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138)+番外
李三妹欺软怕硬,长时间被婆家磋磨,她心理本来就有点问题,在察觉到丈夫的心思之后,李三妹恨毒了郁馨,她觉得都是郁馨的错。在疯狂的逼郁馨喝药想“治好”她的同时,她也希望郁馨死掉,这样她可以给儿子再娶一个媳妇,既能给赵宝根生儿子,也不用担心丈夫有其他人。
她到底晓不晓得她灌进郁馨肚子里的那些药有毒,估计只有她自己知道。
王晓霞和知青办主任的到来加重了这件案子的重要性,郁馨做完笔录之后便被公安带到县医院做检查,李医生先一步从白露的信里得到消息,跟同事打了个招呼,他们医院所有能做的检查项目都给郁馨来了一份。这份检查还插了队,第二天就出了结果。
郁馨中毒板上钉钉,赵宝根一家被捕。
这柳河大队也是个能耐的大队了,公安们去其他大队抓捕人是自己去的,但是去柳河大队前,特意去武装部叫了几个兄弟才把人带回来。李三妹一家在大队里有人撑腰还能撒泼,进了公安局就变成了鹌鹑。
但这家人也不傻,一口咬定了当初是郁馨勾引赵宝根,并且咬死了说她只是给郁馨吃了生儿子的偏方,并不是下毒。
可赵家人小看了公安,之前在各大队之所以没进展,就是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人带不回来。这个时候各村的民兵组织可是实枪实弹的,像这次一样有明显的证据还好说,他们到底不敢乱来。但如果没有证据想拘留,那些人就能上膛围着村口。人只要带回来了,还怕问不出东西吗?
公安们不断询问,最后又用上心理战术,各个击破。赵家父子还嘴硬,但李三妹听公安说赵宝根父子已经供认这些事情都是她自己一手计划之后,认为赵冬生想让她做替罪羊,受不住刺激松了口,甚至连证据都被公安问出来。
李三妹招了,公安知道了更多的东西,赵宝根父子再狡辩也无用,只能交待。
眼看柳河大队的案子有了进展,公安们在搜寻证据的同时也在布控,打算以李三妹赵宝根一家作为基点,把柳河大队这些年的案子都给查一查。
但这个时候,有件事忽然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陈局,柳河大队的队长在外头,说要来自首!”
作者有话说:
我认识那个手闲打瓜的小孩,他有一个当兵的舅舅,退役回来之后知道他打他妈,被揍得躺了一个星期。揍怕了,后面跟着他舅舅开修车厂,现在还在修车。
我听老人家讲古说,以前的男人要是有了外心(外遇),外遇又是单身想进门的话,他们吵架的时候就会不断逼媳妇去死,并且买农药什么的回来放在显眼的地方。那段时间我爸妈一吵架我就盯着他们把危险东西收起来,后来我发现两老口吵架到和好只需要几个小时。。。。。算了,是我多余了。。
第74章 水很深的柳河公社
“这些蛀虫!别让我知道是谁走漏的消息!”
陈局长接了县政府打过来的电话,一巴掌排在桌子上,怒不可遏。他们做公安的,再穷凶极恶的案件都见过,如果只是案子的事情,他不至于这么生气,陈局长是气自己人里出现了叛徒!吃着人民的公粮却对迫害人民的渣滓助纣为虐!这些人才是最可恨的!
几个小公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年纪大些的那个开口道:
“陈局,什么情况?人不是来自首了吗?”
陈历淮连喝了几口水才平静下来:“刚刚县政府那边说,就在今天早上,柳河大队民兵队队长公开检举大队长赵成包庇村民欺辱知青。他们开了批丨斗大会,赵成在大队上承认了包庇罪并且做出检讨。他们检举出来并承认的刚好是郁馨和江萍的事,不过两个小时的时间,柳河大队的人便向柳河公社汇报了这件事,柳河公社迅速给这件事定了性质,赵成一个人和两户强迫知青的人家承担了所有罪责。公社当场组织票决选举,原来的民兵营长成了大队长。因为柳河公社的公安局里有个副队长是赵成的侄子,赵成便以避嫌为名,让两个公安陪着他到县公安局来自首。”
江萍是五年前被迫害的,当时她到了公社公安局报案,后面被村民倒打一耙,她接收不了结果,更不愿意嫁给**犯,在夜里穿着红裙子跑到**她那一户人家里,把他们房门反锁,点燃了房子跟那家人同归于尽了。死的这户人家跟赵宝根家里是亲戚,这次被李三妹供出来,偏偏就这么巧,那民兵队长检举的都是昨天刚刚审问出来的两起事件。
“这是?弃车保帅?”赵成一个人承担下来,后面还怎么查?他们掌握线索的就着两起案件,这样一来,线索不就断了?
柳河公社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陈局生气是因为这次显然是他们局里有人给柳河公社泄密了,柳河公社有电话,而柳河大队就是柳河公社所在街道的公社。这些年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柳河公社有问题,但一直处理不了?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解放前的柳河镇是姚县最富裕的镇子,整个姚县百分之八十的房产铺子都集中在那些地主手里,这些人虽然不是一家,但都是姓赵的宗族。赵氏一族的族谱可以追寻到几百年前去,祖上出过不少大官,最高的一位做到了户部侍郎的位子。民国那会儿有钱人喜欢送孩子出去留洋,柳河镇也不例外。这些年轻人回来之后,有的加入了三民党,有的加入了工农党。他们参军可不是孤身一人去,而是带着自小长大的奴仆一起去的。地主的家兵和孩子可是从小请了教头师父来教拳脚功夫的,很多人在战场上的成绩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