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106)

苏笑笑很无语,心说你直接说孩子小过两年下乡,也没人在背后说三道四吧。

用得着这么迂回吗。

苏笑笑看在她的几个孩子经常领团团玩的份上没有直接吐槽,“您可能想多了。宋老师是农村人吧?要是钟团长托关系把他弄回老家,姥姥姥爷还活着,谁敢欺负他?”

吴双脸上的笑容凝固,讷讷道:“只是心疼孩子啊?”

苏笑笑:“凭她每月拿出全部工资买鸡鱼肉蛋就可以看出来,不是怕孩子到乡下被人欺负,是希望孩子跟着她多享两年福。如果上面允许,宋老师能让自立在家待到二十岁不得不下乡的时候再下乡。”

吴双瞠目结舌:“那那——他这几年在家吃闲饭啊?”

苏笑笑:“闲饭也是吃她家的,谁能说什么?”

“可是这么大的孩子不上学也不下乡不当兵,传出去多难听。跟城里游手好闲的二流子有啥区别。”

苏笑笑叹气:“宋老师都不介意当后妈,还介意别人怎么说她?嫂子,人家的思想境界跟咱不在一个层次。”

吴双仍然觉着人言可畏。

苏笑笑道:“不说她,你怎么想的?听团团爸说革命结束部队会有变动,要我说,不如叫你家老大在家待一年,看看明年啥情况。”

“你说的变动是啥变动?”

苏笑笑摇头:“我哪知道。可能对咱们有利,也有可能是坏消息,不管结果如何,还能比下乡干农活辛苦?”

吴双仔细想想:“万一到时候让他去西北援边咋办?”

“以前肯定辛苦,像北大荒,石河子,荒无人烟。经过支边青年和军人二十多年垦殖,现在应该好多了。听说那边很多农场都是机械化。”

吴双不清楚外面的情况,平时也懒得看报了解,“拖拉机收割机吗?”

苏笑笑点头。

“要是这样也还行。”

苏笑笑想到她刚才说她家老二长不高,又忍不住同情孩子。明明当妈的不舍得,言语间反而怪儿子不会投胎,于是小声说:“双姐,别怪我说话难听,无论过几年,无论你家老二下乡还是当兵,都有可能有去无回。不是说老兵或老乡欺负他,而是他的小身板,您觉着他能割一天小麦,还是能跑五公里?”

吴双听到苏笑笑的前半段很生气,紧接着听到后半段瞬间气消,“不瞒你说,我也在愁这事。你说,老二怎么就随了我?”

苏笑笑一阵无语,你是他妈,不随你随谁。

吴双大概也没指望她回答,又问:“你说这事咋办?”

“你给他和老大补补。就算不长个也长骨头长肉。骨头结实身子骨就结实了啊。就算一个月花五十,一年也就五百。周参谋一个人的工资也花不完吧?”苏笑笑故意吓唬他,“要是永远留在部队或农村,你再后悔就晚了。”

吴双顿时心疼的难受。

苏笑笑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便言尽于此。

翌日清晨,苏笑笑起来看到吴双在菜园子里摘菠菜,无奈地摇头,微微叹了一口气,拉着团团逛副食厂。

来得早,苏笑笑买到王素芬口中冒着热气的豆腐。豆腐放她带来的盆里,苏笑笑给了钱就捏一块递到团团嘴边。

团团不讨厌豆腐,因为苏笑笑做的豆腐没有豆腥味,见状他张大嘴巴,浓浓的豆香跟浓稠的豆腐脑似的,团团抿抿嘴唇咽下去又张嘴。

苏笑笑失笑:“喜欢吃啊?”

“回去跟鸡蛋炖着吃。”

团团拉着她的手臂:“再吃一块嘛。”

苏笑笑又捏一块塞他嘴里,“早上吃豆腐,中午吃什么呀?”

团团左右看看,指着猪肉摊。

苏笑笑摇头:“今天没有肉啊。”

团团收回视线,拽着苏笑笑光海鲜摊。他看到螃蟹凶狠地瞪一眼,嘀咕:“丑八怪!”

卖海鲜的职工习惯了他对海产品的嫌弃,听了这话还是想笑:“团团,要不要大虾啊?让你妈做海鲜面,给你蒸虾饺?”

团团连连点头。

苏笑笑买两斤大虾。

这个时节天寒,中午吃不完放到晚上也不会臭。

苏笑笑又问团团:“只要虾啊?”

团团拉着她的手到各种鱼摊位上,指着大鲈鱼:“炖豆腐!”

苏笑笑前年用菜刀不熟练,做鱼只敢整条清蒸或者剁成段红烧。两年多过去,熟能生巧,她敢把鱼头鱼骨和鱼肉分开,鱼头鱼骨煮汤,煮的时间稍微长一点,鱼汤淡白色再下豆腐和鱼肉,汤至奶白色,鱼汤里放了猪油,又鲜又香,所以团团很喜欢喝鱼汤。

苏笑笑指着石斑鱼:“那个好!”

团团仍然嫌丑,使劲摇头。

“好吧,妈妈听团团的。”

团团仰头问:“妈妈喜欢吃丑八怪?妈妈买一个吧。”

苏笑笑摸摸他的小脑袋:“妈妈一个人吃不完啊。改天爸爸回来,妈妈买这个丑八怪,再买几个大螃蟹 。”

接过职工递来的鱼,苏笑笑给了钱,就和团团回家。

早两年团团只能走到菜市场,回去的时候需要苏笑笑抱。这两年他长高了,身体结实,一口气能走两三里。偶尔跟苏笑笑去上班,连走带跑到单位都不累。

吴双还夸过团团身体好。苏笑笑想说吃得好。感觉像嘲讽吴双,这话在苏笑笑喉咙里过一遍又咽回去。

不定哪天就走了,何必跟人结仇。

苏笑笑到家,吴双在隔壁院里洗菜,看到苏笑笑她起身问:“买菜去了?”

“是呀。院子里这些青菜团团吃够了。”

吴双又问:“买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