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骄美人[九零(148)

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早已算着人数备了两瓶茅台。

众人一起就座。卢阿姨早已被当做一家人,吃饭从来不需分开。

老太太左手边是蒋奕,贝之桃、薛青、胡建月、卢阿姨依次落座,很有默契地把蒋奕身边的座位留给乔若。

乔若无所谓,给老太太盛了鲍鱼、海参等到碗里,“您多吃点儿,我瞧着开心,也能多吃一些。今儿洗了半天大白萝卜,又腌到缸里,可真卖了不少力气。”

大家都笑起来。

卢阿姨说:“入冬时我做了一些腌萝卜,明天就用小鱼儿炖一下,你尝尝怎么样。要是觉得下饭,往后早上隔三差五吃一回。”

“嗯!”

蒋奕捞了些花胶、蹄筋到小碗里,递给乔若。在座的人,他应该是最了解她饮食喜好的。

她的喜好,一般简单直接,比如吃火锅,主要吃的就是切得薄薄的牛羊肉;想吃鱼了,目标是做法不同的鱼肉。

而有时候,比较一言难尽,比如说起来她挺喜欢吃乱炖,但她只吃那道菜里的嫩豆腐、冻豆腐;又比如板栗炖鸡,对炖鸡无感,只吃板栗;在香江吃车仔面的时候,为的是里面的鱼蛋和牛肉丸。

佛跳墙只在香江吃过一次,蒋奕已经知晓,她很喜欢花胶蹄筋的嚼劲,其他的则没什么兴趣。要是让卢阿姨知道,不知要啼笑皆非多久。

胡建月一向怵蒋奕,该问的话却不能不问:“蒋先生,你怎么会和你朋友及时去派出所的?”两男子做了不少事,是她要铭记于心的。

“一鸣跟我两个朋友恰好在附近。”蒋奕歉意地看乔若一眼,“时间上他们完全可以及时阻止薛盼,但是,被我性格传染了,以为是不用及时介入的闲事。”

他冷漠到了冷血的地步,用的人原本挺正常的,抱打不平的事情只要遇见就会做,可他讨厌节外生枝影响计划,一来二去的,人手全都养成了不是大事绝不会出面干涉的习惯。

到如今,他真的郑重叮嘱了,让他们把薛盼盯紧些,遇到突发状况,该干预的一定要及时干预。结果,手下觉得看看薛盼要把胡建月带哪儿去再动手也不迟,就……

乔若不难想到这些,哭笑不得了一下,话倒是说得挺漂亮:“小月没事最重要,谁出面都一样。”

老太太关心的是乔若会不会被追责,“派出所什么态度?你会不会有麻烦?”

“没事,”蒋奕替乔若回答,笼统地说,“民不举官不究。”

乔若顺着他说,进一步让老太太宽心,“派出所没工夫搭理我,有跟我扯皮的工夫,不如专心办正经的案子。”

老太太笑眯眯点点头,“我放心了。”

乔若专心吃起蹄筋和花胶。

老太太一边慢悠悠享用一只清蒸蟹,一边转移了话题,与卢阿姨聊起佛跳墙的做法,与青之月的三个小老板聊经营情况。

乔若吃到半饱,放下筷子,端起酒杯,跟蒋奕碰一下,喝一口就皱眉,“不如你朋友酿的好喝。”

典型吃着碗里想着锅里的,蒋奕笑一笑,“回头我送过来一些。”

“那敢情好。”

“你一个女孩子,总喝酒像什么样子?”

乔若振振有词:“这不是常有发愁的事儿么。”

蒋奕睨她一眼,意思很明显:一点儿也没看出来。

乔若笑盈盈的,给他盛了瑶柱、鸽蛋、冬笋到碗里,又取过一只螃蟹,帮他拆解蟹壳。

他们两个一起吃饭的时候,起先是蒋奕照顾着她,因为瞧着她吃东西实在是一种享受。慢慢地,就是相互照顾了,吃喝玩都一样,乔若一向认为,相互分享才更开心。

她说起给贝之桃新买的几本书,问他按顺序学有没有问题。

蒋奕说没问题,又提醒她:“想学的更全面,可以到图书馆借书。”

“要办借书证,借了还要还。”

蒋奕莞尔,“做完饭还得洗碗,你怎么不嫌烦?”吃了些东西,夹过两只油焖大虾,给她剥壳。

“两码事,心情不坏的时候,做家务是享受,借的书我用着总有点儿负担。”

“关键并不是你用,皇上不急太监急。”

又吐槽她。乔若斜他一眼,作势要用蟹腿扔他。

蒋奕笑得现出亮闪闪的白牙,把一只大虾放到她手边的碟子里,再给她取过蘸料,“得了,回头我给你弄一些书过来。”

“这还差不多。”

两个人就是平时相处的样子,不刻意保持距离,但也不会显得亲昵。饶是如此,在座的人都看得出来,两个人是相互喜欢的,看彼此的眼神,绝不是他们平时有的。

大家都没点出来,但心里都有数了,用眼神交流时,都难掩喜色。

最开心的是老太太。

而此时的廖春华,却快气炸了。

她在派出所里好一通哭诉,觉得这次不管怎么着,乔若都会积极地找她认错,商量着私了——傻子才会宁可拘留也不低头。

她都想好了,要乔若出薛盼的就医住院费用,赔偿精神损失费,至于后者要多少,他们娘儿俩说了算。

可结果是什么?

她眼睁睁地看着乔若逛花园似的走出派出所,在蒋奕的护送下离开。

这还有王法么?

派出所里的片儿警架不住她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很快如她所愿,将她送到了所长、副所长面前。

廖春华声泪俱下地控诉,也尽量含蓄地提出自己的诉求。

副所长说:“这事情不是你以为的那么简单,主要的几个人证都能为乔若证明,她是见义勇为,阻止薛盼伤害胡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