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摘星星的人(51)

作者: 蔺巫林 阅读记录

画笔在指间转来转去,最后卡在虎口,“你认识陆沁吗?”

江云宪:“谁?”

看这反应,就是不记得了。

“这个。”骆星伸手指向照片墙上的女生,“她以前也在述洲读书,跟你同过班。”

江云宪看了看,的确没有印象,视线转而投向旁边的一张照片,右下角有团绿油油的不明物体。“这是你?”他问骆星。

骆星:“……”

“真是谢谢你了,居然能认出来。”

班上的照片墙是卢书兰弄的,有个人获奖的荣誉展示,更多的是班级活动和集体文艺汇演时的抓拍,留下同学们一些值得纪念和回忆的瞬间。

江云宪所指的照片是张舞台剧照,骆星在其中扮演一株含羞草,穿戴绿色头套和毛绒服饰,当女主人公碰到她,她就蜷缩倒地。在舞台角落一躺就是十来分钟,整个演出过程非常轻松。

骆星当时挺满意这个角色,如今再从照片里看,太憨。

她在照片上只占据了芝麻大点儿的角落,又带着夸张的妆造,搞不懂江云宪怎么一眼认出来的。

“眼神还挺好。”她说。

*

今天的天气预报不怎么准,放学时段,还下着连绵不断的小雨。

骆星从教室窗口探头望了望,缩回来,把还没完工的电影海报卷成条状塞进书包。打算周末在家加个班,周一好去社团交差。

书包拉链拉开,容量显然不够,里面除了课本,还有攒了一周的信件和包装得花花绿绿的小礼物。

收信人全写着江家显的名字。

显然高一新入学的小学妹们已经打听到了本部骆星与国际部校草之间往来密切,可充当信鸽的消息。

骆星已然习惯,背上书包,从教室后排的置物柜里拿出雨衣,手机收到章连溪的来电。

“星星,让你叫小宪周末来家里吃饭,你跟他说了吗?”

“还没有,我忘了。”骆星边说边往外走。

“呀哎这也能忘,那你待会儿跟他说一声,明天的午饭,就说谢谢他在南洋对你的照顾,麻烦他了……”

“知道了知道了。”骆星一步跃下两层台阶,嘴硬道,“也没有很麻烦他吧。”

她挂了电话,推着自行车往校门外走,厚重的雨衣罩在身上像盔甲,碰到正往公交站走的江云宪,她喊了他一声,替章连溪转达邀请。

“就明天中午,你有空吧?”

“我会准时到。”江云宪背着黑色书包,手里撑着伞,伞面往骆星头顶举了举。“下雨了不叫家里人来接?”

“不用麻烦。”

“你出院还没几天。”

潜台词是,别又作死淋雨感冒了。

骆星的脸罩在深蓝色的雨衣兜帽下,随着惊讶抬头的动作,雨衣料子窸窣作响,“哦,原来你知道我住院了。”

诚然,他没有探病的义务,他们如今的关系也就当得了一句普通朋友,但骆星的的确确有过隐秘的期待,以为他会来。

事实告诉她,平河泰州的朝夕相处是假象,她与他之间泾渭分明,横亘无数沟壑。

潮湿的空气有片刻静谧。

“我去了医院。”江云宪眸中神色略有闪烁,握着伞柄的手指不自然地绷着,泛白。

“什么时候?”骆星满脸写着不信。

“你住院第一天。”

其实去过两次。

一次是她刚输完液,在病床上睡着了,他没吵醒她。

于是隔天又去了一次,碰上了江家显那伙人。病房里热闹,欢声笑语,他进门只会把气氛搞僵,没必要硬凑一起。

“那束绿绣球是你送的?”骆星想起柜子上那束无人认领的花。

江云宪点头默认。

“好吧。”

是她错怪他了。

“你知道附近哪里有眼镜店吗?”江云宪岔开了话题。

“你要配眼镜?”

“嗯,坐最后一排看不清黑板上的小字。”

“那你问对人了,”骆星说。附近大街小巷眼镜店不少,宰客的也多,价格虚高。

“湖阳眼镜店,那家最实惠,质量也好。”她在那边买过美瞳和墨镜,办了会员卡,跟老板也混熟了。

只不过那家门面小,挤在深巷的犄角旮旯里,招牌陈旧不起眼,第一次去不容易找到。

骆星说:“你跟着我来,我骑慢点儿,你走快点儿。”

她刚踢开自行车脚撑,校服口袋里的手机一阵震动,一接通,裘柯的大嗓门穿透手机传出来:“阿星,你到底来不来啊,再不来我们就走了……”

“马上。”骆星口头拖延,“再等等。”

“那你赶紧来啊,待会儿场子就散了。”

裘柯分贝大,江云宪不可避免地听见,等骆星挂了电话,他问:“你有事?”

“呃……”骆星嗫嚅,又点点头,她得把书包里的礼物和情书交给江家显,总不能全带回自己家。国际部今天下午搞活动放半天假,听裘柯说,江家显在跟乐队排练,她本来打算直接过去找他们。

江云宪看出她为难,“你给个眼镜店的大概位置,我自己应该能找到。”

骆星:“哦,那行。”

江云宪的手搭上骆星的自行车龙头,“走吧,你要去哪儿?”

骆星:“啊?”

她以为江云宪的意思是他自己去找眼镜店,他们就此别过,没搞懂事情就怎么发展成,他骑着她的车,载她去找江家显。

骆星抱着书包缩在后座,渐渐变

大的雨点和潮气被隔绝在外。

狭窄幽闭的空间,像小时候捉迷藏躲过的藤条箱箧,昏黯视线中,只有男生清瘦的背脊随着蹬车的动作起伏。

上一篇:假扮爱人,别当真了 下一篇:春潮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