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为辛弃疾义女后(75)

作者: 雪潺潺 阅读记录

莲心和辛三郎一起偷笑起来。

与此同时,在外间的辛弃疾正盯着棋盘,心里破口大骂。

他敬谢不敏个屁!他要是连范如玉看似大度实则隐含不满的举动都看不出来,他也枉做了这么多年体察上意的官了!连老婆话里话都听不出来的人,算什么大丈夫!

他身心俱疲,朝对面的小月挥了挥手:“行了,下去吧!我这里用不着你侍候,你在这里歇两日,等此间事了,回府的时候,我再给你捎回去你范娘子身边。”

小月白生生的手里仍抓着棋子,撑着下巴笑嘻嘻道:“郎主真不考虑收下我么?方才为了躲我,连三郎君都能推出来作挡箭牌,真让人家伤心呢。”

辛弃疾也笑了,骂道:“屁!你范娘子日日离不得你,收了你,我都不知道她到时候是会为了我吃你的醋,还是为了你吃我的醋!”

说完,看着她都嫌眼睛疼,蒲扇似的手挥挥,“滚滚,什么细作西施,快滚!”

细作西施,听起来难听,似乎是取西施被勾践送给夫差使美人计的典故,但又何尝不是一种夸奖呢!

小月咯咯笑,三步并作两步地逃了。

扒在碧纱橱中的莲心:目瞪狗呆.jpg

还有这种解决方式?!

范娘子真乃驭夫高手呀!

“看见了么?”

三郎也默默和她一同扒在橱*边偷看了会,此刻见辛弃疾将小月赶走了,他才没事人似的直起了腰,“不必担心。母亲与父亲感情甚笃。”

就好像他方才没有担心似的。

莲心觉得她应该和辛三郎好好掰扯掰扯,到底是谁更紧张!

莲心一五一十:“方才三哥若不告诉我从这里能看见外头,我才不会偷看...”

两人一边掰扯,一边没再留在书房中,走到了外面。

三郎袖手徐行,只是无奈微笑,莲心叽叽喳喳、手舞足蹈在他周身绕来绕去。

这本是一幅温馨的场景。

如果两人没看见陆游匆匆向外赶去的话。

辛三郎带着莲心上前,和陆游问了好:“陆伯父这是要向哪里出门去?晚辈送伯父吧。”

陆游摇头:“不是出门,是回抚州。这几日赴宴,遇上了不少虚与委蛇的权色生意,虽则幼安与我说了这是为了做样子给那群米商们看,但我还是应对不来这些事啊。”他也有些羞愧,下意识摸了下脖颈处一道伤痕,“唉,不好再去那些宴了。我还是先回抚州了。”

辛三郎略一怔。

他和莲心对了下眼神。

最近这几日,倒确实听说陆伯父常与娘子争吵,怕也是因为辛弃疾的“装纨绔”之举,导致二人因宴上的如云美人起了争执。

他是个年轻郎君,不好再劝陆游家事,闻言便只好浅浅微笑,闭口不言。

——但莲心还是个小孩子模样,所以没关系。

莲心被辛三郎牵着,身子努力前倾,劝:“伯父,王娘子与你的矛盾,只在于你二人未将话讲清楚。你若不告诉她缘由,只任她从外头听回来你‘宴上携美姬’的流言,又叫她怎么能不担忧着恼呢?”

照陆游这寡言的性格,她简直不用问都能猜出来他二人吵架的原因呀!

第39章 漏勺,河东狮和“情孝难全”。

莲心狡黠道:“陆伯父亦畏惧于‘河东狮吼’乎?”

河东狮吼正是本朝的典故。苏东坡的一位朋友陈慥之妻十分生猛,一旦听见陈慥在外宴饮,便会愤怒地摔打起来,吓得陈慥连连认错。

为此,苏东坡还特赋诗一首,赶来嘲笑:“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①。”

“河东狮吼”也就从原本的佛教中用于形容佛祖威严的词汇变为了“惧内”的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叫法在现代已成为常用语,但在南宋也只是少数人晓得的轶事。

不过,虽不晓得内情,光看莲心的表情,也能猜出莲心的言下之意了。

陆游叹口气,摇摇头。

这叹气不是因为被莲心一个小孩子像模像样地教训,觉得面上无光,而只是叹自身际遇罢了。

他是回想起来,他和妻子之间的事,总要一吵架就牵涉到表妹。

每一次起了矛盾,每一次争执,最后都要以王娘子将唐琬拉出来,嘲讽他“你就是还想着你的那表妹吧!”作为结尾。

久而久之,他也懒怠与王娘子再交待些什么了。

她非要误会,他又有什么办法?

他摆了摆手,“小丫头,多谢你的好意。不过我去意已决,你不必再劝。”

说着方要走,腿却不知为何像陷进了泥地里一样,拔不出来。

陆游的目光,疑惑地下移。

莲心正抱着他的腿!

陆游目瞪口呆:这孩子怎么还随意抱人呢!

但见一旁连她三哥都没说什么,他也不好多管闲事去教训辛弃疾家的孩子。

便只板起脸,想要去搀着莲心胳膊,叫她起来:“在地上打滚,成什么样子?没有小娘子的娴静。”最后还是没忍住,教育了一句。

莲心却笑嘻嘻:“陆伯父不答应我留下来,我就不撒手!”

一边和辛三郎对了下眼神。

陆伯父的嘴,不说严不严吧,反正是挺像漏勺的。前日他和王娘子吵架,气冲冲和几个侍从诉苦,门都忘了掩。

随后,不出一炷香,连这处宅子的看门狗都晓得了陆伯父还在用着一个发黄包浆的菊花枕这件事了呢...

总之,只看陆伯父这嘴,也绝不能叫他先走!

到时候等他将辛弃疾的谋划说漏了嘴,再去补救,那可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