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69)
至于外界,他也不再像过去那样顽皮捣蛋,而是变得慷慨大度、沉着稳重,处理事务更加得体。
不仅如此,他在学业上也更加勤奋,姚哲的父母常常看到他深夜仍在灯下勤奋苦读。
这一切转变,皆因姜怀虞的悉心教诲。
姚哲的父母相视一笑,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对自己之前的偏见感到羞愧难当。
姚哲的父亲向老村长和村民们一拱手。
“我家哲儿所言极是,我虽出身草莽,但亦深知‘良师益友’之难得,老村长,各位乡亲,请你们深思熟虑!”
很快,赞同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坚决支持姜先生继续在私塾授课!”
“我也一样!”
“我家的大孙子自从在私塾学习之后,变得更加孝顺和明理,还有我家的小孙女,之前还吵着要去上学,我还不愿意,后来让她去了,没想到现在不仅能读写,连绣花都比我好,姜先生确实是真心为孩子着想。”
“姜先生不遗余力,是我们之前误会了,不该封闭私塾。”
……
村民们情绪越发高涨。
如果白玉京和老村长澄清谣言,让他们了解了真相,那么姜怀虞的自我辩护,则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女子的坚强与韧性,而廖婆婆孙女的例子,更让他们开始反思,为何这个社会对女性这般严厉?
接着,学生们的变化彻底打破了他们内心的疑虑。
他们第一回对一个女性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姜怀虞这位女子不仅才智卓越,而且胆识过人,把自家孩子托付给她,无不大可放心!
朴国昌聆听着周遭的谈论,脸色不由自主地变得阴沉如水。
他心中充满了困惑,这样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女子,究竟有何魅力,能令众人如此倾倒,对她青睐有加?
无论是德高望重的老村长,还是天真烂漫的学子们,甚至包括最初对她抱有敌意的村民们,现在都转而对她充满信任。
老村长眼见此情此景,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意,他举起双手轻轻地往下压,人群的嘈杂声逐渐归于平静。
“各位乡亲,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么我宣布,私塾将继续由姜先生负责,何时重新开课,将由姜先生自行决定。”
话音刚落,村民们纷纷鼓掌欢呼,表示鼎力支持。
学子们也是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光芒。
“太好了,太好了!”
祠堂前的气氛热烈而欢快,而朴国昌的心中却是满腔的不满,他仅仅向老村长点了点头,便愤然离场。
他前脚刚走,负责看管那位外乡人的村民便匆匆前来报告。
“老村长,那位白举人,他逃走了!”
老村长闻言,眉头紧锁,“究竟发生了何事?”
两人面露羞愧之色,“我们原本将他带到一旁,监视得十分严密,可是……我们听到了祠堂外的欢声笑语,便也忍不住好奇,想要听个究竟,就悄悄靠近了些,谁料一个疏忽,竟让那人挣脱了绳索逃之夭夭,我们想要追赶,却已经来不及了……”
老村长叹息一声,“唉,他本来就不属于福顺镇,我们管不了那么远,让他走吧。”
然而,白玉京深感忧虑,他的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忐忑,于是他说:“老村长,我总感觉那个人不是寻常之辈,是否应该派人前去将他捉拿归案?”
第60章
老村长目睹他脸上凝重的神情,便缓缓颔首。
“那人口中的语气,并不像是随随便便路过,只是听取闲言碎语的外乡人,反而更像是有意对姜夫子抹黑,这种心怀叵测之人,确实应当捉拿归案,细细审问。”
他随即指派了几名村民前去追捕那个人。
在祠堂这边,既然事情已经有了定论,老村长便示意众人解散。
杨氏与白京夫妇相携归家,杨氏异常识趣,独自一人加快步伐走在前头,为小夫妻俩留下了一段私密交谈的空间。
两人手牵手,姜怀虞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沉重的负担。
她笑靥如花,凝视着白玉京,温婉地道:“玉京,今日你为我所做的一切,我感激不尽。”
白玉京轻轻摇头,回答道:“我不过是将真相公之于众,并没有改变大家的看法,是你以自己的力量赢得了他们的真正敬重。”
“不过,若非你巧妙安排,我恐怕无法一次就赢得众人的理解。”
“你是我心爱的妻子,我为你付出这些,难道不是理当如此?又何须道谢?”
姜怀虞含笑而嫣然,内心充满了甜蜜。
白玉京望着她笑靥如花的脸庞,脚步忽然一顿,柔声道:“怀虞,还有一件礼物,我始终想送给你。”
“是什么?”姜怀虞好奇地问。
白玉京伸手探入怀中,取出了那支他一直贴身携带的碧玉梅花簪。
他带着几分遗憾说:“我知道你并不中意它,但每当我看到这支簪子,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你的倩影。你能试着戴上它,让我欣赏一下吗?只需一眼,将来,我定会为你找到更让你心动的宝贝……”
姜怀虞再见那支碧玉梅花簪,眼中闪过一丝惊诧。
她既惊又喜,低声说道:“这支碧玉簪,不是一直在雯茵那里吗?”
尽管那枚碧玉簪后来鲜少再见她佩戴,但姜怀虞始终坚信,它定是被她珍藏起来了。谁知,它竟然出现在白玉京的手中?
白玉京轻轻用指尖把玩着那碧玉簪,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意,淡然地道:“这是我赠予你的信物,眼见它落在她那里,我自然是要收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