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小奶娃,帮娘亲种田成首富(184)

作者: 祝霜华 阅读记录

“属下可不会做,”徐侠直摇手,“再说,大冷天的,做这个多冻手啊!”

周彧不赞同:“别这么扫兴嘛!”

他打发徐侠去隔壁打听冰灯的做法,脑海里开始构思冰灯图案,做好了,安安喜欢,秦姑娘也会很高兴的。

徐侠很快回来,把打听到的都说了,周彧笑道:“听起来很不错的样子,而且冰灯比纸灯笼好,不怕引发火灾。

“你刀法好,削些木头,也钉出框架来,我来画图。

“咱不必拘泥,不要做死板的方形,越奇特越好。”

徐侠到底年轻,也有几分玩性,爽快答应下来。

等他们的冰灯做好了,也到了正月十五早上。

屯子里像去年一样,在村子中央的小广场上准备了三堆篝火。家家户户门口都悬挂了秫秸编织的灯笼,里头放了个粗陶的浅盘子,固定了自家做的蜡烛。

这种蜡烛是用松明为主料做的,烟很大,照明效果也一般,维持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只是起个烘托氛围的作用,但要不是赶上元宵节,还舍不得用呢。

那粗陶盘子洗干净了,还能继续做他用。

反正天冷,晚上的聚会差不多持续半个时辰就会散了,这点子蜡烛也足够用了。

到了晚上,屯子里的灯笼次第亮了起来,村民们呼朋引伴,朝着村中央而去。

周彧特意等赵家人要出门的时候与他们会齐了一同过去,问就是要照顾两个妹妹。

今年周家姐妹是主动提出要去的,两人换了新衣服,每人手里还提着一盏自己亲手做的小灯笼。

赵家人也人手一只灯笼,各个不同,周彧当然也有。

他们一出现,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秦瑛拽了拽赵大婶,抱着安安悄悄往旁边挪了挪,周彧很快便被村民们围在了中央。

周彧没法子,只好当众说了几句吉祥话,便让大家尽情乐呵。

安安已经被赵虎架在了脖子上,舅甥两个把灯笼交给赵大婶和秦瑛,便开始满场疯跑。

秦瑛和赵大婶把周家姐妹护在中间,看着村民们围着火堆又唱又跳。

周绵小声跟姐姐说:“我倒觉得,这样比那些吹拉弹唱歌舞表演还好看。

“所有人脸上的笑都是真的。”

周绮点头表示赞同,又说:“过几年,条件更好了,说不准这里还会有杂耍艺人过来,那就更好看了。”

“那倒是,”周绵露出缅怀的神色,“我还记得小时候咱们去逛庙会……”

说着说着声音就低了下去,那时候他们还是美满和睦的一大家子,如今却……

周绮搂了搂妹妹的肩膀,安慰道:“往后会越来越好的。”

“听说咱乡里也有庙会了,”赵大婶突然说,“就是这么些年头一回办,应该没多好看,等三月三的时候咱们再去看,应该就好多了。”

秦瑛忙问:“您听谁说的?”

“屯子里好些人都说呢,”赵大婶道,“我前儿去换豆腐的时候,听你张大娘说她表妹来看她的时候告诉她的。

“她那表妹就在乡里住。唉,说来也是好笑,从前咱快饿死的时候,可没听说你长大娘有这么一门子亲戚。

“如今好过了,亲戚就主动上门了。”

说着脸上就露出了嘲讽的笑容。

秦瑛叹道:“这也是人之常情,大难临头,谁不是先顾自己个儿?自己都活不起了,哪有力量照顾亲戚?”

赵大婶也跟着叹了口气,脸上的不忿渐渐散去,“唉,都是没法子哟!”

周绵最关心的当然还是庙会:“婶子,秦姐姐,咱真的要去赶庙会?”

“去呗,”赵大婶道,“反正又不远,咱白天去逛逛,天黑之前回来,不会有啥事的。”

周大人肯定会派人保护的,怕啥!

秦瑛有些犹豫,道:“要不,咱们还是问问周大人的意思吧?”

他们自家人倒好说,毕竟要带着周家姐妹,再小心也不为过。

第167章 吃汤圆

等热热闹闹的半个时辰过去,村民们开始陆陆续续归家。

赵家人也很快回到家中,没想到周彧也跟了过来,笑呵呵告诉他们:“我们也做了几个冰灯,拿过来和你们一起热闹热闹?”

谁能拒绝?

安安还拍手叫好,催着他们快去拿。

很快,赵家的院子里就摆满了冰灯,有的就放在平地上,有的摆在鸡窝上,有的放在兔舍上,还有的放在蘑菇棚上……

大家齐动手,点亮了里头的短蜡烛,很快院子里就变得光滑璀璨起来。

安安大张着嘴巴,眼睛里满是惊叹:“哇!好看!”原谅她现今的词汇量还不足以写一篇二百字无重复词语的感

慨。

周彧那边做的冰灯形状更特别一些,即便是冻出来只是直筒或者四方模样,也会被徐侠用快刀做修改,雕刻出不同的样子。

灯壁上是周彧亲手画的色彩浓丽的图案,有的图案还是镂空的,烛光透过缝隙漏出来,越发令人目眩神迷。

徐侠还把几盏冰灯放在了墙头上,这样两边的院子都能看得到。

周彧的目光先落到了安安身上,见她撒丫子满院子飞奔,一边跑一边哇哇叫,兴奋的情绪感染到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然后看到两个妹妹手牵手挨个冰灯欣赏,拥有了属于少女的活泼开朗,真是令人欣喜。

最后落在了秦瑛身上,她的面颊被冻得红扑扑的,像是雪里红梅一般,双眸中倒映着所看到的一切景象,并闪烁着她的喜悦。

许是长久的注视惊动了秦瑛,她转头循着视线望过来,正好与周彧的目光空中相碰,心头猛地一跳,急忙转开头,脸上的笑容也不再似先前那般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