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穿越就成了亡国公主(205)
有人甚至在想,崔仪是不是要同宁王示好,想要投效宁王。
崔仪此时却话锋一转,摇头道:“不过,治理国家,却并不是靠武力就能行的。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是得不到民意,那么就算是宁王有十万、二十万兵马又如何?这齐国的天下,终究她还是坐不住。”
众人听着,都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不由边听边点头。
崔仪说完之后,看着陷入思索中的人,笑着感叹道:“听说,如今我齐国国内的百姓,对宁王并不十分满意?”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顿时明白了崔仪的意思,一时间不由纷纷叫好。
崔仪见此,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就与众人商量起了,这个计划的细节。
第二日,杭州城中最大的酒楼——醉仙居内。
小二像往日一样,笑着迎来送往。
酒楼大堂还未到午时,就已经坐满了客人。
大堂中间有一桌,坐着一群衣着不俗的书生,正在饮着酒谈天论地,那意气张扬的样子,很是吸引人的目光。
不知什么时候,一桌人的话题转移到了宁王身上。
“听说宁王殿下,要在齐国施行宁国的政策,所有百姓的土地,都要被官府收走了!”
桌上一个中年人与同桌的好友议论着,但是声音并没有刻意压低,话一出,立刻吸引了周围好些人的注意力。
同桌的人看到有人看过来,不仅不劝,反而提高声音,夸张的哀叹道:“啊,那可就完了,我家里全靠着几百亩地收租呢?这要是都收了回去,我们靠什么吃饭呢?”
中年人听到同伴的回答,又假装悄声道:
“岂止呀,听闻宁王殿下心狠手辣,前些年被宁国占领的那些海外小国,国内的人,都被赶去做矿奴了呢,一辈子见不得天日,过得那才叫个生不如死哟!”
“嘶——!”
周边偷听得入神的人,听完瞬间倒吸了一口凉气。
中年人见效果达到,眼中笑意更甚,又胡乱言语了一些,才和同伴相携而去。
之后数日,齐国国内从都城杭州开始,悄悄地传递着各种流言。
这日,苏浮生刚到达杭州码头,他在路上有些风寒,下船后就被王桓拉到旁边的茶寮歇脚。
两人刚坐下,王桓才点了茶,就听见周围人议论郁宁的声音。
一会儿有人说,宁王暴敛无度,要收刮老百姓所有的土地。一会儿又说宁王克夫,害死了先王。
更有离谱的是,有人说去年荄州的瘟疫就是宁王带来的,只是上天乞怜,才让他们齐国在患瘟疫前失去了荄州,但是如果继续让宁王呆在齐国,那么日后瘟疫就要降临在齐国国内了!
这种种言说,气得王桓啪的一声,就将面前的桌子掀翻了去。
众人见状,全都停下了交谈,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苏浮生见此,担心王桓立刻发作,只得上前拉着他走了出来。
王桓不愿,一直想开口同人争辩,却被苏浮生阻止了。
“苏兄,你口才那么好,怎么不当着这些人的面,将他们骂回去?”
王桓出了茶寮,还是觉得气怒不平,连带着看着苏浮生都不顺眼了。
“你自己不骂,也不能拦着我呀?我可得将唾沫,一个个地吐到这些嚼舌根的烂人脸上去,让他们敢玷污殿下的声誉!”
苏浮生摇头,失笑道:“谣言止于智者,你同那些人理论有什么用!”
王桓不服:“那就任由他们这样污蔑殿下吗?”
苏浮生再次摇头,一边拉着王桓走向进城的马车,一边道:“这自然也不能放任不管,不过此事还要等我们见过殿下后,同殿下汇报,再等殿下决定要怎么做。”
听到要去见郁宁,王桓才终于忍了下来。
不多时,两人上了马车,朝杭州城而去。
郁宁听到苏浮生两人来的消息时,也正在同翠屏讨论谣言的事情。
听闻两人来了,郁宁立刻暂停了同翠屏的谈话,将二人招了进来。
“见过殿下!”
苏浮生和王桓进殿之后,一眼就看见了殿上高坐着的郁宁,立刻躬身行礼。
郁宁赶紧站起身,走下来,亲自将两人扶起。
“快起来,总算是把你们等来了!”
苏浮生和王桓站起身,看着郁宁的神情,也很激动。
一年多的时间未见,几人心情都很激动,相互叙旧一番后,才谈起了正事。
苏浮生将他同王桓在码头上的见闻说了之后,郁宁脸色也变得严肃了几分。
“翠屏,你将你查到的消息,都跟他们说一下。”
翠屏闻言,点头把这件事的始末说了一遍。
如今齐国国内的谣言,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个,是传郁宁主政之后,要进行土地改革,届时所有齐国的土地都会被充公,所有人都将流离失所。
这主要是在那些士绅地主之间流传更广,他们的土地更多,要是真的改革土地,动摇的都是他们的利益,所以如今在这些人之间,对郁宁的反声是最大的。
第二个,则传的时候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例如郁宁牝鸡司晨,会给齐国带来祸患。又如说郁宁是天煞孤星转世,刑克六亲,不但克死了父母弟弟,还害死了先王闫兆顺。
这些主要是在普通民众之中流传,信的人不多,大家大多是看看热闹。
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影响了郁宁的声威。
而这一切之后的推手,就是以前齐国丞相崔仪为首的,一众齐国旧臣。
“殿下,这些人太可恶了,要将他们统统抓起来,以正典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