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知青带夫回城(279)

作者: 织笈 阅读记录

洗完脸,也刮好胡子,顾志勇更加握紧了宋青燕的手,牵着她走向刚才随手仍在地上的行李袋。

蹲在地上打开行李袋太过吃力,顾志勇把行李袋放在了桌子上。

顾志勇:“你打开看看。”

宋青燕看了眼顾志勇。

见他这么执着由她来打开行李袋,心里想着里面肯定放有她喜欢的东西。

可她喜欢什么?

宋青燕来回想了想,竟然一时间想不到自己喜欢什么东西。

自从回城后,她一心想要在城里扎根,努力上进,对于物质的东西,她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行。

由此,宋青燕心中充满了好奇,顾志勇到底给她买了什么东西。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宋青燕单手去拉行李袋上的拉链。

只是行李袋是布做的,单手拉拉链并不怎么的顺畅,可她的右手被顾志勇紧紧握着,也舍不得挣脱开顾志勇的手。

宋青燕只得向顾志勇求助。

顾志勇摸摸宋青燕的脑袋,笑着用他空出来的一只手拽住行李袋的顶端。

有了顾志勇的帮忙,宋青燕拽着拉链头,顺利打开了行李袋。

行李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拉链一打开,里面的东西就往外挤了出来。

宋青燕首先看到得是一根露在外面的竹签。

拿着竹签往外拽。

竹签的上半段用淡黄色纸套套着,看不出里面套着什么东西。

不过,宋青燕清晰闻到了纸套里面散发出来的淡淡酸甜味。

打开长方形的纸套一看,里面串着一颗颗又大又圆又红,裹着晶莹剔透糖浆的山楂。

“糖葫芦!”

宋青燕惊喜万分,忍不住惊呼出声。

“你怎么会想着买糖葫芦?”

她以为会是衣服、帽子这些穿戴的东西,即使是吃的,也可能是京市有名的烤鸭、稻香村,但万万没有想到会是糖葫芦。

顾志勇:“你忘了吗?曾经你说过,如果有机会的话,想要尝一尝京市最正宗的糖葫芦。”

经过顾志勇的提醒,宋青燕想起来了。

大概在三四年前吧,她还没有嫁给顾志勇的时候,跟着比较相熟的知青好友一起上山砍柴。

当时顾志勇也去了。

他是本地人,由他帮着带路,他们这群知青们也不会这么容易迷失在陌生的深山里。

山上人迹罕至,可也蕴藏着不少的野果子,好比山楂。

到底是野生野长的,山上的山楂小小的,吃起来还有些涩味。

不过,对于当时连饭都吃不饱的他们来说,带有微微涩味的山楂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零食,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摘了不少揣进口袋里,其中一名知青还说道:“这么多的山楂,如果有糖浆的话,我们就能够给做成美味的糖葫芦了。”

来自京市的知青说:“就这些山楂是做不成糖葫芦的,在我们那里,这些山楂喂给狗,狗都不吃。”

正在吃山楂的其他知青,“……”

于是,大家就这样激烈争吵了起来。

宋青燕没有参与,只是听着来自京市的知青描述他们那里的糖葫芦有多么多么的好吃,嘴里不由自主分泌出丰富的唾液来。

咽了咽口水,下意识嘀咕道:“如果我这辈子能够吃到京市最正宗的糖葫芦就好了。”

因为是自言自语地嘀咕,宋青燕也没有想到,她的这句话会被顾志勇给听到,还牢牢记住了这么多年。

宋青燕笑着低头去品尝顾志勇千里迢迢带回来的糖葫芦。

“唔,不愧是京市最正宗的糖葫芦,酸酸甜甜的,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吃!”

举着手中的糖葫芦,递到了顾志勇的嘴边,“你也尝尝。”

顾志勇没看糖葫芦。

他看向了宋青燕红润嘴唇上沾着的点点糖浆。

小别胜新婚。

他们又只是结婚才一年的年轻小夫妻。

稍稍的一撩拨,瞬间就能够摩擦出猛烈的火花来。

宋青燕手脚发软,犹如一滩水那般,无力地瘫倒在顾志勇怀里,也几次差点没拿住手中的糖葫芦,幸好顾志勇及时握住了她的手。

她的嘴唇呢,变得格外娇艳欲滴,在昏黄的灯光下,散泛着迷人的光泽。

顾志勇用指腹轻轻摩挲了下,意味不明地说道:“真甜。”

宋青燕娇嗔地横了眼顾志勇。

夫妻俩黏黏糊糊的,互相依偎在一起。

彼此的呼吸都逐渐平稳下来以后,宋青燕继续去探索行李袋里的东西。

跟刚才她猜测的那样,里面有衣服、帽子这些穿戴的东西,全都是按照她的尺寸来买的,颜色、样式也全都是当地流行的。

除此之外,行李袋里还装有京市烤鸭、稻香村等等当地有名的小吃。

不过,这些吃的东西,数量是有好几份的,打算送给曹玉琴、丁秀芬这些比较亲近的亲友。

看完行李袋的东西,顾志勇再从怀里掏出了一封塞得鼓鼓囊囊的信封,“里面有3150块钱,我们路过好几个城市,我就趁有时间的时候在每个地方淘换东西。慢慢的,这钱就积攒了下来。”也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毛票来,“这里总共有5块6毛钱,我就不给你了。”

宋青燕故意瞪他,“怎么,还学会藏私房钱了?”

顾志勇询问:“可以吗?”

宋青燕轻哼,转身走向靠窗的桌子,打开抽屉取出一块钱,“看在你这么老实的份上,我再给你一块钱,让你凑个6块6,再发发。”

顾志勇笑,郑重地接过一块钱,“好,你的心愿我收到了,我会再发发,努力带更多的钱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