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262)+番外

作者: 容姝姑娘 阅读记录

梁振兴沉默了一会儿,这种私下调查官员的事情,按理说是违反规定的,虽然他如今不在部队了,但一天是军人,一辈子就是军人。可是木家堡制药厂确实很好。他一沉默,白露也反应过来,军人,哪怕是退役了,但原则性还是很强,这是好事。

“你放心,这件事我会和姚县政府、派出所这边商讨,咱们调查的方向是制药厂工人罢工的主要原因。”

至于在调查中会不会查出什么问题,那就不是白露能控制的了。

梁振兴是明面上的,白露也没有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但没想到梁振兴竟然这么强。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不过两天时间,梁振兴就查出了工厂罢工后面的黑手果然是阮为民,拿到了铁证。但梁振兴并没有停止,他在调查的时候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阮为民策划罢工,可以说是为了升级工厂,为了政绩。但在失败后,这人竟然没有回省城,而是频繁的联系配药班的成员和出入黑市。虽然每次都会变装,但这根本瞒不过梁振兴的眼睛。

最可疑的是,梁振兴作为一个省里的干部,他打电话完全可以用政府的电话,但他每天都会早早出发去邮局打一个电话。到了第四天,阮为民到木家堡办事处附近,和一个做吃食的大队订购了一批食物,都是出远门用得到的干粮。

军人的直觉告诉梁振兴,阮为民不对劲,他立刻给军区的老领导打电话,通报了这件事。

“你先盯着人,我去打申请。”老领导相信兵王的直觉,当天就和上面汇报了这件事,给出了梁振兴记录的阮为民通话时间,申请调查通话地址。

这一查不得了,电话全是往海边一个小镇打的,虽然距离云省很远,但提起这个地方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国内有名的偷渡村!

一个省级的副主任,和偷渡村有联系,这件事怎么看都不对劲。省城这边立马调查了阮为民的亲属,阮惜珍的阮惜彤姐妹两人与阮为民已经几年没有联系了。阮为民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在阮为民出发前往云省的时候便说要回娘家探亲,可那边的同志去核实,人根本就没有回去。

种种迹象表明,阮为民要跑!

省里调查部的同志们觉都没时间睡了,阮为民的直觉是对的,省里确实在暗地里对他进行调查。这次他能顺利去木家堡,也有知情的几位领导想先把他调开方便调查的意思。

谁知道这人竟然想跑,那他们就得加快速度。

阮为民在接到通知后买了一张回省城的车票,但他同时也买了一张去往云省另一个城市的车票,那里虽然没有火车,但是有班车去往隔壁贵省。

梁振兴和公安局的同志在人上车后拦住了车子,抓到了企图逃跑的阮为民,从他随身携带的三个包里搜出大量的黄金,还有一些小巧精致便于携带的古董,数额大到够枪决了。

省城的调查小组们也不逞多让,很快就查出来阮为民陷害忠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一些列事情。

梁振兴把人交给公安局的人以后,便回木家堡跟白露汇报情况。

“干得漂亮,难怪张司令舍不得你,确实厉害。”白露也没想到这么干净利索的就把人给解决了。

“这是剩下的经费。”梁振兴对于表扬这种事习以为常,拿出口袋里的钱交给白露。白露让他去调查并不是让他孤军奋战,而是给了他五百块钱让他自己找人。

梁振兴叫了几个战友,调查加抓捕用了八天时间,吃饭住宿加一些必要的支出,几人一共用了94块钱,还剩下四百出头。

白露接过来,抽出三百块递过去:“这是奖金,你们自己分配。”

见梁振兴愣住了,开口道:“木家堡的规矩便是有奖有罚,这次的事情不是你分内的工作,你接受了并且完成的很好,当然要奖励。

除了金钱奖励之外,厂里会给你提供一个家庭宿舍,抽空把老婆孩子接过来吧,军嫂不容易。”

白露也是前几天在食堂碰见了刘猛老师,闲聊起来才知道梁振兴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下班后便去林子里打猎采药,每天干到凌晨才回宿舍,猎回来的东西舍不得吃,全部留着要寄给老婆孩子。

这个男人为了兄弟情义放弃了工作和安置金,这对于独自在家里操劳的妻子和孩子来说肯定是不公平的。这个时代,一个农村出身的人放弃一个政府提供的工作机会,那和放弃跨龙门没差别,但他也没有觉得天经地义,在用最大的努力去弥补家人。

每个人的行事方式不一样,对方的家事白露不好发表意见,但对方是个人才,白露不介意伸一把援手。

梁振兴听了白露的话,愣了好久,最终还是接过了三百块钱,说了声谢谢。

他这个人恩怨分明,当初刘启在战场上救过他一回,两人便是生死兄弟。刘启牺牲的时候梁振兴在执行任务,任务完成后他受了重伤,临退役前才知道这件事。可那会儿钱已经被刘家人花完了,梁振兴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他不是不知道这样做对不起老婆孩子,只是他觉得还活着,以后还能干活能养活老婆孩子,刘家的几个小丫头如果继续在那个家里,早晚被磋磨死或者被卖彩礼。他给他们盖了房子,和刘家分了家,又嘱咐了当地武装部的同志帮忙看着,这条命的恩情,便算是还了。

毕竟这是拥军的时代,村里也只是普通人,对于烈士遗孀,大部分人是宽容的,大队上也在第一时间给刘启的妻子安排了轻松工分高的工作。只是这是来自于家人的欺凌外人没有办法,甚至正是由于这种家人的欺凌,才会引起外人的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