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带夫回城(399)
林荷珠微微红着脸,“可能吧,我看他做得桂花糖的确不错,就向他买了两包。买完以后,我就推着自行车离开了,用余光瞄了眼身后,他也在收摊,并朝我这边的方向走过来。当时我的心跳猛然间加速了一下,砰砰砰,一直乱跳。不过,更多得是紧张,还有一些些害怕,毕竟不管他笑得有多么好看,我跟他到底不熟悉,周边又是我平时不怎么熟悉,也几乎没什么人的小巷子里。”
“在我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他背着竹筐,脚步不停地从我身边经过。”
“没有说话,也没有再笑,只是冲着我礼貌性地点点头,然后就远远地走在了我前面,专心做着他桂花糖的生意。”
“这小巷子的路,虽然离我家比较近,可路况却不怎么的好,路面坑坑洼洼的,还有不少积满污水的小水坑,我就看见他弯着腰去寻找石头砖块,用这些石头砖块铺在小水坑里。虽然我不知道,他是在助人为乐,默默地给住在附近居民做好事,还是特意给我铺的,但到底因为有他往小水坑里铺石头砖块,我在这小巷子里走得非常顺畅,没有因为不小心踩进水坑里而弄湿了鞋子。”
“从这条小巷子里出来,外面就是比较宽,人也比较多,路灯也比较亮的大道。”
“他仍旧远远地走在我前面,但他却没有像还在小巷子里时候那样,走路比较慢吞吞,他恢复了平时的走路速度,很快消失在了我的眼前。我想,他这是在告诉我,他没有故意在注意我的行踪路线吧。”
宋青燕点点头,“从你的描述里看,这个男人倒是挺体贴周到,心思也挺细腻。”
林荷珠:“嗯,也因为这样,初步印象觉得他笑得挺好看,也觉得*他应该是个温柔体贴的好人。”
宋青燕:“后来呢?隔天你有再去那条小巷子巧遇他吗?”
林荷珠不好意思地轻轻“嗯”了一声,“去了,也成功地遇上了他。”
“他先开口问我,他做得桂花糖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哪里需要改进下,我觉得挺好吃的,也问他,他做桂花糖的手艺是不是家里长辈教他的。他跟我说,这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我说他挺上进,也挺会琢磨,他说他自己也是被逼出来的。”
“然后他告诉我,从小他的父母就没有了,他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养不起他,是他的姑姑把他接回家抚养的。他的姑姑对他很好,待他跟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为了报答他姑姑的这份恩情,他代替他姑姑的独生儿子去了偏僻乡下当知青。”
“可在乡下待了两三年左右,他姑姑生了重病,直接瘫痪在了床上,他姑姑的独生儿子不愿意照顾她,导致她身上长了非常严重的褥疮,甚至都长了蛆。他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悄悄地连夜从乡下赶回来。可因为他不是走了明路才回城,他的户口关系就还留在乡下,也没有办法在城里找份安稳工作,但他总得要吃饭,也要花钱给他姑姑治病,他就琢磨着在城里偷偷做小生意。”
“小时候他喜欢吃麦芽糖,也喜欢桂花,他就试着把麦芽糖跟桂花结合在一起。”
“这不,试验了好几次,还真的被他给搞出了香香甜甜的桂花糖。”
“一拿出来卖,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全都非常喜欢。”
林荷珠也为宋青燕带来了几颗桂花糖。
因为是自己做的桂花糖,也因为是小本买卖,为了能够节约成本,桂花糖的外面不像正规厂家生产的那样,用可食用的糯米纸包裹,再用好看的糖纸装饰,这几颗桂花糖是直接用蒸煮过的粽叶包裹的。
蒸煮过的粽叶非常有韧劲,不会轻易破碎,还有淡淡的粽叶清香。
桂花糖呈现淡淡的金黄色,通体晶莹剔透,能够清晰看见桂花糖里包裹着一朵朵绚丽绽放的桂花。
闻起来香香甜甜的。
吃起来更是。
宋青燕连连夸赞,“如果他能够大规模生产这种桂花糖,生意肯定会非常火爆。”
林荷珠:“当时我也是对他这么说的,但是他却说,他没想着一辈子偷偷地在各条小巷子里卖桂花糖,他想参加高考,想去上大学,堂堂正正地出现在大家视野里。前年,他的爷爷奶奶已经陆陆续续去世了,去年年初,他的姑姑也已经病逝,为了能够专心致志地备战高考,顺利考上大学,去年一整年,他都在卖力卖桂花糖,计划着攒一年的钱来全力参加高考。”
“那天腊月二十九碰见他,原本是他最后一天卖桂花糖。”
闻言,宋青燕接话说道:“可因为在那天遇见了你,他又多卖了一天的桂花糖?”
林荷珠:“嗯。”
宋青燕:“他把他家里的事情告诉你,也算是向你表明了心迹,那你呢?你有对他说,你家里的情况吗?”
林荷珠轻叹了一口气,“在跟我爸妈住在一起以后,我才知道,其实我爸妈一直都很瞧不起陈振河,觉得他心思太过敏感,自尊心也太过强,哪天他鱼跃龙门翻身了,肯定就会跟小人得势一样,不会再对林素云好,也会想尽办法打压一开始各方面都凌驾在他上面的林家。只是林素云太喜欢他,当年闹死闹活地要跟他在一起,我爸妈也只能够妥协。”
“接我回林家以后,我爸妈担心,我也会跟林素云一样,在择偶的方面上选错了人,他们就天天在我耳朵边念叨,说我嫁人一定要选择门当户对的,绝对不能够低嫁,尤其不能够选择像陈振河那样出身的男人,从小没有父母,吃着百家饭长大,说他这样的,性格上会比较敏感,自尊心也会特别的强,稍微遇到什么事情,心就会变得特别窄,也会越来越不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