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满城(139)

作者: 闲闲万春 阅读记录

齐天扬一早就赶到了万寿山,齐母正在丫鬟的服侍下吃早膳,看到他不免惊讶:“你今日没去大理寺吗?要来接我也不用这么早,等下我还要和杨夫人一道去梅园呢。”

齐天扬接过丫鬟递来的热茶啜了口:“近日大理寺不忙,今日就向王大人告了假。梅园儿子还未去过,也想去看看。”

齐母狐疑地看他:“都是女眷,你去会不会不太好?”

齐天扬握紧手里的茶杯:“您放心,儿子只是去看梅花的,拜见长公主后就避着女眷往人少的地方走,不会冲撞的。”见他坚持,齐母也不好再说什么。

荣茵带着琴书一路向宫人打听,终于在一炷香后找到了离台。琴书双手抱臂:“夫人,梅园那么大,您为什么偏偏要来这儿?一个人都没有,怪吓人的。”

离台底部是用石砖垒起的基座,有一人多高,东西两端有台阶可登,平台上则是一个六角凉亭。虽是凉亭,不过四面已经被封住了,只在东面留了扇门。

“人少的地方看得更清楚些。”荣茵拾阶而上,并没有告诉琴书实话。

传言梅园是前朝王爷为了求娶王妃才修建的,一开始园中除了梅树就只有离台,二人在此定情。后来王妃去世,王爷思念入骨,在此处殉了情。时日一长不知从哪儿传出了离台闹鬼的言论,说得有鼻子有眼,梅园渐渐的就无人敢来。直到后来江南儒商买下梅园,找来大师做法把凉亭封了,后又将整个园子翻新一遍,流言才散去,不过至今离台还是没有人愿意来。

荣茵登上离台,这里的视野很宽阔,能将梅园的大半美景尽收眼底,甚至还能看到下山的路。荣茵看了片刻,朝凉亭走去,听说月圆夜就是在这里看到了王爷和王妃的鬼魂,一人抚琴一人翩翩起舞。她放轻脚步,透过海棠纹的窗棂,惊讶的发现里面站着一个人影。

走到敞开的门扇前,背对着的人影转过身来,荣茵就看到齐天扬勾起唇角,眼神温柔缱绻:“阿茵,我就知道你会来这里。”

庆芳楼的夫人太太越聚越多,长公主见状叫人把自己珍藏的茶叶拿出来:“今早宫人新收了梅上雪,用来煮君山银针正好,各位夫人也一起尝尝。”

宫女手脚麻利地燃了风炉,待雪水二沸时,用竹夹搅动投茶,茶香四溢。裴老夫人端着茶碗搁在鼻下深深嗅了,赞叹道:“君山银针清香高长,红梅幽雅神韵,二者搭配在一起……此物只应天上有啊!”

茶汤甫一入口,顿觉神清气爽,只觉浑身经脉都被打通,陆老夫人也忍不住道:“托公主的福,让老身也能品到这等人间绝味。”

其余人也纷纷开口附和。这时有宫女进来禀报:“公主,陆阁老来了。”

第84章 梅园梅园

午时刚过,陆听澜赶到温泉庄子,径直入了“曲水兰亭”,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料想荣茵应是在房里歇晌,推门入内,榻上却空无一人。他想了想,又朝正房后的“兰汤”走去,穿过黄花梨花鸟十二扇的折屏,一条杏色襦裙被随意搭在架子上,却不见它的主人。

琴画在用笊篱打捞池子里的落梅,忽见七老爷踏步进来,急忙行礼问安。

“夫人呢?”

……

宫女话音刚落,陆听澜就走了进来,他身为内阁阁老,户部尚书,又是出了名的雍容儒雅,屋子里瞬间安静了,女眷都停止了说话,暗自小心地打量他。

他心里浮起了淡淡的不适,向长公主行礼后就走到了陆老夫人身边。

陆老夫人笑道:“你不是要明日才来嘛,怎么今儿就过来了?”

“事情忙完就来了。”陆听澜不着痕迹看了一圈,还是没有发现荣茵的身影,于是问道:“母亲,阿茵逛园子去了?”

陆老夫人揶揄地看他:“这才分开几天……”摇摇头又道:“一早就去游园了,你难得有时间,也去看看,都说今年的梅花开得好。”

杨莺时躲在树后亲眼看到荣茵进了凉亭,外面站着小厮昌吉,里面的人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她紧张地一把抓住绿荷的手,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她才说等,机会竟就来了!绿荷比她镇定,急得催促:“小姐,您快去把陆老夫人叫来,当众抓她们个现行,等荣茵被休弃,您还愁嫁不了陆大人嘛!”

杨莺时激动地点头,让绿荷守在原地,自己则一溜烟跑回庆芳楼。一路上脑子里都在想着如何才能说服陆老夫人及长公主一群人相信她的话,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荣茵今日过后就会身败名裂,再也没有脸面待在陆府了,到时候她就会成为新的七夫人。

她跑到院门,迎面撞上了告退出来的陆听澜,心里更是兴奋得不行,连老天爷都在帮她,竟让七爷这时候来了!她心里一顿,改变了主意。

其实在她第一天见到齐天扬护送齐夫人来万寿山时,心里就有了一个预想,齐天扬是一定会来见荣茵的!所以之前长公主让众人自行去游园时,她就拉着绿荷一直悄悄跟在荣茵的后面。事实也如她想的那样,荣茵果真在和齐天扬幽会,还选了那么偏僻的地方。

她当场就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让陆老夫人带着众人亲眼目睹两人的不知廉耻,然后将荣茵赶出陆府,不过现在她却觉得这样会连累自己。这件事丢的是陆府的颜面,七爷休了荣茵,恐怕陆老夫人心里也会责怪自己将事情闹大,使陆府蒙羞,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到时候她也讨不了好。

反正她的目的只是让荣茵被休,既如此,让七爷一个人去也会是同样的结果,说不定七爷过后还会觉得她识大体,更高看她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