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懿同人)综影视:清宫太后日常(167)

作者: 栀虞1014 阅读记录

真是没用!哪里比得上哀家,想当年哀家联合宁嫔,直接就给皇上送到了黄泉。”

宜修:“......本宫后悔了还不行吗?”

胖橘又怒了一下:“都闭嘴!!!”

“嘁——”华妃对着胖橘翻了个白眼,又道:“皇后你这老妇,死到这儿了,才算有点子骨气!

要是本宫回到当年,本宫一定一刀割了那贱人的喉!”

那贱人说的就是胖橘,胖橘不自觉的缩了缩的脖子,躲到齐月宾身后。

齐月宾笑着移了移身子,将胖橘暴露出来。

胖橘好似被辜负:“月宾,你怎能如此?”

齐月宾:“我能!”

【柔则进宫探望怀孕的妹妹宜修,路过倚梅园,兴之所至,跳了一曲惊鸿舞,美轮美奂。胤禛和柔则凭此舞定情。】

胖橘痴迷脸:“柔则,宛宛,你跳的惊鸿舞,世间无人能及,也就嬛嬛当年,也只有你的三分真意。”

柔则泪盈于睫:“四郎,四郎,自宛宛去后,你便有了代替宛宛的人了吗?宛宛不要,宛宛要做四郎独一无二的爱妻。”

“宛宛,你就是朕唯一的妻。”胖橘作势揽住柔则的身子,忘记两两人实际上只是个灵魂体,两道身影交叉,也没抱住。

华妃:“贱人就是矫情!”

甄嬛:“哼——哀家才不会为了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费时间,费心力。哀家只惦记着允礼。”

沈眉庄:“皇上真的是好薄情啊!”

众妃:这老登,装什么深情的样子!见一个爱一个的老东西!你会有报应的!

【德妃看着跪在下首的胤禛,面无表情问道:“胤禛你刚说什么,额娘没听清楚。”

胤禛:“儿臣对乌拉那拉家的大小姐一见钟情,想娶她做嫡福晋。”

德妃暴怒:“来人,取条凳和藤条来。”】

接下来众人就看见一向以温柔面目示人的德妃娘娘换了花盆底,开始暴力输出,藤条甩得那叫一个“啪啪”作响,直打得胤禛的臀部渗出血来。

众人爽了:该!遭报应了吧!

华妃用年羹尧用来的阴界玉轮滚着自己的美脸:“哎呀,这点藤条算什么?

要本宫说,就得一丈红才好呢,也能用这贱人的血,为宫中的枫叶积点颜色!”

此时的胖橘忍不住脚趾扣地,尴尬,太尴尬了,当着他这么多女人的面,播放皇额娘揍他屁股的画面。

虽然他本身没有这样的遭遇吧,可是灵魂体的胖橘还是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柔则脑中无数个问号:“姑母不是一直都支持宛宛和四郎在一起吗?怎得还要打四郎?”

聪明脑袋渐渐回归的甄嬛抽着水烟,十分‘好心’的回答这个问题:“你没听见德妃娘娘怎么称呼你吗?人家娘娘称你为乌拉那拉大小姐。

切~你是乌拉那拉氏,德妃娘娘是乌雅氏。在画中世界,人家和你也没有姑侄关系啊!”

柔则有点慌,姑母要是不支持,那她和四郎还能在一起吗?

不过很快,她就知道后续了。

【康熙爷下了命令:“乌拉那拉氏......为四阿哥身边最低等的侍妾,永不得晋位,永不得上玉牒。”】

胖橘:嗯?

柔则:啊?

众妃:哦~

宜修:大快人心!

齐月宾:那我以后还会去找柔则学琵琶吗?

【宜修艰难产下小阿哥,因为小阿哥胎中不足,生下来就体弱。

德妃娘娘罚了柔则跪经、茹素、刺绣,还将齐氏和喜塔腊氏送入胖橘府上分柔则的宠。】

柔则泪水连连:姑母啊~您怎么能这样......

胖橘倒是还好,反正女子不都喜欢礼佛刺绣吗?宛宛心灵手巧,这些对她来说都是小事儿。

还有,皇额娘竟然将喜塔腊氏赐了下来,喜塔腊氏可是外包衣,家族势力可不是李氏(齐妃)可比的。

等以后,夺嫡的希望又增加了一分。我胖橘,就是要坐在皇位上看烟火!

众人:噗哈哈哈哈——

宜修:我的好姑母,还得是您才能为侄女做主啊!若是下辈子您能这么罚柔则,侄女一定会好好孝顺你,多打几个胎的!

角落里的齐月宾:本宫终于进府了,老天保佑,希望这个世界的我,能生下一个自己的孩子吧!

第66章 德妃乌雅氏(观影体4)

【胤禛胤祾两兄弟分别掌管正红旗大营、正白旗大营,跟着康熙也参加了三征噶尔丹之战。】

众女:怎的?怎的这个世界的胖橘跟亲弟长得不像啊!这武力值也差的忒远啊!

胖橘个不高,体积不小,射箭也就是个四力半。

这样的能让他上战场吗?齐月宾很害怕胖橘一去不回,她可还没有生孩子呢!

众女继续感叹:哎呀,六阿哥的长相一定是随了娘娘,真俊啊!个儿又高又挺拔,看着他身上的腱子肉,啧——怎的身子就软了呢!一定是当年的胖橘体力太差了,满足不了大家,大家这才变得如此“如狼似虎”的!

前世大家怎么就都瞎了眼,一心挂念着胖橘呢!那张老橘子皮的脸,真真是看够了!

特别是齐妃,她可是被胖橘明明白白的嫌弃过,此时直接贴脸嘲讽:“哎呀,我说皇上,您看见六阿哥的长相了没?

你们两个站在一块儿,人家比你高一个头啊!

要臣妾说,弘时一定是随了叔叔,才能长成紫禁城巨人的!”

“李氏你胡说什么?朕亲身经历的那一世,根本就没有胤祾这个弟弟!弘时也没有胤祾这个叔叔。”

胖橘习惯性的想将手里的佛珠甩出去表达自己的愤怒,甩了一下,发现手上什么都没有,尴尬的将小胖手收回袖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