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188)

作者: 猪蹄糕 阅读记录

裘道长脸色铁青,他紧紧地盯着凌墨,语气冷冽:“凌墨,你这是在亵渎生命,一只鸡也是有灵性的,你如此对待它,难道不怕遭受天谴吗?”

凌墨叹了口气,他知道裘道长是个慈悲为怀的道士,但他也明白,姜怀虞的身体状况不容忽视。他深深地看了裘道长一眼,沉声道:“裘道友,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我必须为姜怀虞的身体负责,我希望你能理解我。”

此时,一直坐在一旁的姜怀虞轻轻地开口:“裘道长,我知道您对那只鸡有感情,但我也确实需要补一补。这只鸡已经五年,也该让它发挥最后一点价值了。请您谅解。”

裘道长看着姜怀虞,她的脸色苍白,眼神中充满了疲惫。

他心中的怒火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丝无奈和悲伤。他深深地叹了口气,低声道:“既然如此,那贫道也不再说什么了。只是希望你们能够尊重生命,不要轻易伤害无辜。”

凌墨和姜怀虞同时点头,裘道长这才重新坐下,开始用餐。

但他的眼神始终落在那只鸡上,仿佛在怀念着什么。

饭堂内的气氛有些沉重,但大家还是尽量保持着平静。

用过饭后,裘道长起身离开,他的背影显得有些孤独。

凌墨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

晚餐过后,姜怀虞漫步于道观后方蜿蜒的小径之上,以助消化。

此时虽是阳光最为炽烈的时刻,但林中却洋溢着宜人的凉爽。她继续前行,意外地发现了一处磨砺平滑的石桌,旁边还配有一只宽敞的石凳,显然这是裘道长日常品茗、静修的所在。

姜怀虞在此石凳上落座,此处与远处连绵的山峦遥相呼应,眼前的景色颇为迷人。

忽然,她兴起一股雅兴,轻声呼唤:“迎香,把我的短笛取来。”

不多时,迎香便将短笛递到了她的手中。

姜怀虞将短笛轻抵唇畔,缓缓地吹起了曲子。起初的旋律,如同缓缓流淌的溪水,带着一丝凝重,仿佛在倾诉着心中的哀愁与遗憾,又似乎蕴含着一份难以言说的愤慨。

就在此时,一道白色的身影如飞鸟般掠过,轻巧地落在草地上。

凌墨手持长剑,缓缓地舞动起来,他的身姿宛如游龙戏水,又似惊鸿掠过,剑尖在空中划过,空气中回荡着剑刃震动的低吟。

姜怀虞微微一愣,旋即领悟了他的意图,便以笛声相和。

这一次,笛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望着凌墨那气吞山河的剑舞,她的笛音也随之激昂起来,如同疾风穿过密林,惊涛拍打岸边,那笛声带着一股震撼心灵的气魄,在林间回荡。

一曲终了,凌墨亦收剑归鞘。

他走过来,抱拳施礼道:“不请自来,打扰姜姑娘的闲情逸致。”

“哪里话,凌公子的剑舞真是世间难觅,今日一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第165章

旁边的迎香看得如痴如醉,甚至当姜怀虞将短笛递给她时,她都忘记了伸手接过。

姜怀虞微微一笑,仍然握着短笛,说道:“打扰了许久,我也该向裘道长告别了,凌先生,期待日后重逢。”

凌墨微微点头,以示敬意。

临别之际,裘道长取出了一把精致小巧的木制如意,递给姜怀虞,温言道:“姜姑娘,这把三清如意在我观中供奉多年,今日贫道便

将它赠予你,愿以此结一段美好的善缘。”

姜怀虞双手庄重地接过那根精致的木如意,语气诚挚地对裘道长说:“裘道长,今日莅临狮子岭游览,我事先并未有任何准备,待我返回家中,必定会重新向贵道观献上香火。”

裘道长轻轻挥动手掌,微笑道:“姜施主,你已慷慨解囊捐过香油钱,还需供奉何物?”

姜怀虞回答道:“道长您清苦修行,实在令人钦佩。恰好我从事商贾之业,因此愿以微薄之力,略表寸心,希望能让道长日后专心致志于修道之途,不为尘世杂务所累。”

“不必如此,”裘道长抚着长须,缓缓说道,“道观虽香火稀少,但对我而言已足以维持,姜施主不必劳神。然而,有句话我却想提醒一二。”

“裘道长请不吝赐教。”

裘道长目光深邃地注视着她,缓缓开口:“你命中带有异象,此乃天意所归,只需顺从天命,不必过多忧心。若有时心中迷茫,那把三清如意,便能为你带来心灵的宁静。”

姜怀虞心中一震,没想到裘道长竟然能洞察她的内心?

“多谢裘道长指点迷津!”她恭敬地回应。

裘道长扫了一眼她的小腹,语重心长地说:“真假之间,变幻莫测。你所忧虑之事,将来必有化解之机,老道我就不再多言。”

姜怀虞下了山,坐上马车,心中依旧反复思索这句话,却始终不得其解,只得暂且放下。

回到榆钱巷的小院,姜怀虞因今日往返狮子岭,已是疲惫不堪,于是便沉沉睡去,直至傍晚方才醒来。

晚餐时分,忽然有人敲响门扉,送来一封信件。姜怀虞拆开一看,不禁有些惊讶。

原来,这封信出自屠文英之手。

自己在京城逗留多日,音讯全无,屠文英担心之下,特地来信问候。

信中提及私塾的孩子们对她思念不已,希望她能专心处理手头事务,若有需要援助之处,尽管提出。同时,屠文英还告诉她,这些日子里,她已完全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将私塾管理得有条不紊,让她不必挂念。

姜怀虞搁下屠文英的信,嘴角微勾,暖意涌上心头。此时,侍女迎香端着一盘新泡的茶走进屋内,看到小姐脸上的笑意,不禁好奇地问道:“小姐,是何事让您如此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