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77)
他的话一出,郝氏也随即夸赞起姜怀虞来。
“真是难为你了,做衣服耗时费力,也只有你才有这样的孝心。”
姜怀虞含笑摇头,温婉地说:“这不过是女儿的一片心意,父亲和母亲不嫌弃就好。”
姜文渊原本正与白玉京谈得兴起,不愿被打扰,便站起身道:“你们母女三人单独聊聊,我带玉京去书房研究一下学问。”
话音刚落,他便带着白玉京一同离去。
两人离开后,姜姝芩有些愤愤不平地拽了拽手中的手绢,瞪了姜怀虞一眼,眼神中流露出不满与嫉妒。
“这件衣裳的工艺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谁曾想竟然赢得了爹爹的青睐。”
她身后,侯府的资深嬷嬷静静地伫立,因此她不敢过多抱怨,但脸上的愠怒之色却无法掩饰。
她的愤怒并非无端而来。
自从踏入侯府的大门,靖远侯夫人虽然对她出众的姿容和显赫的家世颇为满意,但对于她那散漫的性格、不谙文墨、不精女红的本领却颇感失望。
是因为这位儿媳显得太过平庸无奇,特意为她请来了一位严厉的教导嬷嬷,亲自指导她处理一切家务。
由于绣工欠佳,她已经受过几回责骂。
今日回到娘家,却意外地被姜怀虞这个伪劣者抢尽风头。就在刚才,崔嬷嬷见到姜怀虞的巧手,眼神中不禁流露出对自己的一丝轻蔑。
仿佛在说:同样是姜家的女儿,为何你如此不济?
若非忌惮会触怒婆婆,姜姝芩简直想破口大骂。
在众人面前,她无法尽情表达心中的不快,只能竭力向郝氏传递眼色。
郝氏作为她的亲生母亲,仅凭一眼便洞察了她的心事。
她微笑着对侯府的家仆们说:“崔嬷嬷,您一直精心照顾我家姝芩,实属不易。这里没有外人,我已经吩咐下人在厢房备下了茶点,您不妨带着几位姑娘下去休息片刻。”
崔嬷嬷深知她们想要私下交谈,不便自己留在这里。
她颇为识趣,微微一礼,便领着两位侯府的丫鬟退出屋内。
人去屋空,姜姝芩顿时放下心来,怒目圆睁,毫不客气地瞪了姜怀虞一眼。
“所谓的姐妹情深,要我陪你上演这出戏,真是让人疲惫不堪!”
见到女儿对姜怀虞发起攻势,郝氏却毫不在意,只是悠然自得地品尝着手中的香茗。
姜怀虞唇角轻轻上扬,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妹妹何必拘泥,我的养女身份众所周知,你大可不必对侯府隐瞒。”
“我岂是对你这位假千金的身份保密?明明是……”
姜姝芩话语突然停滞。
她内心渴望看到姜怀虞遭受唾弃,渴望将她践踏在脚下,然而……
姜怀虞接过话头,轻声道:“明明我只是养女,但我们同姓姜,同出自姜家之门,若他人目睹我们姐妹不和,岂不认为姜家女儿缺乏教养,进而损害你的声誉,难道不是吗?”
“你心里明白就好!”
姜姝芩冷冷一笑,语气尖刻,“所以,你在外的言行务必维护姜家的名誉!”
姜怀虞轻轻吹去茶杯上的泡沫,笑容温和,“放心吧,我深居简出,远离尘嚣,数百里之遥,哪里轻易会让姜家的名誉受损。倒是妹妹你——踏入侯府似乎并未得心应手,刚才那位嬷嬷究竟是谁?为何,妹妹竟然对她如此忌惮?”
第67章
姜姝芩闻言,顿时怒火中烧。
“侯府乃豪门望族,规矩繁多,岂是你这乡村女子所能理解的,你竟敢嘲笑我?”
姜怀虞摊开双手,语气平静,“妹妹何必动怒?我只是关心而已。”
“你有什么资格关心!”
郝氏轻声斥责道:“好了,别再争吵了,成何体统?”
她内心偏向自己的亲生女儿,然而姜姝芩的性情确实过于浮躁,仅仅几句话就被姜怀虞轻描淡写地挑拨得怒火中烧。
相比之下,姜怀虞却泰然自若。
郝氏暗自叹息,决定转换话题,温和地询问:“姝芩,你曾说过世子的身体已经康复,为何今天他仍未与你一同归来?”
至今,她尚未一睹自家这位尊贵的侯门女婿的真容。
姜姝芩不满地瞥了姜怀虞一眼,然后才缓缓开口:“秦世子的身体已大有起色,母亲大人昨日带他前往古寺还愿,需逗留数日方能返京,因
此未能与我一同来探望母亲。”
她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仿佛在向人炫耀她的成就。
“母亲大人更是言明,秦世子的康复全赖我精心护理之恩,因此特意叮嘱我,在娘家多逗留些时日,待秦世子归来,亲自来接我回家!”
“阿弥陀佛!”
听闻此言,一贯不信神佛的郝氏不由自主地默念了一声佛号。
“秦世子的病情得以好转,实乃佛祖庇佑,姝芩,你终于迎来了苦尽甘来的日子,我这个做娘的,终于可以放下悬着的心了!”
郝氏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从心底为姜姝芩感到自豪。
昔日女儿提出换亲,她和丈夫原本坚决不同意,担心秦世子的病无法痊愈,从而耽误女儿的一生。
幸好天意眷顾,秦世子终于痊愈。
这样一来,自家女儿日后便能稳妥地坐上世子夫人的宝座,待秦世子继承爵位,她更是能成为侯爵夫人,统御整个侯府。
此刻,郝氏深感自家女儿确实具有非凡的洞察力。
若是当初没有换亲,如今享受荣华的就会是姜怀虞,而自己的亲生女儿却要远嫁乡野。
一年及此,郝氏不由得叹了口气,心中暗自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