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315)+番外

作者: 容姝姑娘 阅读记录

眼下木年用了之后,虽然还是一脸病气起不来,但坐在轮椅上的她能骂人了。

“一个个的哭丧着脸做什么,你们放眼看看世界,有几个人能活到我这个岁数。我这是喜丧,等我死了,你们谁都不准哭,都不准穿白,要欢欢乐乐的送我走。”

整个木家堡安静下来,七八十岁的老人们都聚集在忠义堂听木年说话,木月一家和白露一家都陪在她身边。木年喜欢吃腊肉,尤其是青辣子炒火腿,在她晚年后,这些腌制食品白露做了严格的控制,但此刻,桌子上全是她爱吃的菜。

木年其实已经嚼不动了,哪怕这火腿提前煮软了才炒的。但她还是高高兴兴的含在嘴巴里尝味道,一边吃一边交代着后事。

其实也没什么可以交代的,二十年前、十年前、六年前,木年就交代过一次又一次,连寿衣都是她看着绣娘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棺木也是木多的大弟子用心打造的,每一样都符合她的喜好。她甚至连生基都立好了,就在木清夫妻的旁边,恢弘的大理石雕刻了花草鱼兽,两个镇墓兽还是她喜欢的老虎。

“多活了这么些年,看着我们国家在那些小鬼子跟前扬眉吐气,我这辈子啊,值了,到了底下也能跟那些后辈们交代了。”

想到刚刚结束的奥运会,木年嘴角泛起笑意,在和煦的夕阳里,她的笑意永远的定格在了脸上。

木月和薛承曦忍着悲痛,按照木年的意思,白喜事办得欢欢喜喜。来送木年的人非常多,且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在小时候接受过木家堡的庇护。

木家堡除了后山外的三个大门同时开放,凡是来送木年的,寨子里的人都招待了。

仅仅是小碗,木家堡就给出去两万多只,姚县这边有迷信的说法,说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白喜事上的碗拿回去有福气,家里但凡有九十以后才走的老人家,家属都会多买一些。

木年的去世大家非常伤心,但是木家堡与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

木月接替木年成了大当家,宁宁则成了小当家。她如今管着木家堡,比木月更出色,这和木月的教育脱不开关系。

木月是一个很开明的母亲,她对孩子经常有应必求,除了在宁宁的教育上。

安安学武是自己喜欢,宁宁则实必须,木家的绝学练起来非常辛苦,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并不是说着玩玩。楚席江万事依着木月,只在宁宁的教育上与她发生争执,她实在舍不得可爱的女儿受那样的罪。

但木月在这点上非常非常固执,楚席江管多了,她甚至会动鞭子。白露原本想劝劝,但私下里木月和她说:“露露,你看我们木家堡的女孩子,甚至姚县的女孩子,是不是比其他地方活得更肆意一些,就说我,当年和楚席江那档子事,愣是没一个人敢在我面前唧唧歪歪,这事儿被那些小娃子们在网上扒拉出来,人家是怎么说的,说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人家觉得我们这样很好,觉得木家堡的女孩子幸福。

那会儿我就觉得,我小时候吃过的所有苦,谈恋爱那会儿所有的委屈都值得了,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的底气,我不仅不能把它丢了,还要把她发扬下去,让更多的熊孩子知道,男人当家这事儿,不是什么天经地义,规矩都是人定出来的。”

白露后来便没在劝,熬过了最初的几年,宁宁倒是自己喜欢上了练武。尤其是在有一次去省城玩,帮着一个被家暴的阿姨把她男人打趴下被人家拍视频红了之后,小姑娘看着视频里的夸奖,高兴得大半夜的跟木桩人打了两个小时。

且因为各种网络的冲击,宁宁的思想比木清和木月更坚定,小姑娘大学是在木家堡上的,当时有不少男孩子追她,她便放下话来,不能来木家堡入赘的,不要说喜欢她。

她现在的丈夫是98年大水后木家堡学校接收过来的孤儿,小伙子各方面很出色,他在这里被照顾着长大,接受了木家堡独特的教育,两人过得很好。

不仅白露和木月喜欢宁宁这活泼肆意的样子,木家堡的村民们也喜欢。

木年对于木家堡是做了安排的。

前些年是国内暴发户最多的时候,当时不少人有钱了便变坏,吃喝嫖赌,然后又败光家业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木年和白露那个时候便对木家堡的股份分红做了规划。

木家堡那些无人居住的房子和最早木年给了白露,当时是工厂在这里,以防万一,后来工厂和寨子区分开来,白露便把寨子里的房子还给木月。但寨子外的工厂,是属于白露的。

如今山上的药材基地都换成了白氏集团的股份分红。木年把这些房子和股份都划归到木家堡集体里。

那会儿寨子里有816户人家,以后凡是这816户人家的子女婚配,无论男女,只要在寨子里居住,都能分到一套房子,但这套房子他们只拥有居住权,在分配的时候会签署一份协议,村民们不能拆建破坏木家堡的整体构造,因为如今的木家堡建筑群算是一个自然景点,只是不对外开放。如果以后房子不够住了,依旧是集体出资扩建。

这房子自然是不能出售的,一旦出售便会被集体收回来,但合约上也注明了,只要这户人家还有人在木家堡居住,房子便不能收回去。

至于分红,每一位木家堡的居民,每一个月都可以领到一份与白氏集团的员工平均工资对等的钱,剩下的钱则会投入到其他地方,比如医疗双报销,国家的医保报销后剩下的金额,会走这个账户再次报销,比如教育,孩子们在木家堡上学,从伙食费到校服等等费用都是走这笔钱,如果孩子比较优秀,能考进国外一些优秀的大学,他们也能公款去留学。比如生育,从怀孕开始,所有的产检费用、生产费用都是走这笔钱,并且在孩子三岁之前,每个月这个家庭都能领到一笔“月嫂”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