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满城(96)

作者: 闲闲万春 阅读记录

最后是五夫人张潇,荣茵朝她行了一礼:“五嫂。”张潇心底五味杂陈,看着这个她原先十分瞧不上的人,本来要嫁给自己的弟弟又成了她的妯娌,如今穿着大红洒金百蝶花遍地褙子,头上插了嵌宝凤邀花簪,通身的气派。嫁给陆听澜自然是不一样了,穿得戴的样样精贵,以后自己对她也要客客气气的了。

想到阿弟因不能娶她伤心难过买醉的模样,而她转过身就能与陆听澜定亲,张潇更是看她不满,勉力唤了声“弟妹”,从丫鬟手里接过见面礼递给她就不再言语。张潇知道那两房的人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刚才陈氏和赵氏话里话外不就夹枪带棒地阴阳她之前嫌弃荣茵的事,可她就是笑不出来,装也装不出。

荣茵也不在意张潇的冷淡,以后关了院门各过各的日子,能打交道的地方也不多。

接下来是各房的小辈们,二房有三子一女,俱都成亲了,长子陆文懿也就是欢哥儿的父亲,二子是庶出,媳妇肚子里的孩子还有四个月就要出世了。三子去年腊月才成的亲,小女儿前年就嫁到真定去了。三房最大的是个女孩也早就成亲了,男孩大的才十五岁,在国子监读书,庶出的还有两个小公子则在族学里读书。五房的陆听潭没有纳妾,膝下只有张潇所出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少爷,都还小。

陆听澜在陆家的地位很高,他们也自知分寸,更何况认亲这种事陆听澜都不放心地陪着,可见他对荣茵的看重。他们更是不敢有半点瞧不上荣茵的意思,恭敬的行礼,接了见面礼再恭敬地道谢,言行谨慎。

[1]徐熥,明,字惟和,《逢雪宿华严阁》。

[2]苏轼,北宋,字子瞻,《和子由渑池怀旧》。

第58章 认亲认亲

说话间丫鬟送茶水点心进来,其中有盘蜜乳糕是欢哥儿的最爱,放到了荣茵和陆听澜中间的高几上,他见了便要去拿。欢哥儿已经一岁八个月了,才学会走路,摇摇晃晃地走到荣茵面前,左手攀着她的膝盖,右手指向高几:“要,要糕

糕。”

欢哥儿长得瓷实,荣茵双手抱起他,便没有手去拿蜜乳糕了,低声和陆听澜说:“七爷,您给欢哥儿拿一块。”

荣茵侧过脸,阳光刚好照进来,细小的绒毛在阳光里像在她的脸上洒了一层柔光,雾蒙蒙的,生嫩又迷人。她其实也还小呢,陆听澜心底发软,拿起一块蜜乳糕掰成了两半,一半递给欢哥儿,一半借着袖子的遮掩放到了荣茵嘴里,也学着她低声说:“你也是小孩子,尝尝。”

荣茵瞪大眼睛,往周围瞟了一眼,生怕旁人看出什么,慢慢的嚼了。陆老夫人无意瞥见,一时也感慨不已,对荣茵的最后一丝芥蒂也没有了,儿子总算有人情味了,不再像以前似的只知道忙于朝事,现在就只盼着荣茵赶紧生个大胖小子,那就是真的圆满了。

花厅里还摆了十几桌席面,陆府旁支亲近些的都还没走,陆老夫人等下还要带着荣茵去认人,陆听澜就先去前院招待昨夜醉酒宿在西厢房的成国公世子和冯征明。

她把荣茵拉到身边坐下:“我听说你陪嫁的人里边没有管事妈妈,就把陈妈妈派给了你,她以前就是帮老七照看踏雪居的,为人也踏实能干。你看得上就用,若觉着她哪里不好就撵回松香院来。”

荣茵嫁进来为人诟病的不止是她与小将军订过亲的事,还有她的陪嫁。她的嫁妆如何镇国公府的人不在乎,陆府家底深厚,

不在乎那点嫁妆,可是她陪嫁的人里边儿居然没有一个管事妈妈。而荣府竟然也没有人觉得不对劲,要么就是不懂规矩,要么就是不在乎这个女儿,无论哪种情况,都叫人找到机会看轻了她。

荣茵心底明白,陆老夫人是真心为她着想,又怎么可能撵人回去,笑着回:“母亲放心,陈妈妈我用着喜欢的。”

这时裴老夫人携着儿媳过来了,一同的还有冯征明的夫人江氏,陆老夫人又为她引见。裴老夫人之前定亲时就见过荣茵,十分喜欢她安静的性子,对着陆老夫人道:“老姐儿,我替你做的这桩媒怎么样?”

陆老夫人将她迎过去坐在了上座:“那是没话说,得给您包个大红封。”

江氏是个泼辣的性子,自来熟地挽着荣茵:“昨晚撒帐我也在呢,第一次见陆阁老心疼人,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日后得闲了来找我说说话,大家都在兴化寺胡同里住,近着呢。”

荣茵笑着应是,众人又说笑了一阵才往花厅去。

陆家祖上为江东大族,早些年虽然分了家,但关系仍然紧密,旁支就来了近百人。等认完亲,陆老夫人乏的不行,让荣茵先回院子休息,晚上的请安也免了。

荣茵也累了,昨晚就没睡好,今日又一直紧绷着精神,回到踏雪居歪在小榻上就不想动。琴心则带着琴书和琴棋把荣茵日常要用的东西都整理出来归置到了新房里。

太阳西斜,荣茵也歇得差不多了,早上陆听澜带她逛园子时她就已经看好了带过来的花要放在哪里,等仆妇将花全都搬过来后便指挥琴书和琴画在院子里摆放。

“马上就是秋天了,山茶花要放到光照充足的地方,那几盆菊花就放到东边的墙角下,蝴蝶兰放到卧房里的圆桌上……”

荣茵正指点着,就见陆随搬了个箱笼进来,几步走到她的面前行礼:“仙姑,不对,是夫人。”

荣茵噗呲一笑,问他:“你扛着箱笼要做什么呢?”

陆随挠挠头,憨憨地笑了:“七爷叫小的收拾了他一些常用的衣物,叫夫人看着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