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22)
“二表嫂何来傲慢之意!”
姜怀虞端坐如松,声音略显提高,语气坚定地道:“我从未轻视任何人,只是我坚信,一个家庭想要安宁幸福,必须各尽其职。就如同你并不擅长诗词歌赋,而我亦非善于劳作之人。我承诺的事情必定会履行,如果未能做到,表妹雯茵再来质疑也不迟,何必急于此刻对我指责?”
她深知白家为了迎娶她,已经耗尽积蓄,因此家人对她心存不满。
但她不能示弱,否则类似今日的争执,日后必将频繁上演。
这番话,既是对谢雯茵的回应,也是让白戚氏听到的心声。
白戚氏斜了她一眼,语气淡漠地道:“时光尚长,众人自然会看出你是真才实学,还是仅凭口舌之利。”
谢雯茵似乎还想辩解,却被白戚氏挥手制止。
“大家都吃饭罢,一天到晚争吵不休,听得我头痛欲裂!”
她并非不站在谢雯茵这边,只是每次谢雯茵与儿媳争执,总是处于劣势,这让她的心情也变得沉郁。
不如,暂且静观其变。
眼前这位姜家养女的行为举止无懈可击,她的口才犹如锐利的剑,即便是在激烈的辩论中,也让人难以占到上风。
她心中的怨气如同积聚的暴雪,虽然暂时压制,但仍旧渴望爆发。
暗自下定决心,要亲眼见证这位儿媳是否能够履行她所许下的庄严承诺。
如果儿媳真能如她所愿地实现那两件大事,那么一切都将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奉昀的学识和财富,无疑将为白家的繁荣添砖加瓦。
然而,如果儿媳未能达成目标,那么她将会毫不留情地将旧账新账一起清算!
这些承诺都是儿媳亲口说出的,如果她未能兑现,即便是护妻狂魔的玉京也无法再为她提供庇护。
白戚氏的话语如同寒冰般坚定,谢雯茵虽然心中充满不满,但在权威面前,她不得不选择沉默。
餐桌上的气氛变得异常宁静,仿佛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到。
姜怀虞静静地坐了一会儿,然后趁机提出让慧依一同读书的建议。
白戚氏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疑惑,“你又在打什么主意?慧依是个女孩子,女孩子家家的,读什么书呢?”
杨氏也被她的提议惊得一愣,她瞥了姜怀虞一眼,眼神中既有惊讶也有犹豫。
她沉吟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女孩子应以勤快持家为本分,将来出嫁后也要能够得到丈夫的喜爱。读书并非女子必备的技能,但若是……”
她的眸中掠过一抹算计的亮光,“若能掌握一门精湛的手艺,自然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二妹啊,你若真心想指导慧依,不妨将你那精湛的刺绣技艺传授给她。有了这项才能,无论身处何地,她都不必仰人鼻息。”
白戚氏亦颔首赞同,“这话说得在理。咱们这样的人家,家务琐事繁多,一个女孩子家,学那些书本知识有何用?弄不好还成了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将来嫁人都不受欢迎。”
听到这番话,慧依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泪水打转,显得无比委屈。
姜怀虞对此仿佛充耳不闻,只是轻轻拍了拍慧依的手臂,以示安慰,然后平静地反问:“敢问婆母,我们究竟属于何种家庭?”
白戚氏横了她一眼,“自然是乡间的庄户人家,你以为这里还能与你们金都姜家相提并论吗?”
“白家现在虽然家徒四壁,但婆母是否忘记了,玉京明年就要参加春闱,如果他金榜题名,您是否想过,白家将会迎来怎样的辉煌?”
想到儿子可能高中状元,白戚氏的心跳不禁加速,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她脸上洋溢着自豪之色,声音也变得十分高亢:“玉京能夺得状元,这无疑是家门之幸,是我们白家大大的荣耀啊!”
白戚氏斜睨了姜怀虞一眼,语带调侃地道:“甚至是你,将来也能沐浴在玉京的荣光之中。”
说罢,她轻蔑地撇了撇嘴角,那副神情仿佛不屑一顾。
姜怀虞微微一笑,语气轻松地道:“这么说来,正所谓一人飞黄腾达,鸡犬升天。待到夫君官运亨通,我们全家便都成了官宦世家,出入有尊,身份显赫,又岂能与今日相提并论?”
白戚氏眉头紧蹙,疑惑地问:“你这话究竟何意?”
姜怀虞缓缓道:“如果慧依拥有一个当官的叔父,将来议亲之时,定会面临更多优越的选择,您说是不是?”
白戚氏尚未开口,杨氏已激动得连连点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没错没错!”
家中小叔一旦官居要职,大房便能昂首挺胸!
姜怀虞莞尔一笑,接着说道:“但,慧依如果身为官眷,却腹无点墨,粗枝大叶,又怎能获得那些显赫人家的青睐呢?”
第20章
杨氏的眉头不由自主地蹙紧,一脸愁云惨淡,她叹息一声,幽幽开口:“二弟妹的言辞颇有些道理,我观察那些豪门世家的女子,确实少有像我们这样对大字一窍不通的……”
她话音刚落,目光便轻轻掠过白戚氏的面庞,似乎在寻找她的共鸣。
白戚氏对姜怀虞的观点颇感认同,然而心中依旧存有几分迟疑。
她自己一生未曾接触过书籍,却也这样过来了,杨氏和谢雯茵也过得有滋有味。
女儿家无需像男子一样参加科举,出人头地,那么,真的有必要让她们学习读书吗?
姜怀虞轻轻抚摸着慧依的发顶,笑容温暖:“女孩子读书并非要像男孩一样深入钻研,其目的除了理解道理,修身养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理财和管理,善于交际。在家庭中能够妥善处理家务事,在外面也能够落落大方,从容应对人际交往。这些技能将伴随她们一生,如果能够做好,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他人的尊重,这同样是白家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