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变更之后[娱乐圈](90)+番外
连着弹了两首的全员配置,在这首做出了巨大的调整,只留了个易尘雪准备边弹边唱,还有沈淮安的鼓和鹿鸣的键盘做辅助。
【?我还以为是八个人在台上站到“解散”呢,感情你们每首配置还不一样啊?】
【笑死,还是上一首加深了刻板印象,不奏乐器也可以作伴唱哈哈】
“嗯对,如你们所见,我们等解在集体解散前,内部就已经先分裂了,我们是team三号!”易尘雪朝天比出了个三,后又俏皮地打了个响指,“大家晚饭都吃过了没?没吃的话赶紧问问边上人有没有带小零食,饿着肚子听这首歌,到时候可别投诉我报复社会哦!”
在大部分粉丝嚷嚷的“吃过了”的声音中,易尘雪率先弹奏出前奏。
很简单的和弦分解,十分轻快,听起来如同清晨的鸟儿,正在叽叽喳喳地开着觅食大会。
听到那些简单明了的歌词,听众们总算了解易尘雪问那个问题的原因了。
极具画面感的歌词,将燕京的早餐美食描绘得淋漓尽致。
面茶、豆汁、煎饼、炒肝……嘉宾当时吃的,那是一个都没落下。
其中还夹杂了些燕京话特有的衬词,除了让易尘雪唱起来感觉更加俏皮可爱了些,还给整首曲子添加了丝人文气息。
这不仅是在唱早餐的食后感,更是在唱胡同里的喧闹和风情。
再往后一首,主唱位转到了章秋蝉身上。
章老师用那把经历过时光沉淀的嗓音,慢悠悠地唱着时光匆匆留下的痕迹,好似在品一盏茶,越品越有味道,越赏越能看见那些悄然遗忘的角落。
最后一把戏腔结尾,不光是她秀了一把唱功,还让曲子变得更绵长了。
秋日的晚风席卷过这片草坪,风劲不大,却带着大家的思绪一起飘远。
没听够。
所以,时光,可以再慢一点吗。
第50章
演唱的时间线拉到了第三日的旅行。
比较关注路透的粉丝,都知道这一天他们是分头行动。
时野拿着麦,咳了两声,没有直接介绍新曲的背景,反而向听众抛出了一个问题:“有多少人是北漂到燕京来的?”
唰唰唰的,台下大半的人举起了手。
时野明了地点点头,又问道:“那你们对燕京都市的印象是什么?”
这场面太像讲座提问,一时之间有人被点名的记忆支配,闭口不言,有人直接大喊“答案”,相当活跃。
“节奏太快!活不下去一点!已经准备回家了——”
“房租!为什么!那么贵!!!”
“为什么预制菜那么多!还超难吃!!”
这些话几乎都是被喊出来的,可能本意是想让台上的人听清,但实际效果听起来相当的怨念深重。
这确实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以至于大家笑着笑着,突然感到一阵心酸。
时野静静地听着。
再拿起来麦时,他沉稳,又富有力量的声音,在这块草坪上传开:“我想大家本来都有想在燕京闯出一片天地的梦想,但没想到,这地方那么的让人又爱又恨。我知道,我们在那一天所看见的一隅,其实是你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的,所以接下来这组歌,希望能给你们带去力量,哪怕一点也好。”
这是基于四组不同的旅行创作的一套燕京都市四重奏。
他们以不同的切入点,去阐述自己的看见,自己的感想。
一重奏是关于燕京那令人崩溃的公共交通。
易尘雪当时在微信群里喊得有多崩溃,那么和蔡玲翎唱这首歌的时候,感情就有多充沛。
地铁到站的广播声作为开篇,一下子就将听众拉入了那拥挤不堪、令人窒息的地铁中。
明面上,整体的风格偏向于诙谐,但是急促的旋律和压低的和声,却将这层苦中作乐彻底揭开,将众人的疲惫与无奈深刻地暴露出来。
每一个强拍,都像是人群推挤碰撞发出的声响,每一个弱拍,都仿佛是向生活低头妥协的叹息。
最后,在换乘站间无尽的奔跑,那粗重却渐弱的喘息,不知是在宣告这样的追逐总算告一段落,还是在暗示这追逐将永不止息。
喘息停止,灯光一暗,乐声再度响起时,已经进入了二重奏。
紧凑的节拍和激昂的音调,将燕京的快节奏高强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的压力、业绩的追求、家人的期许,犹如一座座大山不断压下。
原本就拼命的人越发拼命,本来咸鱼的人也被迫卷得不断仰卧起坐。
这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厂,每一个人都是一块零件,自机器开机启动的那一刻,就不能随意脱落停下。
可是机器怎么能没有润滑?
人又怎么可能不需要休息?
于是,三重奏的曲调变得温暖而舒缓起来。
它是假期睡到自然醒后,拉开窗帘洒进房间的那一束暖阳;是走在路上调皮地扬起发丝的那缕微风;是那只因着好奇落在指尖、翅膀轻颤的蝴蝶,是那随着风翩翩起舞的花花草草。
轻柔、宁静,为被生活裹挟翻腾的众人提供了一个避风港。
好像在说,累了就休息一会,这是理所应当、不该被批判的事。
四重奏的时候,鹿鸣和时野以对唱的方式,展开了一场自我对话。
有人说,你要成为人中龙凤。
可你越长大越知道,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
地球不会围着自己转,甚至少了你,地球照样转。
“曾经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到头来才惊觉自己都很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