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雁来月(18)

作者: 一寸舟 阅读记录

赵木槿嗯了声,“还有呢?”

她说:“还有,就是佛经里写过的,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只有脱离一切外在评价标准,不被任何欲望束缚的时候,才能生出平常心,清净心,平等心。”

“说得好。”赵木槿握着经书,点了点头:“听见了吗?云州,你没事也多读读这些,戾气别那么重。”

郑云州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他的手扶在方向盘上,淡淡地说:“是啊,你那帮好叔伯抢班夺权的时候,也让小林上去念段佛经好了,我想,凭这丫头的嘴皮子功夫,一定能把他们感化的。”

赵木槿被儿子怼得不轻。

她低斥了一句:“不要胡说八道。”

郑云州没理他妈,倒是很看不惯地斜了一眼林西月:“小嘴儿够能叭叭的。”

说实话,她说的那些东西他一句都不懂。

只是觉得她的声音很柔,很轻。

像寂静的深夜,小雨珠溅落在芭蕉叶上一般清脆。

哪怕郑云州听不明白她在念什么绕口令,听起来也很舒服。

“......谢谢。”

林西月考虑到对他还有所求,只好冲他微笑。

郑云州唇角讥讽的笑意更深了。

他哼了下:“我这是夸你呢?”

西月装作听不懂,她还是笑:“就当您是吧。”

“......”

她是真不知道哪里惹到了这位少爷。

明明自己已经对他很恭敬了。

他怎么就对她从头嫌弃到脚了呢?

这个时候,林西月倒有点想念付长泾了。

同样是高门大院里的子弟,为什么付公子脾气那么好?

他们相处起来,大部分时候都是静静的,各自占据书桌的一端,手上分别看着专业书,最多偶尔抬起头,相视一笑。

付长泾的朋友曾说过,他们两个在一起,就像凉白开加进温水里,起不了任何反应。

好在话题又被赵木槿岔开了。

她拨了下头发,状似无意地问儿子:“回国以后,去看过你爸没有?”

郑云州流畅地转过一个弯:“还没来得及,我爸的大驾就先到了。”

郑家老太爷是清末的最后一批进士,他手里传下来一座三进的四合院,东城寸土寸金的位置,隔金浦街不远,往前走一段就是智恩寺。

郑云州接手过来后,嫌这院子太大太空,索性将宽敞的前院改成了接待客人用的茶楼,隔着一堵镂刻仙鹤的高墙,后边儿才是正经住人的地方。

那天晚上他回去,原本静谧的胡同里多出许多警卫,附近几条小道上一个鬼影都没有,郑云州还坐在车上就知道,是他老子到了。

否则哪来这种最高级别的戒备状态?

赵木槿瞪了一下他的后脑勺:“你也真是,怎么可以不先去看爸爸?”

郑云州从后视镜里看他妈一眼,笑说:“他一个只顾着加官进爵的子弟,都离婚了您还这么爱他呢?”

“那是爸爸妈妈的事情,但你是晚辈。”赵木槿说。

郑云州没理,反而嬉皮笑脸地问:“妈,您怎么认识我爸的?”

赵木槿有一瞬间的沉默。

记忆仿佛又飘回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

那么多盏灯同时亮起来,头顶上的那一束最刺眼,而她站在灯光的正中心,脸上被照得发烫,台下是整齐划一的军帽,她不停地做着深呼吸。

上来前团长就说了好多遍——“千万不要怕,只是汇报演出而已,领导们都很亲切。”

但她还是紧张。

不是因为观众席上人太多,而是观众席上坐着郑从俭,就挨在郑老爷子旁边。

很少有人知道,早在赵家还未生变生乱,父亲仍稳中求进地掌舵集团,被选为继承人的弟弟也没有死于非命的时候,青春貌美的赵大小姐的梦想,是成为文工团的明星。

那个时候她不是董事长,不是全家人仰仗的大姐,不是堪当大任的顶梁柱,她只是她自己。

她还有一个出身将门的心上人。

她以为他们会白头偕老。

到最后,赵木槿也没说什么,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在清凉的山风里飘远。

她只是答非所问地笑了下:“云州tຊ,你真像你爸年轻的时候。”

第8章 观音 真他妈的怪

008

妙华寺的香火很盛,寺门前的那对石狮已经被熏得泛黄,青石阶缝里的野草几乎被香客踏平。

但今天他们走上来,一个人也没有。

林西月知道,宋伯提前差人来打过招呼了。

每半年里总有那么一天,上妙华寺的山路是封锁的,只为接待赵木槿一个人。

百八钟声裂云穿雾,震得路旁一株青柏轻轻发颤,檐角褪色的经幡在风中飘动,寺前绿痕斑驳的台阶上,站满了身着灰袍的僧人。

这也难怪,赵董事长捐的香火钱多达九位数。

赵木槿双掌合拢拜过后,在住持座下大弟子的带领下,去了正殿。

妙华寺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木构建筑群,历经百年风雨,屹立不倒。

郑云州走在她身边,跟着母亲参拜行礼,磕头烧香。

没多久,赵木槿进了偏殿听讲经。

他嫌待着没意思,又怕坐在蒲团上睡着,便出来了。

这样的孝子当一回也尽够了,多来两次郑云州怕遭不住。

林西月把手里竹筐交给了寺里的小沙弥后,就站在外面等。

她侧对着山门内的钟塔,楼身砖砌仿木,碧绿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拱券门,面阔两间。

上一篇:她不想负责的 下一篇:逃婚未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