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同人)综影视:清宫太后日常(68)
抱着仅剩的一丝希望,如懿问道:“李玉,皇上和嫔妃们都到了,那太后娘娘呢?”
李玉的话无情的打破了如懿的最后一丝期望:“太后娘娘关心皇嗣,自是也到了的!”
如懿一听,顾不得再和李玉多说一句,也不用香荷扶了,自己微微提着旗装,不让那长长的裙摆碍事,踩着花盆底就跑了起来。
李玉跟在后边,也不禁感叹太后娘娘对娴贵人的威慑力。
瞅这跑的,真是一点宫妃的形象都没有了。
人家冷宫弃妃的仪态,都得比娴贵人好上百倍。
其实,如懿完全预料错了。
当她跑到坦坦荡荡,自觉跪下的时候,太后根本就没鸟她。
人家太后娘娘满心期待的迎接大胖孙子呢,哪有功夫理会如懿这个讨人嫌的。
还是皇上冲着如懿和舒嫔咆哮了好一会子。
特别是如懿,脸上没少沾皇上的唾沫星子。
皇上自觉很有理,自己都派人去寻了,结果胆大包天的如懿竟然一个多时辰才到,这不就是欠骂吗?
只骂两句,没有惩罚,皇上觉得自己已经足够仁慈了。
兴许是皇上对舒嫔和如懿的骂声,对嘉嫔起了激励作用。
嘉嫔一使劲儿,一个小肉团出来了,洪亮的哭声立刻响彻了整个产房。
外面的众人也听见了。
太后露出笑意:“好好好,一听这哭声,就知道是个大胖小子。”
啧,接生姥姥还没出来禀报是男是女呢,太后就先断定了男孩儿,真是个重男轻女的小老太太。
皇上也高兴啊,他还不到三十,就有六子二女,现如今又多了一个。
“阿哥也好,公主也好。”皇上右手的拳头砸了一下左手掌:“怎么还不出来禀报?”
皇后又多了个“儿子”,完全笑不出来,还是荣贵妃笑着劝解:
“皇上莫急,孩子都生出来了,皇上这个当阿玛的,还怕见不到吗?”
皇上闻言,也觉有理,赞赏的看了荣贵妃一眼。
一盏茶的时间都不到,接生姥姥抱了个宝蓝色的小襁褓出来。
一张橘子皮般沟沟壑壑的老脸笑成了灿烂的菊花:
“恭喜皇上,恭喜太后娘娘,嘉嫔娘娘诞下了一个健壮的小阿哥,足足有四斤十二两重呢!”
这可是不轻了。
(注:清朝的计量单位,一斤是十六两)
在生产技术落后的古代,嘉嫔能顺利的生下这么重的孩子,那真是很幸运了。
一听到这个,太后和皇上也高兴。
在他们看来,小孩子胖,那就是健壮,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更容易长成。
皇上高兴之下,赏了坦坦荡荡的宫人一年的月例,太后接着补充,接生姥姥皆有赏。
一时间,下人们都乐坏了。
不只是因为有了赏赐,更是因为自家主子有了阿哥,在后宫的地位更加稳固。
而他们这些做奴才的,也更能挺胸抬头。
众人道喜之后,才在皇上的示意下各自退去。
皇上自诩是个孝子,自然是要送太后回长春仙馆。
待到了长春仙馆坐定,皇上对太后道:
“皇额娘,您觉得,七阿哥叫永珹,如何?”
乾隆朝皇子的名字,都是永字辈。
第二个字有都是王字旁,寓意一般都是玉。
太后一点惊喜感都没有,不过还是积极的回应:
“珹,完美无瑕之玉,真是好名字!”
提到永珹,太后又想起前世的那些个孙子们。
永珹在乾隆四年出生了,那是不是说明,其他的孙子也会出生。
哦,珂里叶特氏的永琪大概是出生不了了,毕竟当额娘的已经去冷宫待着去了。
老十二那个可怜孩子大概也不会出生了,毕竟如懿这个那拉氏已经被绝了生育。
至于别的,大概就没有太多的意外了。
提到孩子们,太后难免想起给弘历生下四子二女的魏佳氏。
魏佳氏对弘历,温柔如水;
对自己这个长辈,孝敬有加;
对后宫的其他妃嫔,也是友好相处。
真真是个冰雪聪明,玲珑剔透的孩子。
也不知道她现在入宫了没?
第65章 崇庆皇太后外族贡女
应该还没有,毕竟那孩子比弘历小上十六岁。
小选还不够年龄哩,下次应该就差不多了!
想到这里,太后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好像给如懿赐名赐错了。
弘历给魏佳氏那孩子册的谥号就是令懿皇贵妃。
懿者,专久而美也。美好,多指德行。
本朝也只有孝懿仁皇后用了这个字。
就连太后和皇后写的诏令都叫懿旨。
这么美好的字啊,自己怎么一时糊涂,竟将这个字赐给了不堪造就的如懿?
不行,等下回如懿犯错,自己就借机把这个名字给收回来。
在太后“想着”“念着”如懿的时候,如懿也想她的好姐妹海兰了。
嘉嫔生产,她晚去也不是故意的,那还不是因为手底下就一个不听话的香荷,连个给她报信的人都没有嘛?
弘历哥哥不说体贴她处境的不易,竟还当众骂她。
受了这样的委屈,如懿真的想找人倾诉一下。
找舒嫔?舒嫔不行,去找舒嫔,那还不一定是谁哄谁呢!
想去冷宫找海兰吧,往外走了两步才猛地想起来,现在是在圆明园,没在宫里,见不着身处冷宫的海兰。
如懿长抒了一口气,去被窝里躲着,默默掉眼泪去了。
转眼就是七阿哥满月,皇上同样是在正大光明殿办宴,严妆丽服的嘉嫔抱着刚被皇上赐名为永珹的七阿哥,那叫一个志得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