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146)+番外
“要,木家堡的情况你也晓得,你让你亲戚帮我问问,他们有多少我这边都能交换。我放一百块钱在你这里,你让他们送到你亲戚那里去,等马帮出来了就去运。绿屏大队不是养鸭子吗?你问问他们会不会做咸鸭蛋,做得好我比鲜鸭蛋高两分收。”这种属于大队之间的交换就光明正大了,白露拿出两百块钱的定金交给汤小红,对方是有正式工作的,不用担心她昧了这钱。
“成,我下午交班了就去给你办。”白露就喜欢汤小红这爽利的性子,单独递了两块钱的辛苦费给她。她不是不知道这些交易汤小红在对方那里也能得到辛苦费,但是人家也是担着风险帮忙的,一两块钱能让对方尽心尽力,何乐而不为。
等白露熬好药端上来就发现,她那两件短袖和孩子原来换下来的衣裳被纪青洗得干干净净,晾在阳台上。
“我在国营饭店点了菜,咱们过去吃了饭刚好喝药。”她端着洋瓷缸冲两人招手。
很多年之后,纪青和纪红长大了,她们在城市里有了事业、房子、存款,但她们永远都记得在这样一个秋末冬初的日子,遇见了仙女一样善良的姐姐,她们第一次吃到了羊肉的滋味,那味道鲜美到一辈子也忘不了。
第二天早上,白露领着两个孩子去了供销社,又采购了一些糖食果饼,还去供应饭店打包了一大包馒头,这才牵着骡子去汤小红说的地点。
黑市过来的接头人是一对兄弟,二十来岁,穿着灰扑扑的褂子,属于丢进人堆里都找不出来那种。
“供销社的棉花1块三毛六一斤,但是长期没货,我们出其他人是两块一一斤,老大说小姐要的多,算是交个朋友,您给两块就成,这里一共有七十斤。”
“替我谢谢你们老大,后续如果还有,我还要一批。”白露掏出140块钱递过去,那两兄弟也勤快,接了钱就帮她把鞍架抬下来捆垛子。
“成,有消息了我们会给红姐送信,其他东西您还想要啥就跟红姐说,我们能弄的都给您弄过来。”兄弟两说完就走了,他们显然是认识白露的,但从头到尾没有叫破,这黑老大手下的人倒是不错。
“驮了这棉花,咱们两就得走路了。”白露把纪红背起来,对着纪青说。
“我不怕走路,姐,我来背小妹,你牵马就行。”纪青连忙伸手去接。
“走吧,这小不点算什么重量,我哪次出来都要背上百斤粮食回去呢。你自己省着点力气,你要是走不动咱们没办法了。”白露一早就想到要背孩子,托汤小红买了块旧裹背,她体力好,背着这孩子真没啥感觉。一边走一边跟孩子说木家堡的情况,至于孩子的家人,白露跟公安局和王晓霞都打了招呼,要是来找呢,就让人把诊疗费和伙食费给了到木家堡接人,要是不来找呢,白露就当没这事了。
纪青虽然年纪小,但走路比知青们快,三天后便回到了木家堡。
寨子里的人对白露捡人回来习以为常,比起住进云华院子里的两个女孩,他们对白露带回来的棉花更感兴趣。
“白医生有没有说怎么换?”冬天快来了,今年大家都挣了钱,谁不想做新衣裳呢。一斤棉花就能做一件成年人的棉衣,白露家里加上刚捡回来的两个孩子,留十斤绰绰有余,村里有十二个老人是挣不了工分也没有子女的,一人留下一斤,剩下的全部放到了会计部用工分来换。
“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优先,白医生说了,这是第一批,后面可能还有。”
“确实应该紧着老人孩子,咱们等等,前几年没有新棉衣也过来了,不差这一时半会儿。”木家堡整体气氛是快乐和谐的,大家失去了太多亲人后越发珍惜现在的生活,像木月这一代的孩子,几乎是家家疼爱长大,尊老爱幼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知青们融入了这个环境之后受到影响,在有好东西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也是老人孩子。
因为这批棉花,泽兰一下子忙起来,白露后知后觉,有一件事早就该做,但是因为事情太多给忘记了,那就是给泽兰买两台缝纫机教徒弟。把这件事记在心里,打算写信问问人脉,能不能找到票。
“姐,那两个孩子你打算怎么安排?”
白霜夹了一筷子腊肉给白露,不经意的问道。她对姐姐捡两个孩子回来没有意见,听说两个孩子的身世之后,白霜也心疼。纪青十三岁没有一件属于自己的衣裳、没有吃过米饭,曾经别人办喜事给了她一颗喜糖,因为吃了这颗喜糖而没有拿回家给堂弟,被亲爹打了一巴掌,掉了一颗牙。
这两个孩子的经历让大部分人都心疼,白霜拿了布给泽兰让帮她孩子做衣裳,还分了不少吃的到两个孩子屋里。但看着两个孩子缠着白露“姐、姐”的叫,她心里忽然有点不是滋味,还有点恐慌。
“让她们跟着佩兰,平时就去学校和制药厂,看看适合学什么。”白露说完摸摸白霜的头:“瞎想什么呢,在姐姐心里,你和哥哥永远是最重要的。”
白露也发现,来木家堡的这一年,她确实太忙了。在寨子里的时间很少,白霜原本就是敏感的性子,在纺织厂和来下乡的路上,她因为身体原因,不断被人嫌弃。制药厂开起来之后白霜最高兴,因为她成为了“有用的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尽量把事情做得最好。
“你不用向姐姐证明什么,因为在姐姐眼里,你永远都是最好的。姐姐把制药厂交给你,是希望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变得更开心一点。接下来这个月我要留在寨子里编书,每天都能去制药厂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