主和派,瞬间占了上风。

此次战争,投入了浑越国大半的军力,其实就算是不投降,浑越也无力再同宁国斗争。

等到周围岛国向宁国投降的消息传来之时,浑越国主也不得不向宁国递上了降书。

对于这些国家的投降,宁国方面很快就传来了回话。

回话的内容,同上次使臣传达的一致。

让他们国家的国主,必须亲自到宁国受俘,否则,宁国不接受任何国家的投降。

此时听到这个话,浑越国主等人,就算仍旧感到耻辱,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了。

十月二十五日,时隔三个多月,兹於国主见到了自己往日的敌人。

至此,整个东南海域所有势力,全部臣服于郁宁所统治的宁国。

这股新起的力量,连大禹正在战乱中的各股势力,都不得不分了一丝注意力来关注。

等到得知宁国的主人,竟然是大禹曾经的大公主时,所有势力都忍不住侧目。

其中正处于激烈战争中,领地越来越少的大禹旧朝,反应最为激烈。

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向宁国聚集。

第119章 示好

此时的宁国,还沉浸在统一东南海域的喜悦中,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带来的影响。

祯文二十八年腊月,将浑越等国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后,郁宁带着宁国的朝臣重新回到了滢炆岛上。

至于收服的各个岛国,按照面积和人口,设置州府后,就由朝廷派出去的地方官员管理了。

当然,重要的岛屿上,郁宁也都派了相应的军队驻守。

如今整个宁国的军队,加上降兵和新招的士兵,人数已经达到了八万之多。

新兵还在不断地扩招之中,郁宁的计划是,在年前,招满十万人。

如今统一了整个东南海域的宁国,已经不缺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