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标记姐姐后魂飞魄散了(3)+番外

作者: 低绿枝 阅读记录

狼妖倒下,腥臭的血溅了明离一身。

面若冰霜的少女面无表情抽出剑,动作利落地剥了妖丹,扔了一个钱袋在地上,转身离开。

那是明离第一次对修道之人有这样清晰的体会。

真厉害。

和传说里的那样,仙风道骨,降妖除魔。

钱袋里的银子被哄抢一空,明离直愣愣地站着,望着少女离开的方向,像根木桩似的一动不动。脚边的小孩仰着头看她,忽而大叫起来,“付明离被狼妖咬了!她要得狂犬病了!”

-

暴雪肆虐,狂风在山峦间横冲直撞,咆哮声震耳欲聋。

明离再三强调:“我真的没有被咬,也没有得狂犬病。”

茯苓被逗笑,将两人身上的暖灵诀撑大一些:“知道啦小师妹,不然掌门也不会带你回来是不是?”

明离顿了顿,又说她只是被狼妖的血溅到了。

“沈婵师姐的出招就是那样。”茯苓道,“师姐她杀妖的时候是不怎么在乎形象的。”

白衣上时常溅满血,看着十分凶狠残暴,和师姐那张清冷出尘的脸一点也不相衬。

大雪纷纷,行走间明离抖落肩上雪花,她今日穿的衣服并不算厚,可是一路走来,明离不怎么觉得冷,她仰着小脸问出疑惑:“师姐,山上是有神仙庇佑吗?好像一点也不冷诶。”

茯苓“噗嗤”笑了一声,指尖微光闪动,她问女孩:“现在冷了吗?”

冷意瞬间穿透身体,明离“啊”了一声,见茯苓师姐手指动了动,一道浅浅的光从师姐手指落到了她身上。

又不冷了。

明离懂了:“茯苓师姐是神仙。”

明离想,沈婵也是神仙,她穿的衣服也好薄的,可是她好像一点也不冷。

“不是神仙,是暖灵诀。”茯苓引着女孩往前走,“算是青云门最基础的术法,小师妹你过了炼气也会捏的。”

“炼气是什么?”

“给你的书还没看么?”

明离支支吾吾起来,茯苓见状笑了下:“修士入门炼体炼气,而后筑基,筑基后就能御剑飞行,待修为涨到一定程度就会结丹,之后渡三道雷劫,进入元婴期。”

普通修士大多只能到筑基阶段,厉害的修士则会结丹进入金丹期,至于元婴期,那是天才中的天才有可能触碰到。以青云门为例,近百年来仅有三位修士渡雷劫,可惜都死在了雷劫下,因而青云门百年来并未有元婴期修士。

纵观全门上下,也就沈婵师姐有望触碰到元婴期。

已到了明离房间,茯苓便不再说下去,只道:“屋里放了炭火,我把暖灵诀收了,你好好歇息,等过两日天气好些,你跟着师姐们一起去演武场。”

明离点头:“多谢师姐。”

雪光映着天色,将尽未尽。

待茯苓御剑窜入茫茫白雪中,瞧不见身影,明离才关上门进屋。

没了暖灵诀护体果然冷,明离检查四处门窗,随后用两件旧衣服包裹着炭盆两边,抬着炭盆放到床边。

这样睡觉不会太冷。

她脱了外衣滚进床里,用被子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窗外风声呼啸,听着可吓人了。

雪真大。

她要快快修炼,以后像姐姐那样厉害。

第2章 你那便宜妹妹是个人物

大雪天应当是个好睡的天气,偏偏明离老早就醒了,外头“霍霍”的剑声像是劈在耳边一样,明离裹着被子坐起来,发觉炭火已经熄了。

怪不得这么冷。

顾不得外头的动静,明离当务之急是把火生起来,翻箱倒柜总算找出了火折子,明离对着吹了一会儿,火依旧没有燃起来。

需要放点干树叶树枝引燃,可现在冰天雪地的,她到哪儿去找干树枝。

视线转了一圈,落在床边的书架上。

炭火终究是燃了起来,月白色的浓烟往上飘,明离连忙跑到窗户边,用力推开窗户。

冷冽的风灌进屋,屋外明亮的雪色晃得明离眼睛疼,片刻后视线才慢慢恢复。

一柄银亮的剑正指着明离,剑尖离她的喉咙不过一寸。

叶灵歪头看向女孩,嫌弃的表情并不掩藏,“这都什么时辰了,你才刚刚起,付明离,你未免也太懒了。”

明离伸手往外推剑尖,“师姐练剑应当到外头去,院里是休息的地方。”

明离住的院子里有四个人住,除了这位刚刚筑基的叶灵师姐,其余三人都是还参加入门考试的待考徒生。

推不开,剑尖上灵力流动,明离吸了一口气,愈加用力,银白的剑身隐隐往外移动半分。

“一天到晚都在休息,又懒又废,你当青云门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的地方吗?早日回家吧,付明离。”

院里三个新人,叶灵最看付明离不顺眼。

“放手!”叶灵猛地抽出剑,下一瞬剑身却带出一串血珠。

血珠低落在地,红色在雪里散开,她脸色微变,怒道:“都叫你放手了!”

叶灵往后退了一步,望着那人呆呆的表情和满手的血,有些后怕,“我叫你放手了,是你自己弄的,不关我事。”

女孩低着头看着掌心,或许是天气冷了,伤口处的血凝固得很快。眼皮往上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向叶灵,“掌门收我为义女了,青云门以后就是我的家。”

叶灵笑了一声:“梦还没醒吧?”

要真把付明离收为义女,掌门还能让付明离住这儿?

这可不是明离胡编乱造的,是乔瑾瑜亲口和她说的,从此以后青云门就是她的家。

明离两手撑在窗户上,下一瞬跳上了窗户,随后听见了叶灵发颤的声音:“你想干什么付明离!我可是师姐!”

上一篇: 最后一分钟杀了我 下一篇: 苏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