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98)

作者: 猪蹄糕 阅读记录

白戚氏尽管没有亲自出力,却也能获得100两银子,这已经远超她的预期。

但与姜怀虞手中掌握的财富相比,如何能压制住心中的贪婪?那可是亮闪闪的白银,谁不渴望它能越多越好呢?

姜怀虞轻声细语地询问:“婆母,您是不是觉得,这100两银子无法满足您的日常开销?”

“开销?”白戚氏轻轻咳嗽了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那倒不至于,但作为一家之主,家里的财务不是理应由我掌管吗?”

姜怀虞嘴角微微上扬,笑容中透露着温和与坚定:“不过,我们之前不是约定好了吗?生意上的决策,由我来负责。”

白戚氏目光如刀,瞪大了眼睛,“我负责钱财,你主掌生意,这两者有何抵触之处?”

“当然有,商场如战场,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如何能灵活应对?再说,我早已表明,一旦资金充足,我们便要购置产业。婆母您突然要求接管资金,莫非是打算自行操盘?”

白戚氏语塞,她这位乡村妇人,对于生意经确实一窍不通。

第85章

“那你在需要用钱的时候,提前告知一声,从我这儿支取不就成了?”

姜怀虞微微挑起眉头,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婆母这是对我有所疑虑?”

她深知婆母的贪婪,该上交的家财,她从未短缺分毫。然而,如果白戚氏贪心不足,想要独占所有,那她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无论是之前的刺绣活计,还是收取束脩,抑或是现在这门红火的洛儿殷胭脂生意,都是她一人之力促成的。这是她凭借自身努力换来的成果。上一世在侯府,她深刻体会到了金钱的重量——只有掌握经济大权,才能获得真正的权力和自由,不至于在任何事上受制于人。

因此,对于属于自己的东西,她绝不退让。

姜怀虞依旧面带微笑,保持着她一贯的温柔与从容,但不知为何,周围的几人却在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不容忽视的威严。

白戚氏心中一颤,语气有些吞吐,“我并非是对你缺乏信任,不过,不过……”

她迟疑了片刻,却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解释。

白缙霄挺身而起,语重心长地对母亲道:“母亲,依我之见,有能者居之,怀虞精通商贾之道,您又何必在这些琐事上与她争执?她所贡献的银两,您无论怎样使用,都绰绰有余。更何况,若她日后能赚取更多,交付给您的财物,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杨氏虽然对白戚氏有所忌惮,但仍不禁点头附和:“确实如此,未

来的日子还长。”

白戚氏见众人皆站在姜怀虞一方,心中不禁领略到了谢雯茵的苦涩,她无法反驳,心中满是无奈与不甘。

“哼,你们这伙人,就知道吓唬我!”

白缙霄赔着笑脸,温和地说:“母亲,家中财运亨通,您应当感到欣慰才是啊?”

白戚氏脸色阴沉,不加理会。

白缙霄继续说道:“我知道母亲心中不畅快,但怀虞的做法,确实无可挑剔。错在我,身为长子,我未能尽到责任。”

白戚氏疑惑地斜视了他一眼,“你又有何错?”

白缙霄将手中银两清点一番,从中取出60两,恭恭敬敬地递给白戚氏。

“先前我因预支工钱,数月无收入,导致家中生计陷入困境,无奈之下,只能让怀虞承担重任,以养家糊口。但我身为白家嫡长子,怎能长久依赖弟媳?”

他微笑着说:“如今,我跟随怀虞,也算赚得盆满钵满。公中的开支,不应让怀虞一人承担。因此,今后大房所得之财,我会从中提取三成,纳入公中,以尽孝道,母亲觉得如何?”

闻言,白戚氏不禁喜上眉梢。

“好,缙霄,娘没有白疼你,你终于有了长子的担当!”

她在姜怀虞那里受挫,却没想到自家长子如此贴心,如今又额外得到六十两银子的实惠,顿时欣喜不已。

这样一来,白戚氏也不再有任何不满了。

毕竟在她看来,无论谁赚得钱财,自己总能分得一杯羹,这也就足够了。

……

首批洛儿殷胭脂一经上市,便被抢购一空。白缙霄紧接着着手准备前往下潞安,此行不仅是为了向洛姑娘交付分红,再次采购货物,而且姜怀虞还额外赐予了他500两纹银。

“大哥,此番前往潞安,你无需急于归来。如今我们手中已握有雄厚资本,货物的运输事宜,你可以挑选一个信得过的商队或镖局,委托他们代为押运。此次最为关键的,便是助洛姑娘建立起她的胭脂作坊。”

洛儿殷胭脂首次亮相市场,便获得了极佳的反响。

若单凭洛姑娘一人之力,显然难以满足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当务之急是打造一个具备规模生产能力的作坊。

然而,洛姑娘在乌苏古镇一直遭受排斥,仅凭她一人之力,恐怕难以成事。因此,白缙霄有必要留在当地,助她一臂之力。

白缙霄深知此事的重要性,神情严肃地答复:“放心吧,弟妹,我定当竭尽全力,将作坊创办起来,确保洛儿殷胭脂的生产毫无后顾之忧。”

姜怀虞交付给他的任务,一次比一次更具挑战性。

创办作坊听起来似乎轻而易举,但实际上涉及的人力、物力远比先前在潞安进行的一次交易复杂得多。首先,需要找到一个稳固的场地;其次,是各类原材料的供应;再加上人手的招募。洛家只有洛姑娘和她久病的母亲,她们在镇上备受冷落多年,若要招募工人,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工人必须能够接受洛姑娘的管理,否则若大家不听指挥,作坊岂不成了混乱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