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唤我一声小叔(47)+番外
她也并非是抗拒婚事,她也想寻一位知心郎君,但她接受不了男方提出的要求。
但凡是与她家世匹配的世家子,他们的长辈,不想要一个终日抛头露面的儿媳,话里话外要求她婚后辞去太医院的职位,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当然,也有一些完全对她没有要求的,但那些都是京中有名的浪荡子,亦或是家族逐渐趋于没落的世家子弟。
他们大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费尽心思接近她,不过是为了想要娶一块世家贵女的活招牌,试图通过一位女子,挽大厦于将倾。
可她并非恨嫁之人,她也有自己的要求。这些人,她根本看不上。
来一个,她便冷着脸拒绝一个。
久而久之,京中又有了她眼高于顶的新传言。
每每雅集宴会,她总是能够看到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处对着她指指点点。她也因此越来越不喜欢交际,性情也越发冷淡。
但也有例外。
这两年,有一个人,无论她如何冷着一张脸,无论她拒绝了他多少次,他都始终围着她转。
那就是魏云澜。
早些年,先阁老还在时,曾与祖父交好。
因着这一层关系,她不好公然魏云澜撕破脸。偏偏,魏云澜不知从何处打探到了她的行踪,每次都能准确无误的蹲到她。
为此,她烦躁不已。
想起魏云澜,上官清霜的脚步一顿。最近这一段时间,她好像没有再见过他。
按照魏云澜‘锲而不舍’追着她跑的性子,他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再加上魏府日渐式微,他更加不可能会放弃。
可魏云澜又的的确确不再纠缠于她,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他有了新的目标。
只是不知,被魏家盯上的下一个倒霉女子是哪家的。
偌大的魏府,可不似表面那般光鲜,而是一个无底洞。
如果有机会,她还是暗暗提醒一下那个倒霉女子好了。再多的,她也无能为力。
思及此,上官清霜的眸子闪过一抹惋惜。但更多的,是摆脱掉魏云澜这张狗皮膏药的轻松。
上官清霜的脚步也因此变得轻快,垂在踝间的玉灯也轻轻晃动,人影婆娑。
说起来,她提着的这盏玉灯,还是第一天晚上,她和太医院的一众太医在垂拱殿商讨完药方离开时皇上赐下的。
那晚,她从垂拱殿出来,走了没两步,就被杨茂追上:“上官典簿留步。”
他递给她这盏灯,并说:“上官典簿,陛下说了,垂拱殿距繁宁殿有些距离,夜路难行,提着照亮吧。”
自那日起,她每每夜间出行,总是会提着这盏玉灯。
当然,这是后话。
行过冗长的宫道,上官清霜拐入一道拱门,又走了没两步,遇上一队巡逻的侍卫。
她乖觉立在原地,本想让他们过去之后再动身,却不曾想,巡逻的队伍在她面前停下。
上官清霜抬眸,一张熟悉的面庞映入眼帘,悬着的心缓缓落地。褚羡身披铠甲,正款步朝她走来。
“见过褚中郎。”虽诧异一连三日都是他当值,但上官清霜并没有表现出来,温声同他问好。
褚羡在她面前停下,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她提着的玉灯笼,问:“上官典簿今日怎得这个时辰便来了?”
前两日,她来垂拱殿的时间都要比今日要晚一些。
“莫非是繁宁殿那位身体有异?”褚羡微微蹙眉,神情莫名变得有几分急切。
上官清霜愣了愣神,说:“中郎将莫急,并非是身体有异。”
想起前几日在江府的见闻,以及江朝朝枕边那枚刻有‘褚羡’名字、且可以直通大内的腰牌,上官清霜心中划过一抹了然。
她在心里已经认定,江朝朝和褚羡两人互相生了情意,甚至暗暗比对了两人的容貌、家世、背景等一系列条件,最后满脑子都是匹配二字。
唯一让她觉得美中不足的,是两人的年龄相差有点大。但如果两人真的互生情意,年龄不是问题。
对上褚羡那双漆黑的眼眸,上官清霜抿抿唇,掩起眸中星星点点的笑意。
她扫了一眼周围,微微踮脚,凑在褚羡耳畔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低语:“她醒了,中郎将且安心。”
“醒了?”褚羡低喃,紧蹙的眉宇缓缓舒展开来。
上官清霜又言:“我正要去垂拱殿回禀,中郎将若是不忙,可随我一道。”
“稍等。”
褚羡没有半点犹豫,他转过身,同随行的副将低语一番后,随上官清霜一起离去。
两人步履匆匆,很快到了垂拱殿。
黎越正端坐在几案上,手持朱砂御笔,专注批阅着奏章,连杨茂被外间的小太监唤走都没察觉。
片刻后,杨茂蹑着步子走近,低声道:“陛下,褚中郎和上官典簿来了,正在殿外候着。”
闻言,黎越悬空提字的手臂一顿,抬眸瞥了一眼旁边计时的更漏,发出了和褚羡一样的疑问。
“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不等杨茂回答,他又问:“两人一起过来的?”
杨茂点点头:“一起过来的。”
黎越:“许是繁宁殿的事,请他们进来吧。”
杨茂应了声,亲自去请人。
黎越的眉心蹙了蹙,垂眸提完最后一个字,放下御笔,合上奏章,轻抿一口温热的茶水,舒展眉心,‘安心’候人前来。
没一会儿,黎越听到了一阵嘈杂的脚步声,胸腔里的那颗心脏,也随着渐次清晰的脚步声,越跳越快。
杨茂领着两人走入大殿。
行走间,衣角带动的微风,使得烛台上的烛火微晃,甚至还“噼啪”一声,爆了一个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