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道观继承人她穿书后在当召唤师(85)+番外

作者: 乌乌山善 阅读记录

江湖上最为锋利的神剑消声灭迹,不少人都惊叹许久未见那道剑气。

渊裂自封剑光,世间最为锋利之剑再不见血光。

路亦浮要找的那个不存在的人,始终杳无音讯。

…………………………

第49章 番外一恰似故人归

千灯寺的春日依旧清幽凉爽,小僧握着扫帚,在寺门的石阶上扫着零星落叶。

“你说,明觉师兄为何派我们在此处清扫落叶?”

“不知。”

“但师兄让我们扫,必是有他的道理。”

春日寺内枝叶繁茂,落叶却不多,微风拂过,沙沙作响。

“你是谁?来千灯寺作何?”小僧抬头,见一俊美少年。

两人一时看呆了眼,却仍下意识伸手阻拦。

路亦浮连眼皮都没抬,他步履沉稳,径直略过二人。

明觉跪坐在蒲团上,脊背挺得笔直。

他虔诚地面对金佛,殿内香烛烟火缭绕。

不出所料,他抬起头,又一次见到了那个背着剑的红衣少年。

“阿弥陀佛。”明觉站起身,他手持佛珠合十,“施主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师兄,”追上来的小僧气喘吁吁:“这人好生无礼,问也不答的。”

明觉微微摇头:“无碍,来者是客。”

“传闻千灯寺的佛法精深,”路亦浮站在殿内,铜钱手链凉意透骨,他下意识抚上腕间,“明觉大师,你说,世间会有未曾谋面,却相识已久之人?”

他该遇见的,让他铭记一生的。

小和尚觉得他这话就很摸不着头脑,他挠了挠头,一脸困惑。

明觉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给出回答。

蓦地,他手中的佛珠断开,珠子噼里啪啦地滚落一地。

他弯腰去捡,袖中飘出一张符纸。

他看着地上的符纸轻声道:

“世间因果纷纭,贫僧亦道不清。”

路亦浮没有得到答案,他带着那张符纸离开了千灯寺。

小僧不解的声音飘荡在耳后,“师兄,那符纸看着不大像佛门之物……”

倒像是道家的东西,可明觉长居千灯寺,哪里会有的道门之物?

“是……故友寄存于此处的。”

殿外的风轻轻吹过,扬起少年赤色的衣角,他脚下微顿,却没有回头。

……

又是一年天门开阖。

路亦浮孤身来到城墙最高处,他点起一盏孔明灯,任它飘向夜空。

萦萦灯火在夜色中摇曳,摇晃着融入万千灯火之中。

有人替他改了命,自此他的灯火长明。

万千人间烟火,路亦浮记忆中一直是孤生一人,可当他站在城墙最高处,望着那漫天的灯火,心中却隐隐觉得,不该是这样的。

“抱歉。”莫惊春被人群挤得一个趔趄,撞上了路亦浮,她忙不迭地道歉。

路亦浮脚下微微一顿,低声道:“没关系。”

姚玉白连忙伸手护住莫惊春,他眼神警惕地扫了红衣少年一眼。

路亦浮从花撵旁经过,与那对年轻男女擦肩而过。

花撵上的花瓣随风飘落,洒在他们肩头。

“惊春,你接住了捧花!”

“只是个彩头。”

“我们去城墙上放孔明灯罢。”

“……”

三人转眼,便淹没于人群中。

路亦浮心中似一潭死水,不起任何波澜。

真是奇怪,他本就是因这天门开阖才来到此处,可待要做的事结果后,路亦浮的表情却仍是平静寡淡,似只是完成一场无关痛痒的寻常事。

不知为何,路亦浮脚下不自觉地来到一处荒废的宅院。

院中流苏树的枝头,挂着条褪色的绸带,早已辨不出原本的颜色。绸带随风飘扬,拂过路亦浮的指尖,柔软的流苏跌落在少年肩头。细碎的流苏雪雪簌簌落了一地。

路亦浮弯下腰,他一言不发,在绸带正对的下方挖了起来。

潮湿的泥土混杂着柔软的流苏,被少年一捧捧翻开。

褐色的酒坛露出一角,——是曲胜春。

路亦浮心中一紧,竟真的有。

他轻轻拂去坛身上的泥,上面还刻着陌生的名字。

——“兰郁青”。

路亦浮继续用剑鞘挖,被翻开的泥土在一旁堆成小山,

第二坛曲胜春露出,是“莫惊春”。

第三坛曲胜春:姚玉白。

上头的每一个名字,似从雾中走出,带着陌生又熟悉的气息。

……

剑鞘再次碰到褐色的酒坛,路亦浮指尖微颤。

他缓缓拂去坛身上沾着的泥土,露出的,是他自己的名字。

酒坛上还刻着两个手拉手的小人,稚拙的线条,呆傻又温暖。

但这些都不是他要找的名字。

路亦浮深吸一口气,轻轻拂去最后一坛曲胜春坛身上的泥。

“路亦浮平安顺遂。”

为什么……为什么不留下你的名字。

仅仅七个字,如同一把钝刀,剜在少年的心口。

他的灵魂深处涌上一阵无力感,路亦浮的心脏抽痛到窒息。

他跪在地上,额头抵着那坛冰冷的曲胜春,眼泪止不住的落下,滴在泥土中。

“你到底……是谁啊……”

“你……告诉我啊,”压抑着的哭腔从少年喉中溢出,路亦浮眼前的景色被泪水模糊,“……我不想忘的。”

少年仿佛凝成流苏雪中一座雕像,一动不动。

“是……谁啊……”

自封许

久的渊裂似是感受到了什么,剑身忽地开始微微颤抖,路亦浮手中的符纸毫无征兆地自燃。

符纸中的灵力化作粉色的灵线,缠上少年的无名指,路亦浮的身体开始剧烈的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