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带夫回城(371)
夏桂芝惊讶,“原来青燕的这个招呼还有这么多门道,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
也问着宋青燕:“青燕,你的脑子怎么就这么灵活?”
宋青燕:“我不是在我们国营饭店上了大半年的班?这个班也不算是白上的。”
简略地跟沈玉兰、夏桂芝说了,她在上班时候曾经遇到的事。
沈玉兰:“你这个班上得也不容易。”
夏桂芝:“国营单位的铁饭碗也不好端呀。”
宋青燕:“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正常。”
夏桂芝:“以后等我们的馒头包子店开起来以后,我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应对。”
宋青燕:“你也不用这么的紧张,坦然去面对就好,精神越紧绷,越容易出错。”
夏桂芝:“好。”
国营副食店离玉兰饭馆最近。
其次是国营粮油店。
不过,从国营菜市场出发,国营粮油店就成了比较近的。
这国营副食店、国营粮油店的东西虽然都非常紧俏,可稍微晚点去,东西也不会像国营菜市场的那些生鲜一样变得不新鲜,沈玉兰就由近到远,带着宋青燕、夏桂芝先去了国营粮油店。
跟刚才去国营菜市场一样。
她们并没有走国营粮油店的正门,走得是后门。
到了后门,也同样有门卫守着。
给了门卫“过路费”,顺利就从这国营粮油店的后门进来了,然后跟之前国营菜市场一样,先去国营粮油店的仓库购买需要的粮油。
虽然这粮油挑来拣去都一样,也不会因为大家的挑来拣去而使粮油变得不新鲜,但国营粮油店给这些走过门路的单位、个人,严格规定了数量。也就是说,每天只给这些人100斤的粮食,或者100斤的油,先到先得,前面的人如果多拿了,后面的人可能就没有了。
沈玉兰带着宋青燕、夏桂芝去抢购。
不用仔细挑选,随便扛两袋米,一桶油就可以了。
找仓库管理员付了钱,沈玉兰这才领着宋青燕、夏桂芝去找国营粮油店的负责人。
因为已经在国营菜市场那边走过门路,再走这个国营粮油店的门路时候,宋青燕、夏桂芝都显得坦然不少。
坦然地去见国营粮油店负责人,又坦然地给了国营粮油店负责人“门路费”,再坦然地从国营粮油店负责人的办公室里出来。
一套流程下来,那是行云如水,不带任何磕绊。
在离开国营粮油店时候,夏桂芝也有样学样地向门卫打招呼,笑着跟门卫寒暄了几句话。
去国营副食店路上,宋青燕夸夏桂芝,“不错呀,学习能力非常的强!”
夏桂芝:“刚才我跟那门卫说话的时候,声音有没有在发抖?其实我内心里是非常紧张的。”
宋青燕:“没有,没有,话说得非常稳。”
沈玉兰:“挺好,挺好的,比我会聊。”
夏桂芝笑。
有了前面国营菜市场、国营粮油店的经验,最后去国营副食店,那就更加得心应手,门路顺顺利利走通。
东西已经全部买齐。
门路也已经全部走通。
宋青燕载着夏桂芝,沈玉兰骑着三轮车开始往玉兰饭馆里赶。
到的时候,饭馆的门关着。
不管是平时留守在饭馆里的严冬明,应该在饭馆里制作菜单的顾志勇,还是早上送夏桂芝过来的厉建设,全部都不在。
不过,对于这三个男人的下落,他们的爱人都有着各自的解释。
沈玉兰:“他应该从哪里知道有店面的消息,出去询问店面的事了。”
夏桂芝:“搬到这边住以后,我们离那位好心的老阿婆就比较远,老阿婆那边如果有店面的消息,她也不能及时通知我们,我家爱人就跟那位老阿婆说好,每天早上会去趟她家里,互通下消息。”
沈玉兰、夏桂芝说完以后,她们齐齐看向了宋青燕。
宋青燕指着饭馆玻璃窗后面的大块墙面,说道:“他已经把菜单给制作好了,不在饭馆里,应该是给我买东西去了。”
沈玉兰、夏桂芝冲着宋青燕暧昧的笑。
宋青燕也没解释。
沈玉兰掏出饭馆的钥匙,兴冲冲地去开门,“在一开始答应给我家饭馆制作菜单的时候,我就心急火燎地等着这张菜单的完工,想着这么设计独特,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的菜单,贴满整面墙的时候,该会有多么的震撼,多么吸引顾客们的眼球。”
“我等呀,盼呀,今天终于等到,也盼到了。”
也不先搬运好不容易采购回来的各类生鲜粮油,打开饭馆大门以后,沈玉兰急匆匆地往里走。
站在贴满整面墙的新菜单面前,沈玉兰发出阵阵惊呼、赞叹,“真大,真好看,简直比我想象中的还要震撼!”
伸手摸了摸。
光光滑滑,也冰冰凉凉的。
这是顾志勇为了延长菜单的使用寿命,不被灰尘、油烟弄脏,特意在这张特大号的菜单上贴了一层薄薄的塑封。
沈玉兰再感叹,“你家爱人可真是细心,有了这层塑封的保护,可以一连使用好几年都不会坏。”
夏桂芝也跟着站在沈玉兰旁边,目光亮晶晶地打量这张超大新菜单,“这张菜单价格表可真是醒目,有图有字,还给各类菜品做了分类,顾客们在点菜的时候,再也不会因为看菜单看得眼花缭乱,也能够很快准确找到自己想要吃的饭菜。”
也问着宋青燕:“我们的馒头包子店开业时候,也会弄这么一张醒目又好看的价格表吧。”
宋青燕:“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