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为辛弃疾义女后(127)
韩淲:“是是。我以后就是‘辛淲’。”
莲心惋惜:“那今日我们都不能吃饭了。”
韩淲奇怪:“为何?”
莲心:“因为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嘛!”
好你个谐音梗啊。
姜夔和三郎都悄悄向莲心送来了敬佩的拇指,大娘也在一旁默默抚掌:“聪慧,聪慧。”
这回便轮到韩淲被气笑了,喊着“三郎还不能‘长相思’呢!”和几人混战起来。
就在莲心疑惑为何韩淲会有此言时,旁边传来一声轻轻的咳嗽。
跟在辛弃疾身边始终一言未发的大郎淡淡看了眼莲心,又看了眼韩淲。
看到他们二人站得很近的位置时,他有些不赞同地皱了皱眉。
众人和他面面相觑,都琢磨不出他想说什么,但又不好扭开头,只好齐齐乖巧坐着,等大郎说话。
大郎见自己拿眼神示意这么半天,都没人反应过来,只得转移开话题。
他指着三郎书下压着的一页纸,笑道:“三弟,那是什么?”
三郎在面对大郎时就没那么随意了,爱犯懒的性子也收了收,直起身微笑叫了声“大哥”,“是我在抄录的书。”
方才韩、辛二人来得匆忙,他起身也匆忙,没来得及藏好正在抄录的、要送辛弃疾的兵书,四郎方才工作量颇大(也因此在方才的混战中被姜夔戏称为“藏书郎”),没法将众人节礼挨个细致藏起,索性将三郎抄录的书盖在莲心所做的幞头和玄色布条上,再将另一本普通书盖在三郎抄录的书上。
做得匆忙,三郎的抄录便露出了个书页的角。
本以为没人会注意这一点细节,却不想还是露了些端倪。
四郎在一旁有些愧疚不安,三郎朝他摇摇头。
而大郎已经走到了那一堆的旁边,伸手要去揭那一小堆上盖着的书。
大哥性格和韩哥哥不一样,若不叫韩淲看,韩淲只会百般耍赖弄到,倒不会生气,但若不让大郎看,大郎倒不会死缠烂打,但他藏不住心思,只怕当场就得脸色不好,叫所有人都尴尬。
三郎心下舒了口气,只得收回要去阻止大郎的手,抬头看大郎,“大哥,那是我为父亲准备的冬至节礼。”
短暂的寂静中,莲心冷汗直流。
三哥的书底下,压着的就是她绣好的“满脸花”幞头和那条绝不愿意叫韩淲看见的玄色布条呀!
被韩淲提前看见,她都害羞得直恼,若在众目睽睽下被大郎翻出来...
她连想都不愿意想这种场景!
她紧张地握紧了手指。
三郎还在介绍:“...抄录了部分父亲的《美芹十论》,用图画出书中所示场景...”
幸运的是,大郎听到三郎的话便没再继续翻了,只惊讶一笑:“三郎这节礼选得不错。”
莲心松了口气。
她赶紧点头,以示对辛大郎所说话的同意。
平心而论,确实不错,又有巧思,又用心。
三郎给大家展示这份半成品节礼时,就迎来了众人一多半的惊呼(莲心、四郎、大娘)和一小半的羡慕嫉妒恨(姜夔、二娘),以及一个喊着“给我抄抄!”未果而退而求其次诈骗走三郎一本参考书的人(不用说也知道是韩淲)。
大家都喜欢三郎做出的这份节礼。
大郎说:“我也想做一本这个。三郎,下午你来教教我,行不行呢?”
——但这也不是给别人复制一份的理由啊。
莲心眨眨眼,韩淲也眨眨眼。
几个正在吵嚷的小伙伴打架都暂停了,互相一对视,都使劲朝三郎悄悄使眼色:快拒绝他!
每个人都不愿意和别人准备的节礼撞上,可大郎却要三郎手把手教他再抄一份?
虽然时人看重长幼,认为“长兄”有与父亲比肩的权威,也不能这样行事呀!
只是,随着三郎沉吟着收回目光,大家也意识到了什么,又互相对视。
若是为了保下盖在他的书底下的众人礼物,只怕三郎也不好拒绝。
——毕竟,谁知道大郎遭到拒绝后,会不会又继续翻出下面的节礼呢?
就在莲心犹豫片刻,终于直起身时,三郎也按住了她的肩膀。
“小事而已。下午我就去教大哥。”
他略一颔首,对大郎这样说道。
大郎这才“哦”了声,拍拍三郎肩膀:“谢了,三弟。”便转身去厅另一头找辛弃疾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
莲心小声和韩淲道:“你看大哥...”
他怎么能这样啊!
莲心咬住了嘴唇,不安又恼火地在座位上挪来挪去。
又是替三哥生气,又是恼大郎。
拿别人的创意,自己复制一个,这放到现代就是抄袭呀!可偏偏这是在古代,所以大郎可以理直气壮地问而自取,丝毫没想到三哥的节礼也是他自己的创意。
莲心开始用愤怒的正义眼神盯视大郎的背影。
韩淲也在一旁有些无言,他看着三郎片刻,又看看莲心。
过了一会,他突然想到什么,一合掌。
“我有个法子。”
他扯一下莲心,让她把耳朵挪过去:“虽然三郎答应了,但也只答应今日下午过去教大郎。可如果大郎本身下午没有时间了呢?——我们背后做些手脚,叫你大哥的时间都被别的事占上,这样...”
他和莲心对了个默契的眼神。
这样,大郎不就没有时间去找三郎,模仿三郎的节礼了吗?
第62章 发散,耗子追猫和“人好肘子多”。
今天早晨开始,辛弃疾发现一群孩子有些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