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33)+番外
另外两把和家里的这把,就是放热水的,如今酒精棉花都是紧缺物资,白露金针都是采用滚水煮消毒法,热水必不可少。
吃了饭,白露把东西搬上楼,姐妹两人便熄灯睡觉。
第二天是个阴天,一大早,木月就火急火了的上门了,不等白露去牵骡子,火急火了的就开口。
“白露,上次给我阿奶拿的那个药还有没有?”
作者有话说:
感谢大家的喜欢。
第20章 随你折腾
“大当家的药用完了吗?”虽然没下雨,但空气闷热,昨晚下半夜转凉,气候变化,有风湿骨痛的人群最是敏感。
前些天白露终于凑够了做去痹丸的药材,做了五瓶去痹丸,每瓶一百粒。除了去痹丸,她还做了一款膏药,两者同时进行,效果叠加。
祛风除湿的药做成药酒也很不错,不过现在正是国家困难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吃不饱。做药酒最好是黄酒,需要纯粮食酿造,高价收购自然是能收到的,但老百姓就必须节衣缩食。价格让人心动,他们必然会卖掉一部分,用来盖房子或者做其他事情。
现在不兴分家的状态下,节衣缩食首先的缩减的必然是做人媳妇的妇人和女童。木家堡和周围的几个寨子因为他们的民族传承,历来都是女性当家。受这些少数民族的影响,姚县这边的女人地位倒是比其他地方高那么一点,但也只是到了不会扔掉或者溺死女婴、少有明目张胆打媳妇的程度。
但在婆家讨生活的媳妇们日子依旧难熬得很,吃饭要紧着男人,尤其是肉类这些的菜,男人一顿吃不完,婆婆能做出放着下一顿给他们,媳妇半点尝不到的事情来。说得好听是要让干力气活的男人吃饱,可但凡在农村干过活计的都晓得,地里的活计,除了收种的时候犁田外,男人女人干活哪有那么大的差距,队上都是按着工分算的,满工分十个,也不是所有男人能拿,但每个村都有部分妇女一样能拿十公分。八公分是常态,拿了工分下工后,她们还得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孩子,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但就是这样,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妇女,还是享受着不平等的待遇,甚至有些家庭吃饭,饭菜上了桌,媳妇孩子都不敢动筷子,得等着当家人来分,分给你多少就只能吃多少。剩下的,哪怕菜碟子就在你跟前,你也不能夹一筷,否则就是没规矩,要挨打。哪怕几十年后,还有人为自己守规矩而沾沾自喜呢,真是可悲又可怜。
还是再等等,起码等国家有余粮了,再做药酒也是一样的。
“这几天我没去看,大当家他们怎么样了?”药是白露自己做的,寨子里的老人们相信她,愿意给她试药,白露也把他们放在心上,之前每天都会去给他们看看。
除了诊脉外,还要教陈业华按摩手法,他如今照顾的老人可不止是木康阿爷了,第一批试药的老人家们有八成都是战场上退下来的,当年风里来雨里去,风湿病老寒腿静脉栓塞差不多成了老兵们的标配,一到阴雨天,疼得这些枪林弹雨里闯出来的老人彻夜难眠。
中医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剂知二剂已”,意思是好的大夫看病开方子,一剂可起效两剂可见效。风湿骨病上更能显出。白露的药老人家们吃了不过小半晌,便能感觉到平时冰冷的身体发热,尤其贴药膏的地方,止痛那是立竿见影的。
但风湿骨痛本就难以根治,疗程特别长,药吃下去有效果又做不到一点感觉都没有。按摩的好处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来,沈白露传授给陈业华的这套手法,散瘀止痛还能助眠,每天按一按,终于让这些老人家晚上能睡个安慰觉,这睡眠一好,人就精神起来,形成了良好的循环。想到这些阿爷阿奶的现状,木月笑得眉眼弯弯
“好得很,你是不晓得,现在陈业华可受欢迎了,就昨天,我阿奶还破天荒的给他留饭了。”
“那可真不容易,我都没这待遇呢。”白露开玩笑道。
“切,说得好听,是谁一到饭点就跑,指望我不知道你嫌弃我做饭不好呢?”
白露笑笑没说话,那是普通的不好吃吗?那简直就是受罪!木月做饭永远就一个做法,肉也好菜也好,全部切碎和粮食炖煮,再烤块肉,天天年年这样吃,看着都可怕。她是又多想不开才放着白霜有菜有汤、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不吃去和木月将就。
“白露,寨子里的爷奶们让我问问你,这药对外是怎么个章程?他们想给战友和姻亲换一些。”
这是超出了预料啊!
白露当初的想法是,先给寨子里的老人用,然后由他们跟周围几个村子的亲戚朋友推广,她的药效果摆在这里,这样人推人的推出去,不用多久,姚县这边都能知道木家堡大队这边开了个制药作坊。再慢慢的对外扩展,反正离改革开放还有好多年呢,有的是时间打招牌。却没想到爷奶吗们竟然想给战友寄!要知道这样做这些爷奶们可是担着风险的啊,退役的还好说,如果是没退的,军队里出入的东西审查严格,他们寄过去便是担了风险,一旦这药有什么问题,他们也是会被牵连的。
白露没想到这些老人能做到这一步。这简直就是一步到位啊!其实这完全是白露想多了,老人家的想法没那么复杂,东西他们用了,觉得用得好,自然就想起了那些老伙计。至于其他的,他们活了这么大岁数,不至于看不清一个小娃子。
十个老兵九个风湿病,而且这个年纪的老兵们,要么就是退役在家多年,要么就是有所建树。但凡能推到一个在部队里有职权的老兵跟前,那木家堡的这个膏药就不用愁销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