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穿越就成了亡国公主(166)
“十万两,这是把我们当叫花子打发呢!”
听了郁宁的传话后,大禹的臣子,甚至没有等到传话的廖蓉蓉走出门,就不满地叫嚣道。
李彦瞪了说话的人一眼,他才没有继续抱怨。
廖蓉蓉一脸怒气的回来,将对方的话,告诉郁宁后,郁宁笑道:“由他们说去吧!”
反正理由找好了,场面上过得去就是了!
果然,对于郁宁给出的正大光明的借口,李彦等人虽然不满,却也不能做什么。
毕竟,他们也不可能去宁国国库搜查,更无法揭破宁国所说的这个冠冕堂皇的谎言。
等到十万两银子,整理好后,郁宁派了刑北,陪同李彦等人一起,押送这批钱回巴州。
至于,圣旨中所说的,要留官员在宁国之事,也被郁宁推脱过去了。
见到宁国的态度强硬,郁宁也不像想象中的好说话,那几个大禹官员,也不愿坚持留下。
二月初五,滢炆岛的人送走了这批意外的来客后,又继续了宁国的发展,并没有将这件事太放在心上。
三月初的时候,大禹内陆却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什么?巴州被攻破了?”
郁宁读完翠屏的来信后,厅内所有被叫来的人,都震惊了。
郁宁放下手中的信纸,面色沉重的点头。
二月底,河东道三路联军,攻破巴州,幼帝外逃,太后娘娘在出城时,被流箭所伤,意外去世。
大禹真的亡了!
郁宁此刻的心情很复杂,一个是因为自己的生身母亲去世,另外一个是因为大禹国灭之后,天下必然将会更加混乱,宁国要如何在乱世中生存,将是一个新的难题。
随即她又想到,不知道前面送李彦回巴州的刑北等人,如今在何处。
按照时间算,他们应该已经送到巴州,在回来的路上了才对,可是战乱中,郁宁却不敢保证他们能安然无恙地逃出来。
其余人首先想到的也是刑北等人,很快就有人提出要不要派人出去接应他们。
郁宁想了想,摇头道:“如今派人过去也晚了,我直接给翠屏回信,让她那边先确定刑北的行踪再说吧。”
第121章 幼帝之死
在郁宁接到巴州被攻破的消息三天后,她终于收到了刑北的消息。
同刑北的消息一起回来的,还有郁宁的表哥李彦,亲手写的求救信。
原来刑北去巴州送完钱,离开的时候后,李糠见巴州形势不妙,就让李彦同他一起回来。
原本李糠的打算,是让李彦到宁国跟郁宁商量一下,看能否让幼帝迁都到泉州一带,或者到了万一的时候,能让旧朝的人,退到宁国来。
可是让人没料到的是,刑北和李彦从巴州出来,才刚到梧州附近,就听闻了巴州城破的消息。
如今幼帝外逃,李彦联系不上李糠等人,只得写信来向郁宁求助。
郁宁看完信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郁宁亲自提笔,写了两封信,一封让人秘密寄给翠屏,信上的内容除了郁宁无人知晓。
这封信,郁宁让人连夜寄出。
信传出去后,郁宁失眠了一整夜。
另外一封,是郁宁发给李彦的回信,信上表示她会派人出来接应李彦等人,并让刑北带人全力辅助李彦搜救幼帝的下落。
第二日,郁宁把这封信交给了郝小果,让他着信,连同五百士兵,去同刑北汇合。
三月的巫州山上,开满紫色的杜鹃花。
姹紫嫣红中,一群人快速地从林中穿行出来。
这群人共两三百人,大多做武士装扮,被众多武士围在中间的却是一名六七岁的孩子。
小男孩坐在一名身材高大的武士肩上,旁边还跟着一个衣着不俗的中年男子。
很快有从前方探路回来的武士,来向中年男子汇报。
“丞相大人,还有一百里就到渡口了,我们的人已经准备好了船只。”
中年男人闻言,眉色稍松,转头对小男孩道:“陛下,我已经让李彦传信给你姐姐了,现在我们赶过去同宁国的人接应上就可以安全了。”
小男孩面带惊色,乌青的下眼帘显示着他的精神并不十分好。
听到中年男人的话,他瞬间眼睛一亮,惊喜道:“姐姐派人来接我们了?”
中年男人一哽,其实他并没有收到对方的回信,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想来,那人应该也不会对自己的弟弟见死不救吧!
一行人怀揣着希望,向着远方的渡口行去。
此时,柳州的太守府,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
“大公子在里面吗?”
守卫看着来人,连忙点头道:“大公子和三公子都在屋内。”
里面的人听见动静,推门出来迎接。
“邓先生你不是出城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迎出来的是一个二十七八的青年男子,长得剑眉星目,一身气势很是威严,但是对门外的人却格外客气。
邓先生看了看左右道:“大公子,进屋再说。”
见此,闫大公子将人迎进屋内,并把门外的人赶远了一些。
屋中还有一个年轻一些的男子,见到两人进来,也走了上前。
“大哥,邓先生,这是出了什么事吗?”
邓先生看见青年,也顾不上寒暄,从怀中拿出了一张信纸。
“幼帝的下落,找到了!”
他压低声音说完,将手中的信纸递了上去。
闫大公子和闫三公子对视一眼,伸手接过信纸,相互看完后,闫大公子闫兆顺才沉声道:“消息可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