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同人)综影视:长生从安陵容开始(189)
愿圣上察之,敕令有司速行,泽被苍生,垂范千秋。
臣妹不胜兢兢,恭呈此疏,伏惟圣裁。
奏折写罢,林噙霜细细审阅了一遍。
确认无误后,方才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入信封。
她唤来心腹侍女,吩咐她将奏折送往宫中。
侍女领命而去,林噙霜则陷入了沉思。
第二日,大朝会。
晨曦透过雕花窗棂,在金砖地面投下斑驳光影。
圣上端坐龙椅,神色威严。
他展开一卷明黄色的奏疏,目光扫过殿下群臣。
“诸位爱卿,”圣上语气平缓,却暗含威严,“这是福熙公主昨日呈上的奏疏,都看看吧。”
张茂则手持拂尘,将奏疏递交下去。
大臣们依次传阅,窃窃私语声渐渐响起。
户部尚书王大人率先出列,躬身道:“臣以为,福熙公主此奏,实乃利国利民之策。”
他捋了捋胡须,继续道:“若能建成锦绣织坊,既可充盈国库,又能安置贫苦女子,可谓一举两得。”
兵部尚书张大人眉头紧锁,反驳道:“臣以为,此事尚需斟酌。”
他语气凝重,“女子素来以娴静为德,若抛头露面,恐有伤风化。”
“再者,若大兴土木,耗费巨资,万一成效不佳,岂非劳民伤财?”
工部尚书刘大人上前一步,附和道:“张大人所言极是,臣亦以为不妥。”
他语气委婉,“女子入坊,恐与祖制不符,还请圣上三思。”
礼部侍郎赵大人则持不同意见,他拱手道:“臣以为,福熙公主所言甚有道理。”
他环视四周,朗声道:“如今国力渐盛,正是大展宏图之时。”
“若能建成锦绣织坊,不仅能提升我朝丝织技艺,更能彰显我朝国威。”
“至于耗费,臣以为,只要规划得当,定能物尽其用。”
几位大臣争执不下,殿内气氛一时紧张起来。
圣上静静地听着,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圣上语气不疾不徐。
他目光落在奏疏上,缓缓道:“福熙公主此奏,朕以为,确有可取之处。”
“女子虽不比男儿,却亦有其才华。”
“若能善加利用,亦可为国效力。”
圣上顿了顿,语气坚定起来,“朕意已决,此事便由福熙公主主办。”
“户部、工部全力配合,务必将锦绣织坊建成。”
“至于所需银两,从内库拨付。”
圣上目光扫过群臣,“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殿内一片寂静,无人再敢出言反对。
退朝后,林噙霜在玉颜堂内焦急等待。
她来回踱步,心绪不宁。
墨兰见状,上前轻声安慰道:“母亲,您别担心,圣上定会同意的。”
林噙霜勉强一笑,“但愿如此吧。”
不多时,宫中内侍前来传旨。
林噙霜屏息凝神,听着内侍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观天下,民生初定,然欲致太平兴盛,当重农桑,兴工商,以厚生利国。
今纺织之业,关乎百姓生计,尤于女子,可为增收之途、才显之径。
朕之义妹福熙公主,性纯且慧,心怀仁德,才具非凡。特委公主亲理锦绣织坊之务,以展长才,泽被苍生。
公主当择善地营建织坊,广纳民间巧女能工,悉心教习诸般纺织绣艺,务必令坊中出品,精妙绝伦,冠绝天下。所产锦绣,一以供宫廷御用,彰皇家之富贵典雅;
二可兴贸易之盛,通内外之有无,积府库之财货;
三能使众女凭技立业,增家庭之收入,促民风之富庶。
朕赐公主便宜行事之权,可调度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各级官府务必全力协从,不得有误。
望公主殚精竭虑,经营擘画,使锦绣织坊成国之要业、民之福祉,扬我朝风华于四海,立女子兴业之楷模。钦此!
当听到圣上同意兴建锦绣织坊,并由她全权负责时,林噙霜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她激动地接过圣旨,双手微微颤抖。
墨兰亦是喜形于色,上前扶住林噙霜,“娘,圣上同意了。”
林噙霜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
圣旨一下,朝野震动。
有人赞赏福熙公主深谋远虑,有人则暗中揣测圣上意图。
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林噙霜对此置若罔闻,她全身心投入到锦绣织坊的筹备工作中。
选址、设计、招募工匠、采买原料……
每一件事,她都亲力亲为。
墨兰亦是全力协助,母女二人配合默契,将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第167章 知否(62)
锦绣织坊筹建伊始,便如巨石落水,激起层层涟漪。
反对的声浪,暗流涌动,似冬日寒风,刺骨袭来。
工部侍郎刘大人,便是其中最为强硬的一位。
他紧攥着手中的奏折,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荒唐!简直荒唐!”
刘大人猛地将奏折拍在桌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一个妇道人家,也敢插手朝廷事务,成何体统!”
他踱步至窗前,望着远处初具雏形的织坊,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这锦绣织坊,绝不能让她轻易建成!”
他转身,唤来心腹,“去,放出风声,就说林噙霜劳民伤财,中饱私囊。”
“务必让这流言蜚语传遍京城,传到圣上耳中!”
心腹领命而去,刘大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