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州河(42)

作者: 景咸 阅读记录

姜折疑问,“你也不知道么?然后就来叫我了?”

相宜实话实说:“好像是......”

“哦......”姜折穿好这身连衣裙,正在扣扣子,心里的不满的情绪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法子压住了,“许相宜。”

“啊,我在。”

姜折慢慢的说:“你还记不得昨天晚上对我做了什么?”

“我记得......”相宜晓得大事不妙,捂住了脸,试图逃避。

“你昨天晚上,有点恶劣。可都到了今天了,怎么还是不知道要疼......算了。”姜折也觉着今天自己有点奇怪,可在相宜面前,她也不用深究原因。昨天晚上,许相宜就是十分恶劣的。今天,也没有做得很好,还是不心疼她。

不过也没事,姜折自我安慰,相宜还小,往后日子还长,总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吧。

“既然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就不要急。出了事,也不能够自乱阵脚,往后也得记得,知道么?”

相宜很快回答道:“我知道了,姜小姐。”

“嗯?昨天不是还很喜欢叫我名字吗?”大概,姜折是在秋后算账。

“姜小姐,我真不是......”相宜想为自己的冤屈讨个公道,嘴上功夫还不到家。

姜折笑:“不,你是。”

昨天晚上的相宜和今天早上的相宜,太不一样了。很割裂的两个人,却是同一个人。对此,姜折只能苦笑。好像不管是什么时候的相宜,都很可爱。她都,挺喜欢的......

姜折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裙子,在外面披上一件外衫,没再管身边的相宜。她走去桌子边,打开食盒。

“先吃饭吧。”时间也不多了,得在中午十二点之前得离开秦馆。

“您今天还要走吗?”相宜问了一句傻话。

姜折就不打算回答她,吃了几口包子就着豆浆,昨天拿来的那几份报纸留给了相宜,书也留下了。

答应秦孟乐的事情,姜折不得不去做,要是真为了一己私欲让秦馆遭了难,她得如何向秦孟乐交代呢。再者,这里是相宜暂时的居所,安稳也安全。

“你忙吧,我今天报社也还有事,不能多留了。”姜折收拾了东西,就准备离开。

相宜这时忽然喊道:“我带您从后门走吧,从苏州河上也可以出秦馆。”

姜折一怔,皱眉思索。

若是秦馆真的没出大事,相宜便不会说出从后门离开这样的话。莫不是真的有事?事出必然有因,原因在哪里呢?

姜折拿起东西,应了声好,而后出门,“你就待在阁中吧,相宜,好好休息。别忘了要替我写一首曲子,总是紧着其他人的,我也会不开心。”

话总是真的,她不会骗相宜。瞧着那些人围着相宜,她难免心有酸涩,借这个机会说出来,也好。

毕竟与相宜的*关系,今时不同往日人,她对女朋友有点要求不算过分。

“下回再给你带好吃的。”

......

姜折没有选择从后门走,而是直奔秦馆的大门。一路上也瞧见了相宜在楼下看到的那些人。

秦馆门口围着不少的人,客人们大概早就收到消息,都从后门走了。秦馆之所以能够存在几十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秦馆除了客人之外,不许外来人入内。

而且,在民国还没创立的时候,秦馆就有铁律,不许外国人入内。

可今天姜折听到的消息,却是秦馆之中有日本人进来了,还不止一个。听到秦馆护卫们的小声私语,姜折深吸一口气。这事儿,可小不了了。

等姜折走到近处,那些人给她让出一条路来。

为首那人说:“姜六小姐,您近日先不要过来。秦馆中有些私务要处理,不方便让客人入内了。要麻烦您体谅体谅。”

馆主吩咐过这位与其他客人不大相同,得客气尊重,不能照以前那么对待。为首的便十分客气的对姜折说话,还不忘补充道:“相宜姑娘那里不会有事,您放心。”

姜折这才看清楚,秦馆街的街口不止只有秦馆的护卫在。仔细看几眼,姜折遍体生寒。

外头不足十米的地方,站着的分明是姜家的下人。

姜折问:“你们是预备彻查秦馆吗?”

那人也不瞒着,回答道:“奉馆主的命,等我等得查出混迹进来的洋人,才可解禁。”

在秦馆,就不言清誉了。在这里,只要不是民国的公民,那便走算作洋人。外来的人,不能入秦馆!否则秦馆数十年的信誉,将崩于今朝。

“我知道了。相宜那里,就麻烦你们了。”

说完,姜折走出秦馆,迎着外头姜家的护卫走过去。

那头为首的是姜折熟悉的面孔,二哥姜毅的副官,姓刘。那次她去牢里找相宜,就是这人带她进去的。

“六小姐。”刘副官说话还是跟之前一样,话里没什么情绪,像个一直在工作的机器。

腰间别着的手枪,是他的气势来源。

姜折压着心里的火气,深呼吸几下,才开口说话:“我和姜家没有任何关系了,你们没见到报纸吗?”

刘副官道:“我看到了。不过,今天是奉二少爷的命令,来请您回到老宅一叙。”

“你们凭什么认为我还会和你们回去呢!还是说,你们今天是准备把我绑回去?”

“我们自然不会对六小姐动粗。”刘副官想了想,如实告知,“是老爷,想再见您一面。”

这话不大对,姜折心念一动,“爹爹怎么了?”

“老爷身体有恙,他想见您。二少爷让我给您带话,有关秦馆的事,远没有您看到的那么简单,如果您愿意再见他,他或许可以给您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