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男装后掰弯了黑莲花陛下(7)

作者: 渔歌绾 阅读记录

王安权长叹一声:“真是天可怜见的。”

若说之前的街道是冷清寂静,那现在他们身后跟着乌泱泱一群捕快可是好不威风,刘湘玉边走边说:“方才看大人急色匆匆,可是湘玉耽误了您什么事?”

“不碍事,只是刚处理完一个案子,现下已经交给张县尉了,待明日还需再审一遍,”王安权推开自己的家门,做了个请的姿势:“鄙舍寒碜,望小刘大人莫要嫌弃。”

“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

王安权憨笑一声:“小刘大人舟车劳顿的,明日可稍作休息,待身子养好了再来也不迟。”

刘湘玉摆摆手,“无妨,只是湘玉有一事不明。”

这府院从外面看毫不起眼,走进去也和寻常百姓家无大区别,零零散散只有两三个下人,只是角落里的那几盆兰花绝非凡品,刘湘玉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方才在外面看的不清晰,刘湘玉只闻到一丝淡淡的血腥味,等到了宽敞明亮的大厅她才发现王安权的衣袖鞋边上都沾了些血渍,应该是还没来得及擦拭。

“你们退下吧。”王安权摆摆手,吩咐人将早就做好的饭菜端上,“都是些家常小菜,不知合不合小刘大人的口味。”

刘湘玉落座后看了一眼身后的赵无名,打趣道:“赵兄?”

王安权忙道:“来者便是客,赵公子快请。”

这桌子虽看上去平平无奇,但用的却是上好的黄花梨木,刘湘玉暗自思衬,就是刘府也万没有这么奢侈。

这王县令忒不实诚,要想扮作清官也不走心,藏也不藏好,也有可能是觉得这穷乡僻壤,没人看的出来。

“方才小刘大人可是对东都夜市的景象感到诧异?”

刘湘玉点点头:“我和赵兄途中听说东都有诡异之事,听闻晚上更是会有恶鬼索命……好像是说刘家老头的儿子死了怨气不散,说是有什么冤屈缠上咱们县府了。”

“不瞒大人,我二人来的路上碰到了两个老人,嘴里一直嚷着要告御状,可是为了这事?”刘湘玉边说边抖了抖肩膀,自顾自道:“也不怕大人笑话,湘玉自幼就最怕这脏东西了。”

第4章 东都傀影(四)但世间就是有诸多不公……

王安权脸色肃穆,越听越不对劲,他看了刘湘玉一眼叹息道:“哪里有什么鬼,都是一些歹徒罢了。西郊贫瘠,原本就不适合生活,那些百姓也都被安排到东都南市去了。今日有恶徒愈发猖狂,本官怕涉及无辜百姓就让他们夜里早早歇下了,这不昨夜里就抓住了一个欲行刺本官的刺客,此人嘴硬的很,直到今晚才肯认罪。”

不知道是不是被刺客两个字吓到了,刘湘玉听后面露惊骇:“竟有如此惊险之事?”

“小刘大人有所不知,那刘家子行凶杀人时有多名人证在场,是万不可能判错的。只是这小子口出狂言,竟辱骂朝廷,手下的人下手便不知轻重了些,说到底,也是本官御下不严。”

言罢他又劝慰道:“小刘大人还是莫要轻信这些传言了,咱们断案只需要证据就好了。”

刘湘玉一副受教的样子,心里想着断案确实需要证据。

王安权这老狐狸虽把自己当成了草包少爷,但说话还是滴水不漏。

言辞间对刘湘玉客气有礼,举止谈吐更是让人挑不出错来,刘湘玉忽然想到他官服上的补丁,心里不由得升起一丝讽刺。

清官重百姓而摒私欲,轻官则轻责任而善钻营,轻百姓而重颜面,轻君主而好阿谀。

院子里的月亮清透,刘湘玉坐在石椅上正想着什么,背后被人一拍,手里就被塞了一只肚皮滚圆的白毛猫。

那猫已经睡熟了,此时缩在她的怀里显得更加乖巧温顺,刘湘玉摸了摸它的脑袋:“赵兄也睡不着?”

赵无名坐下,反问道:“小刘大人又因何叹息?”

刘湘玉突然想起他白日里那句‘玉郎’了,心里不由起了点逗弄的心思,挑眉道:“赵兄不唤在下玉郎了?”

赵无名倒是接的顺嘴:“玉郎。”

“我只是觉得奇怪,像王安权这样长袖善舞的人又怎么会落下把柄,他院子里的兰花,屋里的桌子和花瓶皆非凡品,更不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够买得起的。”

刘湘玉陷入了沉思,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的身上,朦胧神圣,有种说不出的美感,从见她的第一眼起,赵无名就觉得此人太过柔弱。

“可他的官服上又打了补丁,赵兄,你觉得此人如何?”

赵无名轻轻摇了摇扇子,只三个字概括:“既要得人夸赞又要显露自己的不凡,他想两头讨好。”

“只三字概括——好面子。”

刘湘玉与他对视一笑,葫芦里不知道卖的什么药:“明日,就烦请赵公子帮在下一个小忙了。”

赵无名答应的轻巧,突然问道:“玉郎为何觉得说起你想到的便是《长乐赋》?”

《长乐赋》是刘湘玉炫技的时候写的,词藻更是华丽蓬勃,虽然她本人觉得这篇是黑历史,但奈何这篇喜欢的人最多。

“可能吹捧的人太多了,十个人中有九个人喜欢,他们便会大肆宣传,便引的一些没看过的听到这篇赋也要跟风夸两句。”刘湘玉毫不掩饰道:“我写的时候全无感情,通篇屁话,都是技巧,可是执政者喜欢。”

“因为我歌颂的是大祈的繁华昌盛,是圣上的丰功伟

绩,是我朝官员的一片忠君爱国之心,这就是被需要的赋。”

倒是赤城。

赵无名见她说话愈加大胆,也没有阻止,又听她道:“虽是夸张手法,但当今圣上确实爱民如子,是大祈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