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124)

苏笑笑问:“听您的意思我随军随对了。”

“随对了!”赵大妈扭头看看苏家的房子,“这个房子你不用操心,你姑上个月还来看过。去年年底你姑父带着你表哥把房顶翻新过,三年没住人也没坏!”说起这事,赵大妈不禁感叹,“你姑和你爹真不一样。”

苏笑笑道:“刘家人不好,我爷爷当初也不会跟刘家结亲。”

此话让赵大妈想起一段旧事。赵大妈比苏母大十来岁,她家老大都会打酱油了,苏老爷子才帮闺女找对象。当初还拜托过赵大妈。赵大妈问苏老爷子找个啥样的。苏老爷子就说过先看对方父母,再看对方兄弟姐妹,积善之家的孩子错不了。

谁也没想到刘大军是根歹竹!

赵大妈点头:“你爷爷以前说过刘家兄弟姐妹都懂事。是不是改天去看看你姑?”

苏笑笑和张怀民在火车上聊过这事,张怀民的意思不去。往年过年和中秋节都给她姑她叔叔大爷寄东西,现在刚回来又跑过去,显得苏笑笑十分在乎刘家亲戚。刘家亲戚因此可能感动,也有可能变得跟刘大军一样贪心不足借此拿捏苏笑笑。

张怀民又表示如果她姑最近进城发现他们一家回来探亲,那么临走前去刘家一趟,理由是给刘家爷爷奶奶上坟。

有个刘大军在前,苏笑笑也挺担心老家有跟他一样的变种,就决定听张怀民的。不过对赵大妈说的是:“天气一直这么好的话,过几天就去。”

赵大妈顺嘴问:“你还有其他事?”

苏笑笑仗着赵大妈不知道,胡扯:“我公婆那边有点事。”

赵大妈跟张家人不熟,顿时不好意思打听:“什么时候回去?”

苏笑笑:“再过一周吧。”

“我咋记得团团的爸以前回来能待半个多月?”

苏笑笑点头:“您没记错。因为我和团团可以随军,团团爸的假期比以前少几天,我们还要早点回去收拾收拾家里,给团团报名交学费。”

“团团上几年级了?”

苏笑笑:“到秋上二年级。”

赵大妈不禁说:“真快!”

苏笑笑点头:“平时带他觉着时间过得慢,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一眨眼就长大了。”

赵大妈笑着接一句,“我也老了。”

“不老!”苏笑笑恭维两句,又跟她聊几句,就找个理由进屋。

中午一家三口在饭店吃的,下午把晾晒的棉衣被子收起来,一家三口就去张家。

到张家太阳还没落山,不过张新民的妻子早下班了,在堂屋看书,顺便盯着女儿写暑假作业。她看到苏笑笑进来,很是不好意思地合上课本,解释她想考大学。

苏笑笑点点头表示理解,她就问苏笑笑考不考。苏笑笑一直很纠结,她和妯娌的情况不一样,她前世上过大学,今生也有机会上高中考大学,但原身为了早点出来工作很是坚决地考中专,也不曾羡慕过大学生,所以她对考大学这事没有执念。

苏笑笑也和张怀民聊过此事,张怀民见她犯难:“笑笑过两年考大学不值得。”

团团他婶算算时间,如果明年七月恢复高考,再上四年大学,那就是五年。先不说五年能挣多少钱,只说她毕业后分配到国家邮政局也得在底层熬两年。再说,她去上大学,张怀民没法照顾团团,团团就要跟着爷爷奶奶。可是这五年恰好是团团成长的关键期,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小孩容易长歪。

有个五毒俱全的儿子,苏笑笑坐到局长也甭想安生。

苏笑笑的妯娌道:“大哥说的是。可是万一国家真恢复高考,出现一大批大学生,嫂子以后也竞争不过他们。”

张新民抱着冰了半天的西瓜进屋,“要是能一边工作一边上大学就好了。”

他妻子不禁说:“你上学还咋工作?”

苏笑笑:“可以跟同事调休或者请假,一周去学校一两次,平时在家自学。”

“能拿到毕业证吗?”

苏笑笑点头:“跟大学毕业后在职研究生差不多。”

她妯娌转向张新民:“可以这样的话你回头也试试?也许等你拿到毕业证那天就能被调到财政部。”

张新民现在在市财政部门,听了她的话,不禁觉着好笑,“别财政部,退休前能做到市副局长就不错了。”

“真有出息!”他妻子一脸嫌弃。

苏笑笑不禁说:“你只希望他有出息,有没有想过爬的高摔的狠?”

他妯娌被问住,过了片刻,迟疑道:“你是说贪污?他不敢!”

苏笑笑:“也有可能人家嫌他碍眼给他下套。”

张新民的妻子不由得想起她高中毕业在单位学历不算低,又是接公爹的班,公爹还请老领导吃过饭,她的这个工作都差点被人抢走。如果张新民做到副局长,而据她所知市局不止一位副局长,几个人争一个局长,张新民很有可能被人下黑手弄下去。

张新民的妻子不禁说:“嫂子说得对。”

张怀民:“这事顺其自然。再说了,不是还没恢复高考?高考走上正轨再琢磨这些事也不晚。”

张新民点头:“吃瓜。指不定什么时候恢复高考,现在想这些都多余。”

翌日,苏笑笑和张怀民领着团团去帮许家老大找高中课本和资料。新华书店里没有课本,这年头也没人参加高考,自然也没有出版社发行补习资料。苏笑笑在新华书店买了几本跟历史、地理和政治有关的参考资料,下午俩人让团团在家玩儿,他们去旧货市场看看。

旧货市场有不少金银玉器,还有青铜器书画,反而书本少之又少。苏笑笑挑几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古物,然后就去废品收购站。