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82)+番外
“那真是太好了,沈白露同志是位非常热心好相处的同志,我们请她帮忙跟木家堡大队说说,陈可姐利索认真,他们那边应该能接收。”黄安安开心的道,其他人却没有那么乐观,看着躲在屋子里的人,想着她的性格和面对的处境,心里都不好受。
三里大队看着是一个正常的大队,和当初廖芳说的一样,大队长赵龙为人正直,在这里你只要好好干活就行。只是两任队长都是工作狂,天天带头搞生产,底下的村民们干活也一个赛一个勤奋。三里大队有个采石场,县城周围盖房子的人家都会来这里买石头,村民们干完了农活还要干采石头的活,一年到头没个得闲的时候。好处是这个大队比其他大队富裕,是周围大队姑娘们嫁人的首选。但隐患也有,如今大家都困难,舍不得吃好喝好,饭食没有油水再玩命的干活,不少村民都出现了身体亏损,留下了暗伤。
大队给白露安排的临时诊室就在办公处附近,一连接诊了十几个同样情况的病人后,白露便叫木雄去把赵龙从地里找回来。
赵龙刚回来的时候还以为白露有什么急事,晓得白露竟然是叫他在旁边听村民病情,他非常不高兴,他一个种地的,看病这事半点不通,在这看着又有什么用。不过白露到底是木家堡大队来的,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嘛,少不得要给她点面子,倒也老老实实坐在旁边听着。可这一听,就听出问题来。
“怎么这么多人身体都有问题。”刚刚看病的这几个,才三十来岁吧,竟然就落下了腰伤这样严重的病。赵龙和他们同龄,他倒没有腰伤,却晓得腰伤的厉害,上一任队长是他亲叔,前几年开始一年有大半时间都腰痛,阴雨天疼得起不来床,才五十来岁的人,如今竟然就干不了重活了。
“常年干身体负担不了的重活,又得不到好的休息,也补充不到营养,身体不出问题才怪。”白露语气有些不好,当医生的最见不得病人不爱惜身体,但她也知道这怪不得赵龙,国家现在难,大环境就是这样,三里大队村民们还只是留下暗伤,在全国各地搞建设的,不知道多少无名英雄累死在岗位上。正是因为有这些英雄的付出,才有几十年后的好日子过。
赵龙和前任队长的初衷只是想要三里大队富裕起来。
赵龙沉默下来,他开始想这些年村里生病和去世的老人,不算不知道,这一算,那些寿数没有超过六十的老人,的确不少到了晚年都是这里疼那里痛,腰伤的最多。不仅仅是采石场干活的男人,女人们也一样,男人去采石场干活,田地里的重活便是女人撑着,就连犁地这样的,也是媳妇子们在干。
赵龙使劲搓搓脸,感到迷茫,难道说他和小叔一直以来的坚持错了吗?他们村的确比其他村过得好,整个姚县就他们村的大瓦房最多,工分最高也是他们,骡子数量仅次于木家堡,但他们有自行车!连县城周围的几个大队都羡慕呢。可如果这是拿乡亲们的身体甚至寿数来换的,那值得吗?三里大队是最先个木家堡签订购药合同的,他当时甚至都没怎么讲价,不就是因为木家堡的那个去痹丸流传到队里以后,村民们都说好用,一提要集体购买,人人都支持吗?
“沈医生,那你看这怎么办,这些病了的......”
“腰痛去痹丸也能用,出现了亏空的可以吃养身丸,平时饭食也要跟得上,多注意补钙。这点你要和村民们说,身体是自己的,挣了钱别总惦记着大瓦房自行车,肉难买就多吃点鸡蛋和鱼。平时干活不是说完全不能干,但要有个度,感觉累极了的时候就好好休息,千万别想撑着一口气也能干完。今天撑一口气明天撑一口气,那身体能好得了吗?按说这些道理应该大家都明白啊,哪里用我们医生来说。”
腰痛就难治了,再加上骨质疏松,这些人老人不后悔才怪。
赵龙苦笑,哪里不明白呢,以前村里人虽然勤奋,却也没这么疯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的呢?好像是第一家盖了大瓦房后吧。那户人家是整个大队他最讨厌的人家,因为他家爱惹事。奈何儿子多家族大,性格虽然讨厌但吃得了苦,家里富裕。偏偏娶的媳妇也不是什么好性子,平日里掐尖要强惯了,和不少人都有矛盾。自从他家盖了房子之后,每次吵架就奚落人家没房子。次数多了谁受得了,大家都憋着一口气硬干,有了大瓦房又想着自行车,攀比之风越来越严重,为了这些东西每天累死累活,下工的时间越来越晚。明明挣的钱不少,但为了这些东西,家里别说补身子了,节衣缩食,有几个鸡蛋都赶紧拿去卖了。
可身体是自己的啊,病了疼了受不了,花钱买药的时候倒是大方了,这简直是自作孽。赵龙越想越不得劲,整个人都阴郁了不少。
“先看病吧,严重的那些除了去痹丸外还得用其他的药,我开好方子到时候你们自己去木家堡取。”
赵龙哪有不应的,生怕病人多白露嫌辛苦不干了,还派了两个小子来给白露使唤,饭菜也做得丰盛。整整四天时间,白露都在看病,三里大队的劳动力和老人基本都来了一圈。好在大队离县城近,严重的病症家里都送医院去了,不用白露来处理。
看完了村民们,最后才是知青,几个月不见,廖芳几人黑了不止一个度,天知道她第一天来看得时候,瞧着坐在那里白的发光的沈白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沈白露太忙了,他们便没有过来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