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为辛弃疾义女后(215)

作者: 雪潺潺 阅读记录

现下,果然要被人逮到弹劾了么?

在一家人都骤然变色的情况下,辛弃疾没立刻讲话。

他拿起茶杯,慢慢饮了一口。

年逾四十,曾做过将领的男人身上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神情。他并不显出特别惊讶,只幽幽叹息:“做下这些事,就料到会有今日。不过早晚的区别罢了。”

不过,“三郎,你又是从何处得知此事的?”

也不是他怀疑,实在是三*郎并未入仕,又抱病许久,他又是哪里结交的人,哪里来的消息呢?

“近日常在外奏琴,认识了一些人。他们听琴时说的话,许多是无心的,但即可猜测其爱好何物。之后分别就此稍加攀谈,再辅以厚礼,便能认识想认识的人,得到想得到的消息。”

只看三郎的表情甚至看不出他在说出的是这样令人有些后背出冷汗的话,他看起来仍是那么秀异舒展,与俗世之事无关似的,“我陆续接触了些人,他们说的不算有出入。想来弹劾的事也是属实了。”

范如玉和辛弃疾对视一眼。

若是辛弃疾被弹劾的事是真的,倒也确实合理。官家以述职的名义将辛弃疾召来临安府,却只见了一面就将他撂在一旁,根本未过问职务情况。

而临安府有官家的亲军殿前司,是对于官家最好施为的地方,一旦想罢免辛弃疾的职位,根本不需要考虑辛弃疾恼而翻脸反扑的风险。

而此时再考虑之前所说的莲心之事——若辛弃疾真的被罢免了,那么,他又该怎么保护住莲心呢?

甚至,他们一家人回到上饶,怕都难逃被商人趁机报复的局面。

辛弃疾将手肘放在案上,沉默着,陷入沉思。

范如玉凝眉,亦没有想出任何可行的结果。

她无声呼了口气。

“那份奏章,有多严重?”

“‘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此语在奏章中随处可见。”

范如玉轻抽一口气。

在御史的弹劾里,这已算是相当严重的指控了。

若官家听信了此言,那么老辛的职务恐怕真的有被罢免的风险。

这样看来,令三子入宫搏一份前程倒却也是一条出路...

辛弃疾又“啧”了一声。

两手互相搓一搓,随即变为无奈垂下的姿态。

“不行。爹不允许。宫中不是一般人能待下去的地方。”

出乎意料,就在莲心以为他要点头的时候,辛弃疾却道,“你才从死里逃生多久?爹和你娘的心,在细丝上悬了十六年,好不容易前阵子你身子好转了,你却又要将我们的心放在油锅里煎么?”

“宫中凶险,绝对不成!”他斩钉截铁,如此宣布。

...

“没想到爹爹态度如此坚决。”

马车的颠簸中,莲心一边剥着栗子,一边道,“这样的话,此事也只能算了。”

三郎赞同,“嗯,只能算了,我再另自己找人引荐我去做棋待诏吧。”

莲心剥栗子的手一顿。

另找他人?

看来三哥说的‘算了’,其实指的就只是从爹爹这里走通门路‘算了’吧?

莲心“唉”了一声,没有立刻说话。

直到她见车一直往前驾,才顾不得别的,赶紧挑了帘子探头:“老伯,你先送我,是去李月仙李娘子府上,别走错了啊!不是先去三哥说的御史府上!”

听车夫爽快地“哎”一声,莲心又转头与三郎嘱咐,“李娘子被唐琬的家里人找上门来,递信的时候听起来那些人是来势汹汹,口信里却也没说清楚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我怕出意外,若你见完御史我还没出来,你就派护卫进来府里吧!”

方才与辛弃疾、范如玉如此这般地辩论一番,最终也没说动他们同意三郎入宫的事。

倒是朱淑真忽然派了侍从来府上,说是她见着李月仙被唐琬家人找上门来大骂,剑拔弩张的,估计与唐琬有关。

因此,莲心才赶紧火急火燎地出了府。三郎要去的地方与她顺路,便一道来了这边。

“紧急成这样子,我也不可能放心叫你孤身进去。”

三郎一边整理坐乱的衣袖,一边道,“我与你一起进府吧。”

“不用,你不是要去见御史么。怎么,就这么怕他叫你弹琴?莫非之前发誓说再也不弹琴的话竟是真的呀?”

莲心玩笑毕了,摆手,“没事,你先忙你的。我只是去劝个架,就算拉架挨了打,也不会重。你见御史的事才是不能耽搁。”

“——你若出事了,我去找御史还有什么意义呢?”

三郎这一句话落下,莲心的手停住了。

她慢慢抬脸看向三郎。

而三郎并没有看她,只是挑了帘子向外看去,轻声道:“外面又还下着雨...”

道路上不停有因忙着赶路而滑倒摔跤的人,路上凹处积满了水,摔倒的人都沾了一身的泥。

他看着街上的人。

天光将他的脸颊轮廓打得羊脂玉似的美丽。

那种眉清目朗,因为在陌生和熟悉之间,所以让莲心满心茫然。

手里莫名的慌乱,有种想要拿点什么的冲动,但又不知道该拿什么,只好转而轻摸摸自己的脸颊,反手按在后脖颈上,不知所措地挠了挠。

触手一片柔软。

然后莲心将眼帘垂下去。

车外有沙沙的轻响,人们的脚步像鼓点一样。

每当皮肤有莫名湿润的触感时,莲心就知道是外面下雨了。

雨像能涤荡一切似的下起来。

雨脚如麻,击打在车顶,震得马车都怦然作响。

莲心摸了摸耳朵边的脉搏,小声道:“三哥言出法随啊。”随后不自觉笑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