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带夫回城(539)
“村里山货的销路不好找吗?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
去江城前,顾志勇跟宋青燕说,他会在一个月内回来。
可结果,这一去,去了将近三个月。
顾志勇把洗好的碗筷放在沥水架上,拿着抹布边擦着灶台,边解释说道:“只是我们长河村的话,这销路倒好找,我们家饭馆分担一点,再找其他饭馆分担一下,整个村的山货完全能吃得下。”
“主要是周边其他的村落听说我能帮着销售山货,也全都来找我了,还说只相信我。”
“这乡里乡亲的,我也不好给推掉。”
“我也问了他们,之前的山货,他们都是怎么处理的。”
“他们说,有外地来的商贩隔段时间就会来收,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不说,还挑三拣四。”
“这些山货都是乡亲们从山上一点点采摘下来的,不仅辛苦,有时还会有危险,但卖出去的山货,也仅仅只是让家里吃顿好的。”
说到这里,顾志勇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宋青燕也跟着轻叹。
她在长河村当了整整六年的知青。
村里,以及整个小镇的情况,她都是了解的。
那是又穷又苦。
宋青燕:“现在都解决了吧。”
顾志勇:“销路我已经帮着给走通了,但我想了想,只给找销路,也只是解决眼下的困境,长河村以及其他村落的真正困境,主要是道路不通,大家都被困在山窝窝里,没有办法从里面走出来,山里的山货等东西也因此滞销,但修路这件事,只光靠我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我就跟顾支书,以及其他村落的支书、村干部们向上面递交修路申请,也去周边城镇拉资金,请他们投资修路。”
宋青燕:“修路是件大工程,怪不得你会耽搁这么长时间。”
顾志勇:“不过,结局好歹是圆满的,上面批下一笔拨款,再加上拉来的资金,差不多年底就能把路给修出来。”
宋青燕也为村民们感到高兴,“有了路,他们就能走出大山,再也不怕山货没有销路了。”
厨房已经清理好。
顾志勇关掉厨房的灯。
他去卫生间洗漱。
宋青燕没跟着,在客厅坐等着。
顾志勇边洗脸,边问宋青燕:“我没在的这几个月,家里跟饭馆有发生什么事吗?”
宋青燕:“家里倒没什么事,饭馆有。”
顾志勇:“解决了吗?”
宋青燕:“没呢。”
顾志勇挂好毛巾从卫生间里出来,他皱着眉头问:“什么事这么棘手?”
宋青燕:“我们进屋说。”
顾志勇跟着走进房间。
宋青燕从书桌上拿了几张报纸给顾志勇。
顾志勇快速浏览。
了解了事情的大概始末后,顾志勇的眉头皱得更深了,“露娜就是宋紫燕?”
宋青燕:“是她。不过,她现在的身份是香江富商沈瑞祥的四姨太,以及未来茶餐厅的高级经理。”
顾志勇:“茶餐厅什么时候开业?”
宋青燕:“余策说,在下月的月初。”
“我倒是不担心茶餐厅会抢走我们家饭馆的生意。”
“只是这茶餐厅在装修前都要搞个装修开工仪式,又是舞狮、又是剪彩、又是请嘉宾等等,热闹得整条龙兴街都挤满了人,好不容易开业了,我估计开业仪式会搞得比装修开工仪式还要热闹,这个热闹,我也想分一杯羹。”
苦恼地皱着眉头看向顾志勇,“你有什么主意吗?我思来想去,始终想不到到底用什么办法才能抢走茶餐厅开业的风头。”
顾志勇放下报纸,在宋青燕身边坐下。
俩人多年的夫妻。
默契早就养成。
一看顾志勇这个架势,宋青燕顿时明白,他是有办法的。
宋青燕拉扯着顾志勇胳膊,催促他道:“快说!”
顾志勇展开双臂。
宋青燕嗔了眼顾志勇,坐进他的怀里。
顾志勇环抱着宋青燕,低头埋进她的颈窝,眷恋地用鼻尖蹭了好几下,这才不徐不疾地开口说道:“在帮着乡亲们开拓山货销路时候,我顺道去了趟鹏城,那里发展得特别快,有着不少我们这里没有的新鲜玩意儿,我进了不少东西,也买了几台彩色电视机。”
现在市面上的电视机,全都是黑白电视机。
贵,还不好买。
如果谁家买到了电视机,电视机一开,左右邻居保准把这家给挤得满满当当。
这黑白电视机都让人这么疯狂了。
何况是稀罕的彩色电视机,估计得要万人空巷,全都挤到彩色电视机跟前看热闹。
宋青燕心里顿时有了主意,她问顾志勇:“你买得彩色电视机都是几寸的?”
顾志勇:“有最小的17寸,也有最大的32寸。”
宋青燕:“最大的32寸给我留着。”
顾志勇:“你打算捐赠给龙兴街?”
宋青燕侧头看了眼顾志勇,脸上满是笑意,“所以我们是夫妻呀,我只是起了个话头,你立马就能猜到我想要干什么。”
顾志勇腻歪地重新埋进宋青燕颈窝,“那是当然,没有比我们更默契的夫妻了。”
茶餐厅开业在即。
第二天,宋青燕就去了龙兴街的街道办事处。
听闻宋青燕的来意,办事处的主任笑得把脸上的皱纹都给挤成了一朵花,“宋老板可真是及时雨!”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龙兴街早就不是当年的龙兴街,每天的人流量都非常高,可再有底蕴的古建筑,大家也会有逛腻的时候,我们街道办正愁着怎么开发新项目吸引游客,宋老板就来捐赠电视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