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244)+番外
黄文明确实有恃无恐,他们清清白白没有作弊,学生们靠自己考出来的,真金不怕火炼,他们怕什么。
齐主任和副手对视一眼,这个方法确守可行,试卷他们出,人选他们抽,监考也是他们,完全不存在作弊的可能性。
姚县敢这么做,难道说,这个县的学生这么厉害,真是实打实考出来的?
齐主任不信邪,尤其是在知道木家堡制药厂对姚县的影响和高考时省里曾经有教育局的人下来巡考之后,齐主任连云省都人都信不过。
他带着自己带来的人出了三套综合试题题,选出了900人分成三天来复考。当然,齐主任也是个公平的人,这些试题的难度与高考基本持平,但等阅卷结果出来之后,齐主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126章 白先生值得所有人敬佩
“这怎么可能?确定试题没有泄露过?”
齐主任的副手莫正文不敢置信,因为这个成绩和之前区别不大,虽然部分同学成绩有所下滑,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成绩比之前提高了。这是正常现象,因为考生们考前都进行了题海战术,可能有些同学刷到了高考的一部分题,或者作文是自己写过的,有的刷到过这一次考试的题。
这个成绩的起伏程度恰好说明了两次成绩都是学生们自己考出来的。
“怎么不可能呢?正文,你要知道,世界之大,万事都可能发生。我们来这里,是查证高考中是否存在作弊行为,竟然不存在,那便要给这些孩子们清白。”
齐主任看着学生们的试卷,感慨万千。试卷是他亲自出的,人是他挑选的,考试的时候他也进行了巡考。每个教室三个监考老师,期间他和老师们特别注意了两位状元,这两位考生几乎是在老师们的眼睛底下答题的,结果人家该满分的还是满分,该是第一名还是第一名,这怎么作弊?
莫正文想到那个叫梅佩兰的女孩子答题时的有条不紊,也不说话了。这世上从来就不缺少天才和成功者,只是姚县,或者说木家堡这一次,聚集得太多了。
“齐主任,木家堡的制药厂的厂长过来了,想跟您见一面。”
街道上传来“突突突”的拖拉机响,不久后,屋外响起了王晓霞的声音。
黄文明等人为了避嫌,在考试这几天没有过来考场,不过调查团的领导毕竟是外地人,多有不便,王晓霞便留下来帮助他们沟通。
“哦,是那位传说中的白医生,快请她进来,正好我也想见见她。”
此次抽考的都是木家堡制药厂的职工,人家厂长来关心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齐主任在姚县待了几天,早就发现了,姚县人民对这位叫白露的大夫非常崇拜。狂热到了什么地步呢他们去国营饭店吃饭,听到周围的人议论白医生让职工考大学的事情。
因为提到了高考,便来了兴趣问上几句,结果在听说他们是外省人后,当时饭店里的客人都顾不上吃饭了,全部凑过来跟他们说白医生的光辉事迹。连服务员都时不时来插上几句。
一个早饭,愣是被热情的老乡们拉着说了一个多小时,要不是人家有事要走,怕是能说一天。更夸张的是,因为他们想听群众多说说,便一直附和老乡们夸奖这位白医生,厨房的大师傅给他们做的菜竟然比平时多了三分之一的分量!
这简直是离了大谱!
一个女知青能有这么高的威望,又有这么传奇的故事,怎么能不叫人好奇。齐主任好奇之下还买了些木家堡制药厂出品的药来用,他前些年也受了些苦,腿脚上有点毛病。再加上搞教育的,呼吸道疾病几乎是标配,这一用发现不得了,这药是真的好啊,一天就能出效果,关键是人家还不贵。
齐主任原本打算事情结束之后,有机会的话去木家堡看看呢,没想到人家自己找上门来了。
“齐主任好,抱歉,打扰你们工作了。”
齐主任跟白露握手寒暄,指着跟在白露后面抬着大竹筐的几人问道:“白厂长,您这是?”
那竹筐缝隙编织得非常大,不管是侧面还是底部,都能让人一眼看得到里面的东西,只有泛黄的纸张,没有其他东西。
“大家不是好奇为什么我们姚县的考生可以考出这样的好成绩吗?我今天是给大家送答案来的。”
白露随手从框子里拿出一本装订好的卷子递给齐主任:“这是理科状元檀逸舟进入木家堡这九年来做的所有试卷。因为他进入了管理层,所以后期只有在他负责出试卷的时候才会同时做一份,数量比较少。后面那些,是非管理人员的,他们在前两年,每月都会考一次试,到了后来是半年一次,这些试卷见证了他们的成长。”
齐主任听完白露的话,觉得手上这一沓卷子有千钧之重。他心情复杂的翻开来看,每张试卷占一张纸两页,而他手上最薄的这本,也有两百多页,每次考试是四个科目,那就是三十多次。
第一页是九年前的,虽然保管得很好,但能看出来纸张已经泛黄。姓名那一栏上,檀逸舟三个字写得锋芒毕露,除了语文和政治思想被扣了几分外,数学和理科综合是满分。不仅这一张试卷如此,后面的所有试卷都如此。
有些天才,生来便比别人优秀。但也不是所有试卷都如此,齐主任拿起一沓比较厚的试卷来看。试卷的主人叫杨梅,字迹清秀,是个女孩子。
她第一次考试,除了语文之外都不及格,数学更是只考了18分,简单的公式都写不出来,基础非常差。但后面每一次考试都能看到她的进步,几分十几分的进步,齐主任略过中间,翻到最后一张卷子,是三个月前的,这个女孩子已经考出了很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