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256)+番外
最后,咱们这里的气候可是非常适合种植瓜果的,荔枝龙眼芒果柑橘西瓜香瓜等等水果,林市出产的品质可半点不比其他地方差,现在全国都在种粮食,解放前栽种的果树大面积的砍伐,在外省,这些水果不但价格高,还稀少人人抢着要。”
白露列举出来的这些,都是非常适合林市而且不容易亏损的实业。至于其他的龙头企业,自然有政府做领头羊。
“闺女,我听出来,你说的这些事情,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得运得出去。”
沈华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对,要致富,先修路,这事国家很重视,这几年都在大力发展基建。咱们林市的交通如今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但就是缺少交通工具,只有把运输的事情搞定,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都得打通了才能把东西往外销。这事儿不是一个村能做下来的,您可以问问周围的几个村子,愿不愿意做。
不过这也不是一两天能决定的事情,眼下国家恢复了高考,很多政策都改变了,我看就这几年还会有其他更大的变动,咱们可以再等等,以后如果政策允许了,我也是愿意发展家乡的。”
沈华非常聪明,又能听得见去建议,而沈家村如今的掌舵人是她的大伯沈建兵。林市这边虽然不适合种植黑玉草,但其他的药材很多,有一些还是这边独有的。等改革开放之后,如果这边愿意配合的话,白露还是有回来这边开分厂的想法的。
省外第一个分厂对于木家堡制药厂的意义来说不一样,她需要选择一个配合度高的地方一炮打响,后面才好扩张。之前的计划是在能生长黑玉草的城市,最好有合作的军队驻扎的城市,来找一个民风淳朴的。
但如果沈华能说通村民们配合,那这边也有优势,这里是白家的大本营,白家在老一辈中有非常好的名声。等以后运输队改革后,这边的资源也可以吸收进来。
白露走到如今,已经是那个可以做选择的人了。
作者有话说:
第133章 一个人带一群人发展
白露兄妹又在沈家村待了三天,这三天里,沈华和沈建兵陪着他们把沈家村周围的地形和产物走了个遍,并详细记录。
白露心里有了个地,如果真的来开药厂,那林市这边可以和大队们洽谈,种植肉桂、石斛、莪术、鸡血藤、穿心莲等药材。
包产到户是因为大家干活磨洋工,但如果在包产到户的同时,和整个集体签订种植协议,村民们一样分土地,但每家都种植药材,种什么由药厂统一规划,收成除税收后是他们自己的。
年轻人可以进去药材工作,老一辈们就照看土地,双管齐下,不说立马富裕奔小康,但比起种植粮食和去海边打工肯定要强。到时候就看领头人有没有魄力,能不能说服村民了。
“太爷,我大概心里有数了,不过还是那句话,现在政策一直在变动,咱们再等一两年看。”
如今国家开始拨乱反正,但这事情不是嘴里说说就行的,由上而下的推行起来,在中间环节会遇上很多阻力。甚至有些疯狂的坏分子会趁着黎明前的黑夜而疯狂一把。
木家堡制药厂这几年挣了不少钱,盯着的人多呢,要真成了别人垫背的,白露不得气死。**年都等了,也不差这两年,不如做好一切规划,等政策出台之后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来做事。
“行,太爷这身子还能撑几年,不急。”沈华相信自己的眼光,白露这孩子不是那种会说大话的。
“太爷您要长命百岁。”这样心怀大义的老人,多活一天都是为国家做贡献。
“真能长命百岁那倒是感情好,你们待不了几天了吧?白露啊,别怨你奶,我也是当过爷奶的人,你爹再混蛋,但娃既然生下来了,总不能给扔了,儿女都是债啊,你奶也是没办法。这人老了,就想落叶归根,不想折腾了。”
沈华昨天听沈建兵说,白露几个想接老太太去云省疗养院养老,但老太太拒绝了,说要留在沈家村。昨天晚上老的小的都没有睡好。
“太爷,我明白的,我没有怨她。”白露确实不怨。
这几天沈满才四兄妹躲在别人家里,但他们平时是要上工的,白露在村里也遇见过几回,猛然照面的时候,沈满才脸上还满是不服气。可是看着她身边跟着的长辈们对她客气的样子后,他什么也不敢做就避走了。
再后来路上遇见,沈满才自己都偷偷走开了。他自己心中明白,如今的他,根本惹不起白露。
倒是沈满玉和沈满全,期期艾艾的过来跟白露道歉。
白露看着这两个小孩子,当年她们被送走的时候,这两个还没出生,后来偶尔回去过年,沈满满喜欢用他们陷害白露。
比如把沈满玉推到了,逼着沈满玉说是白露推的,这样的小手段数不胜数,那时候,这两个也才三四岁,白露不至于因为记恨他们两。
他对两人表示已经不在意那些事情了,但也就这样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这辈子,都只能做陌生人。
临走前的两天,白露把叔伯哥哥弟弟们叫在一起开会。
“大伯,我哥和小霜快开学了,明天我们就要去县城,再待几天后就要走,木家堡那边的情况您也了解得差不多了,这家里都是知根知底的兄弟,宏图哥宏志哥还有几个弟弟,如果大家愿意的话,我想带回去木家堡待几年。
一来那边的教育条件好,孩子们带过去能得到好的发展,二来呢,我答应太爷的事儿您也晓得,如果之后真的在这边投资开厂,您去不了,哥哥们也很有必要过去提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