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274)+番外

作者: 容姝姑娘 阅读记录

她们不一定会穿,但是这样的东西收藏起来也很不错。尤其是这东西是由霜露集团的总裁亲自送出的,它的价值就不一样。

能不远万里来到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度谈合作的他们,本身就很看好霜露的发展。莉莉丝的母亲不知道多少次和他们感叹,这个东方国度运气好,已经灭绝了的东西竟然又再次发现便被他们不声不响的培植出来。

而如今华国虽穷,但他们有了如邱小姐这样的利器,其他国家的人再想打仙草的主意,实在很难。这也是他们积极合作的原因。

看着在外宾里游刃有余,一晚上便谈成了数单巨额生意,外交部的几位领导自愧不如。

如果说一开始他们心里还对白露穿着“戏服”心有微词的话,此刻他们只剩下佩服!

“白露同志真的太聪明勤奋了,谁能想到她竟然为了给外国人推销刺绣而去历史书上找了一套衣服做出来穿到他们眼前呢?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美景更有说服力呢!”

“对啊,我们应该多像白露同志学习,思维要更开阔。”

几位领导用美景来形容白露,并不是恭维的虚话,他们确实是这样认为的。哪怕是在宴会开始之前,他们觉得白露穿一身“戏服”出席这样的宴会不妥,但也不得不承认白露这样穿真的很漂亮。

他们也是在白露和外宾的交谈里,才知道这一身汉服叫“明制交领短袄”,了解到上面每一个图案的寓意。白露很会讲故事,在她娓娓道来的叙述里,别说外国人了,就是几位领导人都想买一身给自家爱人。

但一张帕子三位数的价格让领导们很快清醒过来,算了算了,高攀不起。

这一晚白露身着汉服出席宴会的事情上了第二天的日报和广播,虽然只是很小的版面,由于白露在短期内上了好几次报纸,国内讨论度果然很高。

她穿的汉服也引起了不小的话题,虽然有一些老古板认为不妥,但更多人就像外交部的领导们一样,认为白露是为了把刺绣卖给外国人才特意穿了这样的衣服。

此时国内压抑了太久,穿了十年灰扑扑黑漆漆衣裳的年轻人们叛逆心最强,他们能接受泡面头喇叭裤迪斯科,自然也能接受汉服,有些家庭条件很好的年轻人,甚至已经找了裁缝询问,是否能定做白露这样的衣裳。

汉服这个概念,提前几十年进入了人民群众的视野,并且由于这个时候精神娱乐不多,日报和广播是大家关注国内大事的重要渠道,传播率竟然比后世还普遍。

这件事最高兴的莫过于各家刺绣的传承人和学校里教历史教文学的老师。

既然要谈刺绣贸易,那定然不可能只谈手帕包包这些小东西。

泽兰在得到白露的示意后,以最快的速度把各位大师傅们压箱底的宝贝找出来,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展会。

大到屏风壁画,小到团扇香包,山水花鸟鱼兽应有尽有,佩兰带了几个同校的同学过来,用流利的外语给大家介绍每一个图案的寓意,故事。

这一场展会成功到什么地步呢?展会结束的第二天,霜露集团旗下的兰绣坊便花钱在报纸和广播上发了招聘启事,招聘技艺熟练的绣娘,不分门派传承。

而泽兰师门的几位老师傅,正拿着莉莉丝母女的照片忙得不可开交。

突发奇想的莉莉丝在知道刺绣也能以真人入画后,花费巨资为她和她的母亲各自置定了一副等身人像刺绣。

仅仅这两个单子,就够兰秀坊忙活了,更别提大比订单货物,不招人怎么行。

而这个招聘通知,更坐实了白露穿汉服是为推行刺绣,之前对此有过不好言论的人被喜欢白露的人拿着报纸追,非要对方承认错误。

这会儿,别说白露穿汉服了,估计她就是真去戏剧学院借一套头面来穿上都不会有人说什么。

名人效应就是这样,只要你站得够高,同样的事便会有不同的说法。就像解放鞋,它是解放鞋的时候,人人嫌弃它土,但是当它摇身一变变成某大牌“新品”的时候,照样有人花着大把钱买来穿在身上。

白露决定,第二天的中医研讨会,她要趁热打铁再次穿汉服出席。

第143章 中医协会

中医研讨会,这是建国后的第一次,之前白露从张成达那里得知,大领导身边的医疗团队里有一位非常厉害的中医,建国前便是给领导们调理身体的。

这样的大夫绝对是顶尖的存在,而且因为他的特殊位置,也有一定的话语权,白露当时便动了心。

她拿到这位陈大夫的联系方式后和对方通信,幸运的是,陈大夫是位格局很大的大夫,白露的名声鹊起并未让他感觉到不适,反而感叹起了中医总算有了后起之秀。

在白露提议成立中医协会之后,陈大夫更是答应会通知他还能联系上的各家传承人。

这便是这一场中医研讨会的由来。

白露一开始便有心理准备,来的人不会太多。但没有想到,竟然只有数十位,且大部分是刚刚出师不久的年轻人,如陈大夫一样经验丰富的,仅有四位。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大夫,精神状况和身体情况都很差。因为他们是各杏林世家的传承人,扯上世家,就没有穷的。所以在座的,除了早年间和以前的领导是至交好友,早早在抗战时站了队捐献了大半家产支持革命的陈大夫外,其余世家从战争时期起便受到极大波折。

倭寇、土匪、军阀基本都祸害过他们,加上运动时期又受到波及,他们这些年着实过得艰难,以前庞大的家族没有了,就剩这么一点点血脉传承。但比起那些直接绝户了的,他们又幸运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