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漫同人)i人能和哒宰恋爱吗(108)

作者: 黄金一两 阅读记录

我伸手压了压。

然后太宰治就像小猫睡醒时摇头晃脑地起来,负气说:“雪纪的本事比真正的明星还大呢,从演技到应付酒局都是。”

“雪纪。”

太宰治拿走我的披萨,另一只手又扣上了我的脉搏。人潮拥挤的站台,我不忍心甩开太宰治,搞得我俩好像闹分手似的。

糟糕,被吃定了。

显然太宰治充分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能在密室,不能在无光的环境中,所以他选择了大白天,人流最多的地点,在我耳边窃窃私语,躲都躲不掉。

“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

“什么?”

太宰治呼气如兰,他孩子气地买了蜂蜜味的牙膏,出门时也带着,甜滋滋的味道钻进我的耳朵。

“小雪纪和我相遇的十四岁,并不是指这具身体的十四岁,而是世界上有另一个森雪纪遇见了太宰治,她回到了她的时空中,长大后成为一位大明星。”

“至于理由……[让我喜欢的人看到我],这是雪纪说过的话。”

从始至终,他的手指死死捏着我的脉搏,一点风吹草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下。

半响。

“你心乱了。”太宰治举着我的手挥了挥,得意洋洋。

“你心乱了,你骗不了我,我猜中了对吗。”

我:……

对了一点点。

不用我承认或否定,下意识的反应足以让太宰治变相的解开心结,他自顾自地高兴,眉眼弯弯。

“雪纪,真笨啊。”

太宰治大笑着拥抱住森雪纪,这是从未有过的失态。仿佛跨过漫长的时光,十四岁的太宰治补给十四岁的森雪纪一个拥抱。

“大笨蛋。”

他说。

我沉默地听着。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我名为太宰治的溪流里绊倒的次数都能洗个澡了。

不差这一回。我安慰自己,心安理得的享受他的拥抱。

直到闪光灯再次差点晃瞎我俩的眼睛。

我和太宰治一脸黑线地看着立花源也导演和另一个举着摄像机的男人对着摄像机哦哦哦的叫起来,“这张情侣照太完美了,等我洗出来送给你俩当新婚礼!”

“对了,你们俩和我们一起去见藤原千代子老师吧,夕闻老师不也是千代子老师的影迷吗。”

立花源也兴冲冲地问。

然后跟随立花源也见到千代子老师的我们才知道,藤原千代子也是位异能者。

她的异能和记忆有关。

太宰治…会看到我的记忆吗。

第58章 看到i人的记忆

看到i人的记忆

*

不知道国木田君看到太宰治抵达镰仓,在镰仓高校前打卡照片的推特后会不会气到爆炸。

镰仓的海边没有横滨港口朝夕不停来往的货船,连海浪似乎都更小些,乘坐著名的江之电绿色电车前往江之岛,我和太宰治同时发出了没见识地“哇哦”。

“真美啊。”太宰治轻声说。

我没有回答,看着太宰治的侧脸铅笔不停地在立起的记事本上划动。

“你在干什么?”太宰治好奇地拿起我的记事本一看,“你会画画?”

上面画的正是太宰治脸贴上电车玻璃,望着海水的画面。

青年在画里只露出一个后脑勺,原来他把自己俊秀的脸蛋贴饼似的粘在车窗上,眼中是简单的欣喜。

“只是学了一点而已。”我有点不好意思。

我在札幌念书时有一位好心人曾资助过我,他即会画画又能写文章,我和他学过一点素描,但画得不好,被琴酒嘲笑过。

说起来昨天我还特地发信息告诉琴酒,他的酒厂同事被我打成残废送给公安了,不用谢我。

显示已读不回。

一直是这样的,从孤儿院就是,他看不顺眼不愿出头的事我去交涉,明明我俩都是话不多的人,但谁让我认识琴酒时他还是个小屁孩呢,我总有种自己是大姐姐的错觉,抢着把事情做完了。

组织boss以为琴酒无处可去,大发慈悲地收留了他,让他成为组织的鹰犬,却不知道我的存在。

有我在,有那座公寓在,琴酒在这个世界就有了归处。

可我也想有个归处,我想让太宰治成为那个人。

太宰治还在看那副画,“很好看。”他说,然后突然把纸撕了下来。

“这张画被我收藏了。雪纪侵/犯了我的肖像权,将功补过以后要给我画好多张画。”

“诶,别呀。”我来不及阻止,太宰治已经把纸从记事本上撕去,只能悻悻道:“算了,好吧。”

“嗯?这后面写字了?”

画的背面有一行小字,但又被人用圆珠笔划掉。

“没什么,是我随便写的,这不是找灵感呢么。”

“到底写了什么。”太宰治逼问,他的掌控欲正在蠢蠢欲动。

我想了想,说:“好吧,我写的是:与治君东京镰仓一行,用时三日哄治君消气,以此为念。”

……

太宰治绷着脸,把画纸折叠后揣进风衣的内衬口袋,继续看外面的风景。

但我明显感觉到他周围的温度升高了,是太宰牌热水壶在咕嘟咕嘟的烧水冒热气。

真可爱啊。

我们一行人坐在第一节车厢,立花导演正在口若悬河地向同行的摄影师井田恭二讲述藤原千代子的传奇一生,井田先生听得耳根子起茧,双目无神,“到底什么时候才到江之岛啊。”

抵达江之岛后,避开游客景点,立花导演领着我们一头往山里走。

山间小路时断时续,要不是太宰治在我们差点迷失了方向,满眼的绿意已经不是风景了,井田先生走在最后面,背着笨重的摄像机气喘吁吁地喊:“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千代子老师的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