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29)
白二婶携同老村长站在门首,一脸惋惜地长叹一声,“唉,我那好心的嫂子,真是有些不明就里,如此贤良的儿媳,她不知珍惜也就罢了,竟然还总
是想着要难为她。我自己想要这样一个儿媳,还求而不得呢!”
老村长并未立刻回应,轻轻捋着胡须,目光凝重地凝视着白家的庭院深处。
白二婶瞥了他一眼,眼神中满含深意,“村长,此刻您总该确信无疑了吧?我这二侄媳确实在悉心教导大房的两个孩子。奉昀那顽劣的性子,您素来是了如指掌的,但您听听他方才所言,简直就像是换了个人,成熟得像个少年老成。”
她的心中其实也是一片茫然。
这一切,只因在闲暇之余与旁人闲聊时,无意间提及姜怀虞正在辅导白家大房的孩子读书,这一消息被老村长得知。于是,他找上门来,与她一同来到白家,却并未跨入门槛,那意图令人捉摸不透。
白二婶心中满怀疑虑,不禁扭头一望,却发现身畔已空无一人。
原来,老村长竟已独自一人先行一步!
她对老村长的意图充满好奇,急忙紧随其后。
老村长走到白家院门前,脸上堆满了慈祥的笑容,和蔼地询问:“白大嫂,您这是在耐心指导您的孙子吗?”
白戚氏这才意识到奉昀还跪在地上,急忙叫他起身,随后才热情地招呼老村长。
“村长大驾光临?快请坐下。”
老村长踏入院子,目光与姜怀虞相遇,随即送出一个充满慈祥的微笑。
白戚氏指挥着家中的动作,温和而不失威严,“奉昀他娘,厨房里有老大从县城携回的葡萄,你去洗一串来,玉京媳妇,你且去沏一壶香茶。”
老村长连忙挥手,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白大嫂,不必如此费心,我稍坐片刻便走。今日造访,实则是有一事想要与玉京媳妇商榷。”
白戚氏微微一怔,目光中带着几分惊异,快速地瞥了一眼姜怀虞。
“您找她所为何事?莫非与玉京有关?既是如此,那您径直与我说明便是。”
老村长轻轻摇头,语气温和而坚决,“非也,我是特意为了姜怀虞而来。”
姜怀虞同样感到意外,她好奇地询问:“敢问村长找我有何贵干?”
老村长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我听说你近日在指导侄儿读书,刚才我在门外略作观察,发现成效显著。奉昀年仅七岁,便能明辨是非、肩负重任,这全得益于你的悉心教导。”
“村长谬赞了,您如果有事相托,尽请直言。”
老村长捋了捋他的胡须,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玉京媳妇,那我就开门见山了。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福顺镇原本拥有一所私塾,无奈自从章秀才踏上了远行的旅途,那私塾便被迫关闭了。因此,这大半年以来,镇上的孩子们一直苦于无学可上。”
姜怀虞轻轻点了一下头,神色淡然,“此事,我略有所闻,若非如此,奉昀也定会踏入私塾求学了。”
老村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眉宇间透露着忧虑,“私塾若一直如此闭门不开,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我能为此尽一份绵薄之力吗?”姜怀虞轻声询问,眼中闪烁着关切。
老村长目光流转,仿佛在心中权衡片刻,最终下定决心,语气坚定地道:“玉京媳妇,我想请你出山担任夫子,为私塾学子传授知识。”
话音刚落,众人皆是一愣,场面顿时陷入了沉默。
第26章
姜怀虞仍沉浸在惊讶之中,而白戚氏却率先开了口,她的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让她去授课?村长,您是不是弄错了?她不过是个深居简出的妇人,怎能担此重任?”
老村长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睿智,“可你家孙儿孙女,不是已被她教得聪明伶俐吗?”
白戚氏瞪大了眼睛,语气坚决,“这怎能相提并论?让她教两个孩子,原本不过是权宜之计,况且她身为婶婶,教导的也是自家骨肉,私塾岂能与之同日而语?毕竟,开设书院、经营私塾,无不都是身负盛名的文人墨客,她一介弱质女流,如何能与那些才子相提并论?”
杨氏也愣在了原地,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弟妹竟然引起了老村长的注意,这份意外让她一时不知所措。
在昏暗的屋子里,谢雯茵与白二婶面面相觑,两人的眼神中均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诧异之色。
谢雯茵的心境瞬息万变,她既感到讶异,又不禁在心中泛起一丝嫉妒的火花——怎么每一次的好运都让那个姜氏给占尽了先机?
姜怀虞的神色逐渐恢复了平静,他望着老村长,语气平静而客气:“村长过誉了,即便镇上的学府被迫关闭,但县城之中依然有许多书院可供孩子们就读,距离并不遥远,孩子们未必会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我恐怕担当不起如此重任。”
白戚氏轻轻撇了撇嘴角,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讥讽:“确实如此,村长您这不是开玩笑吗?让一位村妇充任老师,这种事情真是闻所未闻,难以置信!”
老村长长叹一口气,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坚持:“这事儿听起来或许有些离经叛道,但我经过深思熟虑,确实是认真考虑过才作出这个决定的。”
他转头望向姜怀虞,语气变得凝重起来:“县城里的书院确实存在,然而那些书院不是入学费用高昂,就是只愿意接纳那些已有一定学业基础的学生,这对于出身贫寒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或者需要支付一年高达上百两银子的昂贵学费,亦或者就必须通过难度极高的入门考试。我听说,能够顺利通过这些入门考试的学子,其中绝大多数都已取得了童生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