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山死了[娱乐圈](100)
乔云忻一怔,片刻后意识到之前自己和季沧溟的聊天内容被这人听到了。
他笑了起来,却没有应下:“你为什么不自己去呢?”
乔云忻的眼睛里带着笑:“如果不是作为想拜师的天赋卓绝的孩子,而是作为想和他交流的、已经成为一流小提琴家的晚辈,我想他不会拒绝你的。”
乔云忻说完,背对着他招了招手,非常洒脱地上了车,全不在意身后的人是如何怔愣。
季沧溟一直控制着自己的表情,等到车辆启动,将庄园抛在车后,他才没有放弃控制,笑意完全挂在了脸上。
乔云忻没有找他算账,因为他自己笑得更夸张。
被伯恩装了一下午,他总算装回来了!虽然对方不是故意他是故意,但不重要!这种事情他可不能输!
“正事结束,我们明天继续逛?”给今天的行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后,乔云忻心满意足地看向季沧溟,规划起了明天的。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季沧溟思考几秒,摇了摇头:“你明天在酒店休息吧,我有点事要处理。”
第71章
乔云忻并不是一个好奇心旺盛的人, 不仅不旺盛,他甚至可以说没什么好奇心——他本人就习惯伪装,特别能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的这种事,既然理解, 对于很多事情, 何必刨根问底呢?
正因为此, 乔云忻一开始并没有多想, 他只是随口问了季沧溟什么事,不曾想对方回他的居然是“有点私事”。
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 乔云忻睁大了眼, 完全没有压下自己的惊讶之情:私事?这人还有私事呢?
惊讶之后, 乔云忻总觉得这个疑惑好像前不久也出现过,但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来着……乔云忻一时间想不起来, 干脆看向季沧溟等他的答案。
结果季沧溟是看懂了他的惊讶, 但并没有解释的意思, 这令乔云忻顾不上思索上一个问题, 而是难得的生出了些许好奇心。
不过他并没有往季沧溟私会他人的方向想,毕竟人在有了伴侣的情况下出轨, 要么是因为长相,要么是因为志趣相投自认为和第三者更有话说, 要么就是单纯寻求刺激。
长相呢, 自己还是挺不错的, 志趣相投呢, 要找到差不多同龄还能被季沧溟看得上眼的,难度好像比前一个更高点,寻求刺激呢,他建议那个家伙再把自己扔大海里泡一泡, 他感觉会更加刺激。
三个原因都不成立,那就不可能是私会他人了。
乔云忻做出了这个结论,并忽略了他们两个并不是伴侣这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他觉得不是私会的话,还是要控制一下自己好奇心的,毕竟人都有秘密。
抱着这个念头,乔云忻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他在酒店休息,向蒙格利请教新感悟导致的新困惑,在季沧溟回来后听对方说了 “钓鱼”进程有了极大的进展,他们需要提前回国……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一切都很正常,偏偏下飞机的时候,季沧溟又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是谢迁铎打来的,只是寻常普通的朋友聊天,不过在聊到那天行程的时候,季沧溟采用了一模一样的措辞——“去处理了点私事”。
对于这个回答,谢迁铎并没有什么反应,但乔云忻的注意力再一次被引回来,原来只是“些许”的好奇心,变成了“浓烈”的好奇心。
这是干了什么?自己不能说,谢迁铎这种损友也不能说?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乔云忻明白,这个问题是问不出答案了,他也没问,只是观察。
这一观察,还真观察出了一个异常:季沧溟回家的时间晚了。
本来嘛,集团董事长,又在“钓鱼”的关键节点,回家晚也很合理,但落在季沧溟身上,就是哪哪都不对劲——用被工作困扰这种理由,也太低级太影响“钓鱼”了,实在不合情理。
乔云忻严肃地分析着,准备在手机新建一个备忘录,用于记录季沧溟回家的时间,不曾想还没付诸行动,在遥远的异国发生了一件事:伯恩在一个视频中提及了他。
和他相似,伯恩并没有进入娱乐圈,哪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关注度极高,但伯恩不算完全的公众人物,记者也不会像对待明星一样对他过于的围追堵截。
那天记者的目标也不是他,而是和他同行的一位知名演员,对方身上刚刚发生了极具采访价值的事情,一群记者蹲点,在发现时机合适后,一拥而上采访对方。
其中一名记者的速度慢了点,没抢到好位置,眼看着出不了什么好的采访,又看到伯恩静立一旁,职业病发作,问对方“知不知道遥远的东方国度,有一名和你年纪差不多的小提琴手”。
那名记者问完就有点后悔了,毕竟伯恩这个人几乎不在约好的采访之外回答任何问题,自己问了多费口舌不说,还会给对方带来不好的印象。
她正准备道歉,结果伯恩居然应了:“嗯,我知道。”
这个回答很简略,放在别人身上非常寻常,当年这个人是伯恩啊!不仅提问的记者精神一振,另外几个没抢到隔壁的最佳位置、正准备伺机而动的记者也精神一振,迅速改变了目标。
不过对象是伯恩,他们不敢太放肆,最终还是第一名记者问了下去:“伯恩先生,请问你听过他的小提琴吗?对他的小提琴是什么印象呢?还有据说蒙格利大师特地飞去参加他的首场演奏会这件事,你又怎么看?”
这是一串中规中矩的问题,重点在第二句和第三句。
但就像谁都没想到伯恩会回答记者一样,也没想到他给出的答案是:“他的小提琴很厉害,我从他身上获得了一些启发,我也……感谢他在蒙格利大师问题上对我的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