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216)+番外
尘肺宁的生产线在新厂区开工,如今每个月产量固定,而医生们针对性的学习后,轻症病人便不需要再往木家堡送,可以直接在华县治疗。木家堡和华县的合作变成了木家堡为华县提供尘肺宁。
而护士们实习也也圆满完成,如果说在来的时候,这9个护士是滥竽充数的关系户,专业知识只比送走的那些强一点点,是军区医院了的拖累。
那么现在,她们就是中西医结合,护理技术十项全能的护理界顶尖人才。疗养院的老战士们给这些女孩子的实习评价上打了全优,若不是军区医院那边等着,华县和姚县医院都眼馋得很。
阮惜彤已经在正月行了拜师礼,这一次,陈业华和木芳带着不舍跟着护士们离开了木家堡。
徒弟的离开让白露很不适应,许多次工作中,在喊出“业华你来看”之后才反应过来,徒弟已经离开了。
好在这样的失落和不习惯也没持续太久,6月份,木家堡刚刚结束一轮考试,王晓霞便风风火火的给白露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作者有话说:
第113章 轮船将至
“县长说宜市那边的船快完成了,他们财务科的人和水手出发北上,你们这边选好的人可以过去了。”
小轮船和木质船可不一样,船长剁手都需要学习,托黄文明的福,白露和宜市运输队那边说好,等他们新船回来前三个月,木家堡这边会派人过去由运输队的人教他们开船的注意事项。船开回来的时候,那边运输队也会派几个老手跟着过来指导,直到确定木家堡的船员们能自己驾驶轮船了,他们再回去。
“选好了,随时都能出发。”白露心里高兴,随着厂子越做越大,运输这个问题可真叫她头疼。
木家堡虽然路修通了,但如今车少啊,只有军区和供销社有车,并且这个车子只能运输他们自己的货物,其他客户,大一点的厂子有的走运输队那边的路子,小一点的,还是用马车来拉。
等船回来后,走水路就快多了。密鲁河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和金江水域想通,而金江流经周围几个省,最后汇入大海,以后木家堡想往外扩张,走水路是很好的选择。
白露在船谈下来之后便开始建造码头,现在木家堡东西两侧厂区附近都有码头,而密鲁河流域上,凡是附近有大队、公社或者厂区跟木家堡签了合同的,都找了合适的地方建造临时码头。
以后木家堡的船去送货的同时还能把他们的药材运回来,一来一回不知道能省下来多少人力。
关于船员这事儿,白露在船定下来之后就在厂里进行过宣传,给了大家训练的时间,今年年初的时候才进行考试。白露也不知道船员要怎么挑选,来下乡的知青和下放人员里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宜市那边则说不是旱鸭子就成。
开大船这种事,男人们和一些姑娘都心动啊,大家跃跃欲试。白晨和檀逸舟黑子木雄甚至木月银花都来探过白露的意思,但这几个人就别想了。
白晨如今统管全局,是木家堡最大的管理者。目前木家堡所有的产业:制药厂、砖瓦厂、疗养院、医院、学校虽然各自有负责人,但这些负责人大多数时候也会有拿不准或者压不住的事情,这些事情都会交到白晨这里,他搞不定的才会去找白露。
尤其是现在新厂区那边,工人又多又杂还有各种材料,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银花忙得头大,天天拉白晨过去,白晨要是跑了,那不得乱套了。
木月就别说了,她这个身份要是跑去跑船,估计人还没走出寨子,寨子里的老人家们就要来说教了。黑子管着巡逻队呢,更不可能去,木雄就别说了,他现在相当于白露和云华的全能住手。
而檀逸舟,疗养院没有他还真的不行,疗养院和医院一样,管理丝毫不能疏忽,檀逸舟这人有点小洁癖又有点强迫症,做事情一丝不苟,军医院的那批护士能学成那样,除了京城来的护师老师外,檀逸舟也功不可没。
檀逸舟好就好在,他不是只说不做,他要求的一切,他都以身作则,自己带头去学习去做,可以这么说,凡是在檀逸舟手下工作过的护士,以后遇见要求再严格的老板,只要不是没事找事型的,那都是小意思。
温润送货回来,正兴冲冲的想来报名呢,听说这些人都铩羽而归了,想想自己身上一堆事,和他没来之前白露他们谈的单子价格。干脆转身走了,唉,太能干了也是一种负担啊!
温润其实有时候挺无力的,每次去谈药品价格的时候,明明他是可以为厂里争取更多利益的,但白露偏偏压死了,给他定了一个线,最高不能超过那个。搞得他每次杀价都不爽,感觉损失了几个亿。
但不得不说,白露这样的品性又恨吸引他,能放弃利益为百姓谋福利,那是多少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这样的人,不用担心她会为了利益舍弃你,才能让温润更加心甘情愿的跟她啊。
木家堡这艘大船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白露是那个掌舵人,但同时也离不开手下这些能人干将。白露是个大方的人,如今上层管理者们固定的工资虽然刚刚过百,但是他们每个月的奖金都够人流口水了。
总之选择这事儿,最后白露按照自己的理解,文化考试、游泳技术、晕不晕船、方向感如何、喝不喝酒这些一道道筛查下来,选出了十人前往宜市学习。
经过一番选拔,廖杰、楚席江、鞍子、木喜名列前茅,但叫众人没想到的是,排名第二仅此于廖杰的,竟然是个白露不熟悉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