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258)+番外
这一趟来的时候三个人,回去的时候浩浩荡荡的几十个人,到了省城之后,白露又带大家待了两天,等着军区运输车一起下去。
结果还没到木家堡,半路就被巡山的钟平看见,给了她一个大礼:“白医生您回来了?您快去看看吧,省里来人了,想抢咱们厂的经营权呢!”
第134章 想摘桃子的人
白露之前还在担心会不会有人趁着黎明前的黑暗乱来一把,没想到这人还真不经念叨,人家机会也挑得好,趁着她回林市这段时间,以升级扩张的名义,就要摘她手上的桃子。
五天前,白露踏上林市开往云省火车的同时,便有一行人风尘仆仆的到了木家堡,为首的人是运动里靠着举报别人上去的。但这个人非常奸猾,他在做事情的时候都找好了替罪羊,每一次都隐在背后,后期听见风声毁灭证据,提前把自己摘出去,人还好好的位置上。
他就是阮惜彤和阮惜珍的父亲,阮为民。名字是个好名字,人却是个烂人。利欲熏心,半点没有为国为民之心。
他曾经想把两个漂亮女儿拿去联姻换好处,但阮惜珍自己反抗如今进了研究所,阮惜彤拜了拜了为师,现在在军医院前途光明,两人都不是他动得了的,他算盘彻底落空。
尤其是阮惜彤,大女儿的叛逆他心里有数,但他自认为阮惜彤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中。后期花费了不少功夫帮她营造名声,更是花了大把钱财和人脉才把人塞进护士培训班。
做这一切就是为了让阮惜珍找一个金龟婿为他和儿子谋取福利,谁想到来了木家堡一趟,她竟然直接留在了木家堡。军区的张成达还和培训班的负责人打了招呼。
算盘再次落空的阮为民气得半死,因此,阮为民恨上了白露,他一开始想着只是个山区大队的小工厂,随便找人就能收拾一顿。结果原本拍他马屁的人知道要搞的是白露后,都没了音讯。
阮为民要难为白露,找的肯定是姚县基层的,而这些人都晓得木家堡和军区的供应关系。阮为民在云省省城确实有些权利,但跟几大军区比起来,那差远了。他们都在体制内,知道的消息比别人多,海上和南边的摩擦一直没有停过,木家堡每年往那边走大批药,这种时候,谁敢去找白露麻烦啊。
这些人生怕阮为民连累自己,连马屁都换了人去拍。
接连几次不顺,阮为民就调查起了白露和木家堡制药厂。主管经济的副主任和他有交情,阮为民给了好处询问了木家堡和姚县的上税情况,这一看不得了,一个山区小厂每年上税的数额竟然超过了省里的大厂。且才几年时间,这个厂竟然发展到连轮船都买得起的规模,那是有多挣钱?
其实木家堡的税收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她知道国家困难,也怕有人拿这个做文章。所以木家堡的税是实打实的挣了多少钱就上了多少税。
大工厂虽然大,但也正是因为大,部门多才问题多。哪怕书记和厂长廉洁奉公,但也避免不了下面的人多报损耗、瑕疵等等手段为自己谋取小利益。
这样对比下来,木家堡的税收才显眼。
但阮为民不知道,在他心里,像这种集体大队的工厂,因为规章制度不全,定然是从大队长到小队长层层截利后才算收入税收的。
他把木家堡的收入高估了好几倍,巨大的数额让阮为民心动了,恰好现在拨乱反正得厉害。他找的替罪羊和祸害了的人也不全是傻子,这些人的家人时时盯着他。阮为民过得不轻松,就怕哪天哪里出了纰漏,把自己给折腾进去。
内心害怕的软为民想跑路,但如今去国外难,而且到了国外如果手上没钱没权,那日子过得有什么滋味,找一个投名状或者弄大把钱财,是阮为民目前最想做的事,他盯上了木家堡。
阮为民在大会上就着日报表扬的事,提了木家堡制药厂的发展,认为以制药厂如今的规模,如果继续把管理权在大队上,会限制了厂子的发展,应该把厂子升级到省城直接管辖。
现在还是集体经济时代,一切都是集体的国家的,这种事情很常见。一个厂子大了想要继续发展,就要升级,从大队管理变成公社管理,公社管理变成县城管理,一层层升上去。而大队对于这种升级是欢迎的。
因为在升级的时候,上级会考虑大队的利益,往往会给出一些优待,最常见的就是工人工作名额。厂子在大队里,只能算工分算钱,但是脱离了大队,工人们就能真正拥有工作指标,变成铁饭碗,实现了阶级上的跨越。
省里的领导们知道木家堡数额巨大的税收,自然也是心动的。只是因为有张成达司令打过招呼,大家没有去提这件事。但既然有人跳出来想去啃一啃这个骨头,他们自然乐见其成。
万一这事儿成功了呢?那政绩和税收可都是肉眼可见的。
但是领导们不知道的是,阮为民在出发的时候就收拾了积蓄和这些年暗地里存下来的金条,一起带了下来。
他拿着省里的公文找到市里,跟市里武装部借了人,一行人避开了姚县县政府,浩浩荡荡的到了木家堡。
黑子当上治安队长后成熟了很多,七八年时间,他和军区后勤的人、姚县武装部、公安大队都熟悉了,远远看见一群没有见过的人带着武装战士来,黑子感觉不对,立刻把人给拦下来。
“我们是省政府的,这次过来负责木家堡制药厂升级省城直属管理,我是省里任命的厂委书记,阮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