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州河(2)

作者: 景咸 阅读记录

她穿着蓝色的文明新装,黑色的裙子,黑色的皮鞋,踩在船面上,一步一响。两簇辫子呀,编得齐整好看,和姜折这个人一样,周正美丽。

船要停住,总不太稳当。姜折站在船头,不免摇晃。

船夫喊住她,“您怎么出来了!外头雨大,站不稳的,您快进去。”

姜折笑着,平复后,蹙眉上望。

上面的人,很是难过吧。

不曾想,上面的琵琶声停了下来,怀抱着琵琶的少女露了一个头出来,眼里的泪水似乎还在打着转,眼角红红的。

黑色的长发衬出一张又瘦又小的脸。

姜折将伞抬起了一些,能看到她一整张脸。檐头的雨水落着,在两人之间割出一条很宽的雨幕。

“你,还好吗?”姜折看着她,面带笑意,和善问道。她倒不是什么喜欢多管闲事的人,新式的教育也使她对现在女子境遇生出同情。这份同情,恰好在此时有了出口。

相宜原本想要对这个陌生人,说出不太好听的话。可下面船上女人,只撑着伞站在那里,便同其他人不太一样。

具体是哪里不一样呢?

她有些头疼,一下子想不明白。只觉得姜折这一生新式的女装特别好看,特别合身。

姜折见她不说话,只任由泪珠子一行一行的落,看得久了,她也觉心塞起来。

“你愿意和我说话吗?若是不愿意,我就离开,不打扰你。”

船夫也说道:“姜小姐啊,还是赶紧回船里去吧。这看着,快要起风了。”

姜折偏头,对船夫温和道:“不急,再等一会儿吧。”

而后,两双眼睛相对着瞧,相宜总算愿意说话。

相宜抱着琵琶,一手覆着琴弦,小心翼翼,“我......不是很好。”

姜折又问:“你可知道,你所在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相宜答:“知道......”

“知道啊。”姜折轻声说了一句。那便是迫于生计才会进了馆子的人。

现在这个世道,这样的事不少。她从小生活在这里,家底子好,也知道很多事不是自己能够想象到的。但阁楼上的这个女孩儿,年纪也太小了。

“今岁多大了?”

雨声盖过了姜折的声音,相宜反应了片刻:“啊?”

姜折笑笑:“你多大了?可满十六了?”

“没有。”相宜摇头,她今年才十五岁。

才十五岁......

姜折脸上的笑容逐渐隐去,她的伞放下了一些,遮住了面容。相宜一下便瞧不见她的脸了。

这段时间里,姜折在想什么,大抵唯有她自己知道。

相宜也在猜测。

抱着琵琶的手逐渐紧张起来,她甚至是在颤抖,长睫上挂着泪也挂着水雾。她不知道下面这个人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不知她的目的。却生出奇怪的想法,她好像想要抓住了什么,如此挣扎起来。

“姐姐!”相宜忽然出声。

姜折抬眸,遮住视线的伞从两个人眼前挪开,“嗯?”

相宜紧着道:“你愿意...听我弹一曲琵琶吗......”

姜折默了默,笑出声:“站在这苏州河上听吗?”

第2章 (二)

姜折的小舟还是离去了。相宜亲眼看着小舟离去,失魂一样瘫坐下来,抱着琵琶摸了又摸,像是安慰。

大约四五日之后,相宜才知道,那一天姜折上过自己的阁楼。

小舟是绕了一个方向,向馆子的正门去了。

相宜知道这事儿的时候,是下面伺候姑娘的王婆子端了不少物件儿上来,说是给她的。她不知道这些送过来的东西是做什么用,怯生生的开口问了。

王婆子从上到下的打量她,堆了满脸的笑,说她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也不过十六岁不到的年纪,唤一句孩子不为过。可,什么叫做有福气呢?

“啊哟,你还不知道呢~”王婆子将东西搁下,挪了个凳子过来,坐着说道:“大雨那日,你还记得吧!就那日呀,有位姑娘进到咱们的馆子了!就说来寻一个弹五弦琵琶的小姑娘......”

相宜只这么听着,就晓得是她了。

王婆子口中的姜折像极了一个纨绔子弟,在问过了自己的近况之后,姜折就命人回到姜府取了五十块银元。

姜折用这五十块银元,买下了相宜之后的两年。

所以,王婆子才会说,相宜是个好福气的孩子。馆子里的调教还都什么也没受过,就有人给她用钱挡了下来。

临走时,婆子拉起相宜的手,苦口婆心像模像样的教导起来,“那位姜家的小姐一定还会来瞧你。你啊,争点气,好好伺候她,知道么。”

相宜还不太明白:“伺候?”

“自然是伺候!我跟你说啊,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好的都是那口子事儿。你这种没学什么的,反而让人惦记。”婆子认为自己的想法铁定是对的。哪有不重欲的人,还来馆子里包女人的?那姜家小姐人模人样的,不也是喜欢女色?

这两年时间里,相宜这丫头跟了姜小姐,也得学那档子事儿。不然迟早要遭人厌弃的。

“老婆子跟你说的话,你记在心里。下回等到姜小姐来,她不论想做什么,你啊都顺着就是了!明白了吗?”

相宜听了发愣,点了点头。

心里却还想着,姜小姐那日在雨幕之下的眉眼,她都没能记得清楚。

没将王婆子的话放在心上,她亦有自己的执着。

下回见面时,一定要给她弹一曲琵琶的。

......

馆子里给相宜安排了一个伺候的人。说是原有两个的,瞧着那位姜家小姐给了银钱之后再没来过,便想着也省点开支,到了相宜这里就只有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